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休閒農業的基本都以失敗告終?

現代農大

0515做休閒農業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偽命題,並不是所有的休閒農場都是失敗的,還有很多是成功的,只是沒有被你所發現而已。

關於這種判斷,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新聞報道多以“投資xx萬,賠個精光、慘不忍睹”等等反差特別大的方式進行宣傳,尤其是近兩年自媒體的興起,為了博人眼球,以標題黨來吸引讀者,讓很多人形成了這種結論;二是,一般賺錢的休閒農場是沒有太多案例被大肆宣傳而被廣泛傳播的,不僅僅是因為業主低調更主要的是受眾更喜歡看衰而不喜看好,這也是信息自動選擇的結果。

回到休閒農場是不是能夠成功的問題上,如果這種項目沒有成功的可能,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人義無反顧、前赴後繼地拿著真金白銀和身家性命投身到這種事情上來呢。

這總會有其原因的,這種項目的可成功性是最低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是這是需求的未來。

休閒農場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農場生產模式、商業模式、盈利點設計等方面沒有做好,沒有很好的與市場做好對接,被市場所拋棄了。被拋棄也就意味著投資失敗。

如何能夠做好以上工作,就需要將自身資源、農場條件、市場人群、產品特色、活動營銷、渠道引流等等方面與自己所要做的事情進行緊密地結合起來,而不是通過簡單地參觀幾個農場或者聽幾次培訓課看幾篇自媒體文章就能夠成功的。

成功不是敲鑼打鼓輕而易舉就能獲取的,必須是紮紮實實切身實地的去做研究、去進行調查和試運行才能在不斷試錯不斷調整中找到一個階段的項目,同時根據形勢發展,隨時快速應變迭代升級,跟上潮流,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很多休閒農場運營都是非常好的,並不是題中所說的都是失敗的。所以,看重了行業趨勢,就要去修煉自己,不要再抱怨市場。那樣沒用。


農業引擎

正如農學谷著名專家邵老師講過,休閒農業的水之深,稍不注意,很可能投入的資金投石沉大海。的確,在休閒農業被炒火後,不少跨界人士先後跨入休閒農業,但沒多久就發現運營艱難,還有不少虧錢的。

做休閒農業,首要的一點就是以農業為基礎。只有把農業一產做紮實後,後面在考慮二產三產的加入。休閒農業不是簡單的一二三產的疊加,而是一二三產的高度融合,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設計的產品是否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是否讓消費者參與進來,是否能留住消費者的時間。

此外,許多莊園主題定位不清晰,什麼項目都想做,最後哪個項目都運營不好。因此,在主題的選擇和項目的運營上,莊園切記不要貪多,圍繞一個主題做深做精,賺錢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農學谷

我認為,沒搞清楚休閒農業的概念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首先,什麼是休閒農業?是休閒的還是搞農業的?或者是搞農業旅遊的?或者是銷售農產品的?從現有的來看,就是一鍋大雜燴,什麼都有:休閒、農業、觀光、採摘、外銷農產品……項目多而雜,戰線長、搞資大。

其次,沒考慮客源的穩定性。休閒農業只能針對附近的城市和鄉鎮,很少有客人舟車勞頓的從外地來休閒和觀光,而附近城市和鄉鎮的客人抽週末或節假日去體驗一兩次而已,之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去的人多一點,平時客人廖廖無幾,如何支撐正常運行?

第三,凡休閒農業的農產品都貼上了有機綠色的標籤,價格自然比較高。普通的遊客來嚐嚐鮮可以,不可能長期消費的;而有能力又長期消費高價有機綠色食品的客人,只怕沒有時間和興趣來採摘觀光。所以,通過採摘帶動銷售的方案純屬臆想。

第四,通過休閒農業來發展旅遊更是扯蛋。自然景觀讓人驚歎?人文底蘊令人觀止?一些人造的景觀是不能吸引遠處的遊客,而附近城市的遊客去一兩次便沒了興趣,還不如去附近的公園方便。所有如何能持久?

