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休闲农业的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现代农大

0515做休闲农业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伪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休闲农场都是失败的,还有很多是成功的,只是没有被你所发现而已。

关于这种判断,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新闻报道多以“投资xx万,赔个精光、惨不忍睹”等等反差特别大的方式进行宣传,尤其是近两年自媒体的兴起,为了博人眼球,以标题党来吸引读者,让很多人形成了这种结论;二是,一般赚钱的休闲农场是没有太多案例被大肆宣传而被广泛传播的,不仅仅是因为业主低调更主要的是受众更喜欢看衰而不喜看好,这也是信息自动选择的结果。

回到休闲农场是不是能够成功的问题上,如果这种项目没有成功的可能,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拿着真金白银和身家性命投身到这种事情上来呢。

这总会有其原因的,这种项目的可成功性是最低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是这是需求的未来。

休闲农场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农场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盈利点设计等方面没有做好,没有很好的与市场做好对接,被市场所抛弃了。被抛弃也就意味着投资失败。

如何能够做好以上工作,就需要将自身资源、农场条件、市场人群、产品特色、活动营销、渠道引流等等方面与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进行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不是通过简单地参观几个农场或者听几次培训课看几篇自媒体文章就能够成功的。

成功不是敲锣打鼓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的,必须是扎扎实实切身实地的去做研究、去进行调查和试运行才能在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中找到一个阶段的项目,同时根据形势发展,随时快速应变迭代升级,跟上潮流,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很多休闲农场运营都是非常好的,并不是题中所说的都是失败的。所以,看重了行业趋势,就要去修炼自己,不要再抱怨市场。那样没用。


农业引擎

正如农学谷著名专家邵老师讲过,休闲农业的水之深,稍不注意,很可能投入的资金投石沉大海。的确,在休闲农业被炒火后,不少跨界人士先后跨入休闲农业,但没多久就发现运营艰难,还有不少亏钱的。

做休闲农业,首要的一点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只有把农业一产做扎实后,后面在考虑二产三产的加入。休闲农业不是简单的一二三产的叠加,而是一二三产的高度融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设计的产品是否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是否让消费者参与进来,是否能留住消费者的时间。

此外,许多庄园主题定位不清晰,什么项目都想做,最后哪个项目都运营不好。因此,在主题的选择和项目的运营上,庄园切记不要贪多,围绕一个主题做深做精,赚钱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农学谷

我认为,没搞清楚休闲农业的概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什么是休闲农业?是休闲的还是搞农业的?或者是搞农业旅游的?或者是销售农产品的?从现有的来看,就是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外销农产品……项目多而杂,战线长、搞资大。

其次,没考虑客源的稳定性。休闲农业只能针对附近的城市和乡镇,很少有客人舟车劳顿的从外地来休闲和观光,而附近城市和乡镇的客人抽周末或节假日去体验一两次而已,之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去的人多一点,平时客人廖廖无几,如何支撑正常运行?

第三,凡休闲农业的农产品都贴上了有机绿色的标签,价格自然比较高。普通的游客来尝尝鲜可以,不可能长期消费的;而有能力又长期消费高价有机绿色食品的客人,只怕没有时间和兴趣来采摘观光。所以,通过采摘带动销售的方案纯属臆想。

第四,通过休闲农业来发展旅游更是扯蛋。自然景观让人惊叹?人文底蕴令人观止?一些人造的景观是不能吸引远处的游客,而附近城市的游客去一两次便没了兴趣,还不如去附近的公园方便。所有如何能持久?

游客少但这些景点设施却要随时维护,不然过不了两年就破损不堪了,收点旅游费难以支持维修。

综上所述,搞休闲农业不亏不正常。

当然,洗钱的、圈地的、另有其他目的不在此列。

肤浅分析,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不奋斗又不能不奋斗

为什么做休闲农业的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并不是所以人都是以失败告终?任何行也都是一样,三方之一的人挣钱,一大半的人不挣钱,究竟是什么原因?做休闲农业要成功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让老农来和大家聊聊。

为什么做休闲农业的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我们先来聊这个问题,休闲农业包含了好几种,休闲农庄,农家乐,民宿等,这里先说说比较常见的,农家乐和民宿,农家乐的客户群体,基本来自城市,或者周边的有钱群体,我们农村人不会去的,自己天天在家吃的就是农家乐。

你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你没有认真对待过分析客户这一块?我的客户是什么群体?城里人喜欢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来我这个农家乐吃饭?这些都是你应该考虑的,最简单的城里人,喜欢玩互联网,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好这样的资源,去发掘,去巩固客户呢?名宿也是一样。

今天我们不讲那些太常见的答案,什么装修没有特色,不好啊?做的不好吃啊,对员工不够关心啊?我认为这些都是最基本,如果你连这些基本的事都做不好,那你只能以失败告终?

