我性格挺隨和的,但是容易挑別人的毛病和發脾氣,這是為什麼呢?

小豬的世界

首先說的是,這裡面有一個壓抑和宣洩的過程。

人都是有脾氣和情緒起伏的時候的,在外人面前會控制自己壓抑自己,是為了在別人心裡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和別人處理好關係,並沒有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甚至有些不愉快會壓抑在心裡,這時候,負面情緒開始積累。而在家人面前就不會有那麼多顧慮了,潛意識裡就知道無論自己怎麼作,家人會無條件的包容自己原諒自己的,不用考慮這麼做的後果,所以開始找機會宣洩,或者說是無意識的宣洩出來。

愛挑別人的毛病和發脾氣的人有些敏感,小心眼,還有些完美主義。我小時候就這樣,當家人做的事不符合自己心意時就愛挑毛病發脾氣,然後父母會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做,達到自己的要求。這樣做既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還可以發洩自己的情緒,時間長了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其實這是一種退行的幼稚的行為,只顧及自己的感受而沒有考慮到家人承接自己的壞情緒是什麼感受。

人都是多面性的,在不同的人面前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在老師長輩面前會表現的有禮貌,穩重,懂事;在同學尤其是好朋友面前,會展現這個年齡段的特徵:活潑開朗,嬉笑打鬧等。有時候發生些小摩擦,自己會盡量忍著,表現的挺隨和的。因為理性思維會意識到如果發生正面衝突,會影響到友誼,是會付出代價的,所以會冷靜思考,理智處理;在家人面前就會無所顧忌了,想怎樣就怎樣,把在外面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投射在家人身上,回到家就愛挑家人的毛病,一點小事就會引起對家人的強烈不滿,使小性子耍脾氣。就是常言說的找事兒,其實是在發洩自己心裡積壓的負性情緒,家人只是個導火索。過後反思一下自己:這樣做對嗎?這樣對家人是成熟的表現嗎?

通常我們都是把最好的一面給了外人,把最壞的一面給了最愛我們的家人。我們要學會跟家人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情感邊界,對家人同樣要尊重,要禮貌,更要有同理心。通過學習成長自己,不讓自己的負面情緒積累太多,也不要固定指向的朝最近親的人宣洩。給自己更多及時有效的情緒出口,爭取及時結算掉每一件事帶來的情緒。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馬海玲


暖心理

每個自愛的人,都會注意自己的形象,

都希望自己呈現出最好的一面給世人。

性格是天生的,不適當的舉止、言談、反應,一般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偶爾如此,可能是近期遇事不順;

如果長時間這樣,就要考慮看醫生了,

先看個內科,也許內科就可以解決,

如果真的有心理方面的情況,內科醫生會給出建議的。

修養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一味的壓抑,自己最後都會成為受害者。

這就是為什麼肝癌患者多是內向且修養較好的人們,因為他們往往習慣把負面的東西留在心裡,不往別人身上發洩,結果久而久之,就成了不良情緒的受害者。

正確面對不良情緒,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健康自己,快樂世界!


鴉雀有聲\n

這是認知不足,位置擺不正,與家人在一起控制不住內心的真實想法,或者說在家人面前的你才是真你。現在你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要做的就是加強管理情緒的能力。

人都是有幾面的,在家人是一個人,在朋友那時是另一個人,在陌生人面前又是另一個人。帶“面具”是人的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潛意識裡就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沒人慣著自己的,是有危險的,所以以“面具”偽裝並保護自我;再者,家人的愛能讓你表達最真實的想法,所以,你有脾氣時會無顧忌地發出,你潛意識裡認為家人會對你包容,或通過“發脾氣”要得到家人更多的關注,就像小孩哭鬧想父母疼惜一樣,這就是常說的“裝小”了。

等你明白這些問題時就意味著你長大了,要轉變想法並擺正心態與位置了。你明白了家人才是你的至親,是要你疼惜與愛護的,只是你的修為還不足以支持你的行動,說明這是要有一定境界才能做到的行為,世上有那麼多對外人好卻對家人壞的例子也在側面證明能做到這點是不容易的。

改變這些問題的最直接的開始就是: 不停地在心理告訴自己,我長大了,不能再耍小性子了,輪到你擔責任了,要撐起家保護家人,做他們的避風塘。在催眠中潛移默化,真有作用的。

待你有了改變,那時的你就是個成熟的成年人。一個不成熟的人只是空有一把歲數而已,不能稱“長者”,只是個大齡兒童。

認知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擺正心態是第二步,以內心的需求做出改變是第三步。但很多人連第一步都沒能邁出去,或止步於第二步,你的論述也顯示你邁出了第一步並處於第二步,這也說明了你在成長。

生活是要有物質需求的,但物質不能滿足人的所有需求,溫暖只能是通過人文的關懷得到,其中家人的關懷作用是重中之重,缺少家人的關懷就卻了一大半的愛,你的家人愛你,同時他們也需要你愛他們,認知是成長的開始,是愛的開始。


姓馮的觀眾

這說明你缺少肚量,又比較自私。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外人,不管用;用這種方式對待家人,卻好使。

你比較強勢,家人相對弱勢,你甚至覺得家人不會離開你,因此用這樣的方式一直有效。

某種程度上說,是家人的容忍,把你慣成這個樣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

內因心理學

性格《隨和》看是別人對你的定義還是自己的定義!要是別人說你隨和那說明你真的隨和。要是自己覺的自己隨和,可能是為了自己接下來的言行舉止開頭。

《容易挑別人的毛病》這個首先是要有自身的優越感,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才會指責別人。

《發脾氣》是對自己的行為能力和情緒約束的還不夠好。一般都是別人圍繞著你轉。

綜上所述;你的文化修養造詣不高。應該是某個領域管理層,或者是有一定的交際圈小有成績。你說自己隨和是即將要為不隨和的事開頭。可能是別人做了的事或者說了的話,沒有達到你預期的期盼,和你想象中的效果。才會使你動怒遷就於他人指責他人。

這種情況很常見。是因為你內心有好的初衷,做事也雷厲風行,也有自己的想法,想來幫助你想幫的人。可他們卻又讓你失望很不爭氣。你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所以你才會簡單粗暴的發脾氣讓他人有所記性,希望能加以改正到達你的期望值。這只是你日積月累的做人做事風格罷了。


大飛自娛轉

這是不自信的表現,挑別人的毛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愛發脾氣是你太敏感,別人無意觸及了你的弱點,你就會用發脾氣來掩蓋自己的弱點。

只有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逐步彌補自己的弱點,自信也在你心中萌芽生長,慢慢使你成為一個自信的強者!


奇客5

看了其他人的評論是誤會作者的意思了,

其實你的認知能力比他們優秀,同時能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屬於自己的修養,能看見別人的缺點是證明你這點的確比他強,而且敢保證優秀,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 的確是沒有修養的。也總有一些人把沒禮貌當成是氣場,乃不知被多少人所笑話。 但是你認知到了別人的錯誤,更應該提醒自己這方面自己更應該注意,也同時思考你這樣的性格更缺少什麼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