遊客少但這些景點設施卻要隨時維護,不然過不了兩年就破損不堪了,收點旅遊費難以支持維修。

綜上所述,搞休閒農業不虧不正常。

當然,洗錢的、圈地的、另有其他目的不在此列。

膚淺分析,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不奮鬥又不能不奮鬥

為什麼做休閒農業的基本都以失敗告終?這裡面有很多學問,並不是所以人都是以失敗告終?任何行也都是一樣,三方之一的人掙錢,一大半的人不掙錢,究竟是什麼原因?做休閒農業要成功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讓老農來和大家聊聊。

為什麼做休閒農業的基本都以失敗告終?我們先來聊這個問題,休閒農業包含了好幾種,休閒農莊,農家樂,民宿等,這裡先說說比較常見的,農家樂和民宿,農家樂的客戶群體,基本來自城市,或者周邊的有錢群體,我們農村人不會去的,自己天天在家吃的就是農家樂。

你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你沒有認真對待過分析客戶這一塊?我的客戶是什麼群體?城裡人喜歡幹什麼?他們為什麼要來我這個農家樂吃飯?這些都是你應該考慮的,最簡單的城裡人,喜歡玩互聯網,那我們為什麼不利用好這樣的資源,去發掘,去鞏固客戶呢?名宿也是一樣。

今天我們不講那些太常見的答案,什麼裝修沒有特色,不好啊?做的不好吃啊,對員工不夠關心啊?我認為這些都是最基本,如果你連這些基本的事都做不好,那你只能以失敗告終?

那老農再講講,做休閒農業要成功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上面提到過,互聯網,互聯網,互聯網,最要的事情說3遍,那麼為什麼這個互聯網最重要,答案很簡單,在那麼做休閒農業,掙得是城裡人的錢,他們喜歡用商貿區找吃的?住的?互聯網,那麼怎麼利用互聯網?

老農總結:品質有保證,利用好互聯網收客,後期加以細心維護,你定能走向成功。


清悠老農

農莊必須升級才有出路,但特色農莊的打造九死一生,為什麼這麼說?

我說個真實的案例,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案例:

2015年,浙江德清大禹生態農莊,範老闆。

位於德清縣禹越鎮三林村村委對面,“前身”是家傳統的以農業種植,大鵬種植為主的農莊、除了打打牌、釣釣魚還是吃飯打牌釣魚。

話說,老闆是有決心。但如下圖,條件實在是太差了!

為了擺脫這個“魔怔”,老闆2015年決定傾盡家財也要轉型,但請了一撥又一撥旅遊策劃團隊,希望農莊能夠從單純種植農業轉型旅遊產業,賺點錢,把最初建農莊的情懷保住。

只有一個要求,升級做成一個以親子活動為主題的自然生態樂園。提供傳統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戶外拓展、種植養殖、手工益智DIY等體驗服務項目。

卻無人敢接手!!!

但他失望了,所有機構都是看完就客套走人!因為:

一、老闆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入。

二、場地硬件太差,基礎設施都不完善。

三、害怕策劃運營,週期太長,不符合機構長期利益。

農莊改造前,如圖:

幸運的是老闆找到了我的一位朋友,景區策劃及運營的大咖,真正的親子景區實戰派!

他根據老闆自身,資金、農莊規模、需求,定製了親子文化主題,親子主題景區橫空出世!

新的思考,才能有新的結果。跟隨農莊自身基因、城市文化、當地風情、周邊市場與傳統節日策深度結合定位。

這樣的規劃讓人眼前一亮,老闆內心興奮不已,上下一心,一個完美的開始。

我們來看下這個特色農莊景區的改造前後對比,如圖:

蔬果採摘區:親子蔬果區,全年四季根據不同主題,不同的採摘品種。充分發揮了農莊原有種植基因作用。快速有效,亮點充分延伸。多餘的蔬果還可以出售!

文化植入,景區升級:

只有文化的注入才能提升親子旅遊的價值:擺脫單純的遊戲體驗,創立《大禹·王的基地》。

結合歷史文化教育,明朝--鄭河下西洋,重現經典!讓家長孩子在娛樂的同時感知歷史人文教育。

運營突破:針對全年親子,成人,散客,團隊。5-60歲全覆蓋活動,設計 56類+活動主題。和幼兒園形成了戰略聯盟,所以根本不愁客源(有獨到的運作秘籍,此處就不透露了),一個普通的小農莊,完美升級為多元化主題活動體驗基地。

再次文化·升級:《大禹·王的基地》,向國家級科普主題景區晉級,熱情服務 堅持典範,不只是一句口號。印象是旅遊行業的核心,沒有印象沒有口碑。大禹升級體驗,確實做到了!

最美印象 是回憶。

完美順暢的活動體驗,配套全年系列的農業產品銷售。農業基地,僅有機蔬果就可以年創收20萬元以上。

大禹以親子產業為依託,同時進行農業產業化升級,營造多個賺錢渠道。直接受益是經濟,間接是提升了農莊的核心競爭力。

前後自定位、規劃、建設、營銷、運營,投資資金百萬。歷時僅僅 1年3個月時間,完美盈利,併成為駐地一道親子標誌性風情場景,成為當地學校指定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情此景,連範老闆合夥人,都在當下買了 奧迪A6,按他的說法就是:未來太有信心了。

農莊要突破,轉型升級親子主題景區,切記:

一、實幹興邦,誰給農莊真正的收益,我們就把“心”交給誰。

二、農莊升級,要務實。聯手實戰派景區策劃及運營團隊,打造農莊特有的文化。

三、全面規劃未來三到五年,從文化升級、主題策劃、渠道營銷、產品運營。落地才是王道。

農莊資產龐大,老闆不易,景區主題規劃設計,需要找專業的運營團隊,盲目投資只會扔錢……


親子農莊操盤手

做過一些休閒農業前期的諮詢調研。中小企業投資休閒農業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休閒農業的利潤主要來自於休閒部分,在前些年還有空子可鑽,多建設配套建築,近些年隨著遙感等技術的應用,規劃局在取締違法建築力度加大,一般配套的百分之幾的建築只能滿足基本的運營維護需要,在餐飲、住宿、娛樂上就很難有所作為。以前在荒灘上還可以建設,現在隨著耕地紅線的要求,荒灘也需要走很多流程。少了配套建築,休閒基本就是個概念。而農業本來投資回收期就長。

二、政策的扶持和優惠能否拿到。比如光伏大棚,魚光互補等項目,要拿到政府補貼及併網發電,就需要上規模,前期投入大,資金回收期長,一般大企業才能拿到優惠和扶持。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優惠力度沒有那麼多,中小企業投資休閒農業盈利難度很大。

要解決以上問題,休閒農業也得轉變思路,以前以餐飲、住宿、娛樂為主營業務需要改變。可以與當地農家樂特色結合起來,以高附加值農業項目為主要業務。另外還得堅持科技農業,瞭解政府的政策,結合地方產業基金、產業政策發展類型項目,並且向示範農業,觀光農業發展,可以面學校,農村進行教育示範,當然這一切還得政府、金融部門共同想辦法。

總之,在保證耕地紅線的前提下,現階段休閒農業確實盈利難。休閒農業還得以農業技術升級,農業科技升級為主,休閒為輔,進行產業升級才有出路。


三寬11

首先,非常認同樓上的觀點,這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偽命題,做休閒農業的並不是都以失敗告終!提問者是受到很多負面宣傳的誤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負面宣傳和誤會呢?

首先,休閒農業做成功的確不容易,為什麼?因為媒體關注的,大家關注的,都是跨界進入農業領域做休閒農業的,因為跨界,所以陌生,因為急於成功,所以難免浮躁。

第二,對成功的定義,現在跟休閒農業相關的各方都少有人真正理解休閒農業,那麼對休閒農業的成功就更無法界定了,跨界如農的,媒體關注的,為了情懷的,企業轉型的,都想在很短的時間賺很多錢,所以對成功的定義是有問題的。

第三,進入休閒農業領域的創業者或者轉型企業,也只是剛剛進入,現在談成功還是失敗,為時尚早。對一個行業的認知有個過程,理解一個行業更需要一個過程,中國的休閒農業產業才剛剛開始起步。

第四,休閒農業全國成功的已經很多了,江浙的美麗鄉村,民宿,鄉村旅遊都比較成功,全國更是出現了很多休閒農莊的新標杆,未來休閒農業也是大趨勢,中國在學習了臺灣、日本的經驗之後,現在已經處於迭代升級階段,從數、量、級上來講,已經超過臺灣。

最後,談點正事:做休閒農業要成功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1、區位與交通2、策劃與規劃3、創意與運營。具體答案可以參考我對“開發一個100畝的生態農莊有沒有市場前景?”這個問題的答案。


遊者老倪

我有個朋友花了三百多萬,買了上千畝的山地,最後養了三百隻雞!

這幾年說設施農業,休閒農業是下一個風口的論調甚囂塵上,加上高額的補貼誘惑,讓很多人奮不顧身的投入其中,尤其是在“偽互聯網思想”的指導下,眾多創業者躊躇滿志的開始了傳統農業的互聯網改造!

什麼是偽互聯網思想:傳統的管理模式套用電商的做法,忽視價值而強調方法!

休閒農業,憑良心講,既沒有什麼可看的,也沒有什麼好吃的,就憑一個概念加上互聯網的引流,火爆一時之後就是見光死,這是一個兩邊不討好的做法,說是旅遊,基沒有什麼過硬的景觀,更談不上人文,說是農業,產值不夠電費,成本高到天上,因為這些農產品基本上是用來看的,是用來體驗的!

這樣一個行業,沒有取兩家之長,搞成了四不像,網民們乘興而去,被宰而回,市場上十塊一斤的草莓,四十沒商量,開了一路車、弄了一身土、準備大吃保本,最後沒吃幾個吃不下去了,回家一算,媽呀,這個草莓比月球上種的都貴!

忽視了產品的價值而過於強調方法,認為服務或者其他附加費用,是消費者理所應當支付的成本,你有貴的理由,但是我沒有額外支付的必要,再說真要論休閒觀光,那些瓜瓜豆豆,一個農莊,怎麼也不可能成為心曠神怡的美景,換季的時候更是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中國人三輩之上沒有農民的人有幾個,對這些司空見慣的東西,有什麼好稀奇的!

做好休閒農業,最重要的就是價值迴歸,產品的品質再好,你的設施成本再高、也要符合市場的基本規律,服務必須有特色,搞好服務的硬件,還要具備價格吸引力,因為去玩的都是價格敏感性的消費者,價格高了,什麼都沒戲!


小斧子新思維

很多資本下鄉跟風到農村去做休閒農業,以為能夠搭上農旅融合的政策紅利,在短期內實現資產盈利。

但是,現在下鄉做休閒農業的太多了,只要一提起延長農業產業鏈,想到的必然是農旅融合,導致做休閒農業出現產品同質化、服務商業化、投資資本化、規模擴大化,完全偏離了發展農旅融合的初衷,成為了很多大資本的盛宴,而鄉土的主人——農民,被排斥在這場遊戲之外。

結果,規劃做好了,資本投下去了,才發現資本與鄉村土地存在不兼容性。資本缺乏生根發芽的環境,周圍配套沒做好,在區域範圍內沒形成聯動效應,即使在自有區域內能夠做出特色,但是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不但造成了經營上的困難,也難以完成預期的收益。

所以,農村產業興旺,外來資本只能是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這個地步。


農博雜談

休閒農業現在遍地開花的主要飲食農莊,城裡人在城市呆怕了,總想去鄉下炫耀一下,順便吸吸氣,吃點無公害有機食品,在這個前提下面經營就要按需求應對。但說起來簡單,做好非常難,首先環境衛生問題,農村和城裡標準不同看法和要求就不一樣,其次食材原料要求,保證質量就需有一定規模的種養,這個一般家庭幹非常辛苦,一旦去外採購,品質立馬下降,客也就不來了;最終要命的價格,客人老遠開過來,還比城裡貴,那是不行的,因此必然需要有效的管理來降成本。

現在農莊大部分就是熱天提供免費游泳他,有其他項目玩的非常少,應多利用風景,土產,參觀特色農業,等增加食樂途趣,目前基本無太多人去想,市場己經很飽和,複製農莊餐飲模式,不創新,自然大多數人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