那老农再讲讲,做休闲农业要成功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上面提到过,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最要的事情说3遍,那么为什么这个互联网最重要,答案很简单,在那么做休闲农业,挣得是城里人的钱,他们喜欢用商贸区找吃的?住的?互联网,那么怎么利用互联网?

老农总结:品质有保证,利用好互联网收客,后期加以细心维护,你定能走向成功。


清悠老农

农庄必须升级才有出路,但特色农庄的打造九死一生,为什么这么说?

我说个真实的案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案例:

2015年,浙江德清大禹生态农庄,范老板。

位于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村委对面,“前身”是家传统的以农业种植,大鹏种植为主的农庄、除了打打牌、钓钓鱼还是吃饭打牌钓鱼。

话说,老板是有决心。但如下图,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为了摆脱这个“魔怔”,老板2015年决定倾尽家财也要转型,但请了一拨又一拨旅游策划团队,希望农庄能够从单纯种植农业转型旅游产业,赚点钱,把最初建农庄的情怀保住。

只有一个要求,升级做成一个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自然生态乐园。提供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户外拓展、种植养殖、手工益智DIY等体验服务项目。

却无人敢接手!!!

但他失望了,所有机构都是看完就客套走人!因为:

一、老板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

二、场地硬件太差,基础设施都不完善。

三、害怕策划运营,周期太长,不符合机构长期利益。

农庄改造前,如图:

幸运的是老板找到了我的一位朋友,景区策划及运营的大咖,真正的亲子景区实战派!

他根据老板自身,资金、农庄规模、需求,定制了亲子文化主题,亲子主题景区横空出世!

新的思考,才能有新的结果。跟随农庄自身基因、城市文化、当地风情、周边市场与传统节日策深度结合定位。

这样的规划让人眼前一亮,老板内心兴奋不已,上下一心,一个完美的开始。

我们来看下这个特色农庄景区的改造前后对比,如图:

蔬果采摘区:亲子蔬果区,全年四季根据不同主题,不同的采摘品种。充分发挥了农庄原有种植基因作用。快速有效,亮点充分延伸。多余的蔬果还可以出售!

文化植入,景区升级:

只有文化的注入才能提升亲子旅游的价值:摆脱单纯的游戏体验,创立《大禹·王的基地》。

结合历史文化教育,明朝--郑河下西洋,重现经典!让家长孩子在娱乐的同时感知历史人文教育。

运营突破:针对全年亲子,成人,散客,团队。5-60岁全覆盖活动,设计 56类+活动主题。和幼儿园形成了战略联盟,所以根本不愁客源(有独到的运作秘籍,此处就不透露了),一个普通的小农庄,完美升级为多元化主题活动体验基地。

再次文化·升级:《大禹·王的基地》,向国家级科普主题景区晋级,热情服务 坚持典范,不只是一句口号。印象是旅游行业的核心,没有印象没有口碑。大禹升级体验,确实做到了!

最美印象 是回忆。

完美顺畅的活动体验,配套全年系列的农业产品销售。农业基地,仅有机蔬果就可以年创收20万元以上。

大禹以亲子产业为依托,同时进行农业产业化升级,营造多个赚钱渠道。直接受益是经济,间接是提升了农庄的核心竞争力。

前后自定位、规划、建设、营销、运营,投资资金百万。历时仅仅 1年3个月时间,完美盈利,并成为驻地一道亲子标志性风情场景,成为当地学校指定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情此景,连范老板合伙人,都在当下买了 奥迪A6,按他的说法就是:未来太有信心了。

农庄要突破,转型升级亲子主题景区,切记:

一、实干兴邦,谁给农庄真正的收益,我们就把“心”交给谁。

二、农庄升级,要务实。联手实战派景区策划及运营团队,打造农庄特有的文化。

三、全面规划未来三到五年,从文化升级、主题策划、渠道营销、产品运营。落地才是王道。

农庄资产庞大,老板不易,景区主题规划设计,需要找专业的运营团队,盲目投资只会扔钱……


亲子农庄操盘手

做过一些休闲农业前期的咨询调研。中小企业投资休闲农业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休闲农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休闲部分,在前些年还有空子可钻,多建设配套建筑,近些年随着遥感等技术的应用,规划局在取缔违法建筑力度加大,一般配套的百分之几的建筑只能满足基本的运营维护需要,在餐饮、住宿、娱乐上就很难有所作为。以前在荒滩上还可以建设,现在随着耕地红线的要求,荒滩也需要走很多流程。少了配套建筑,休闲基本就是个概念。而农业本来投资回收期就长。

二、政策的扶持和优惠能否拿到。比如光伏大棚,鱼光互补等项目,要拿到政府补贴及并网发电,就需要上规模,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期长,一般大企业才能拿到优惠和扶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优惠力度没有那么多,中小企业投资休闲农业盈利难度很大。

要解决以上问题,休闲农业也得转变思路,以前以餐饮、住宿、娱乐为主营业务需要改变。可以与当地农家乐特色结合起来,以高附加值农业项目为主要业务。另外还得坚持科技农业,了解政府的政策,结合地方产业基金、产业政策发展类型项目,并且向示范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可以面学校,农村进行教育示范,当然这一切还得政府、金融部门共同想办法。

总之,在保证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现阶段休闲农业确实盈利难。休闲农业还得以农业技术升级,农业科技升级为主,休闲为辅,进行产业升级才有出路。


三宽11

首先,非常认同楼上的观点,这是一个以偏概全的伪命题,做休闲农业的并不是都以失败告终!提问者是受到很多负面宣传的误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负面宣传和误会呢?

首先,休闲农业做成功的确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媒体关注的,大家关注的,都是跨界进入农业领域做休闲农业的,因为跨界,所以陌生,因为急于成功,所以难免浮躁。

第二,对成功的定义,现在跟休闲农业相关的各方都少有人真正理解休闲农业,那么对休闲农业的成功就更无法界定了,跨界如农的,媒体关注的,为了情怀的,企业转型的,都想在很短的时间赚很多钱,所以对成功的定义是有问题的。

第三,进入休闲农业领域的创业者或者转型企业,也只是刚刚进入,现在谈成功还是失败,为时尚早。对一个行业的认知有个过程,理解一个行业更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的休闲农业产业才刚刚开始起步。

第四,休闲农业全国成功的已经很多了,江浙的美丽乡村,民宿,乡村旅游都比较成功,全国更是出现了很多休闲农庄的新标杆,未来休闲农业也是大趋势,中国在学习了台湾、日本的经验之后,现在已经处于迭代升级阶段,从数、量、级上来讲,已经超过台湾。

最后,谈点正事:做休闲农业要成功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1、区位与交通2、策划与规划3、创意与运营。具体答案可以参考我对“开发一个100亩的生态农庄有没有市场前景?”这个问题的答案。


游者老倪

我有个朋友花了三百多万,买了上千亩的山地,最后养了三百只鸡!

这几年说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是下一个风口的论调甚嚣尘上,加上高额的补贴诱惑,让很多人奋不顾身的投入其中,尤其是在“伪互联网思想”的指导下,众多创业者踌躇满志的开始了传统农业的互联网改造!

什么是伪互联网思想:传统的管理模式套用电商的做法,忽视价值而强调方法!

休闲农业,凭良心讲,既没有什么可看的,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就凭一个概念加上互联网的引流,火爆一时之后就是见光死,这是一个两边不讨好的做法,说是旅游,基没有什么过硬的景观,更谈不上人文,说是农业,产值不够电费,成本高到天上,因为这些农产品基本上是用来看的,是用来体验的!

这样一个行业,没有取两家之长,搞成了四不像,网民们乘兴而去,被宰而回,市场上十块一斤的草莓,四十没商量,开了一路车、弄了一身土、准备大吃保本,最后没吃几个吃不下去了,回家一算,妈呀,这个草莓比月球上种的都贵!

忽视了产品的价值而过于强调方法,认为服务或者其他附加费用,是消费者理所应当支付的成本,你有贵的理由,但是我没有额外支付的必要,再说真要论休闲观光,那些瓜瓜豆豆,一个农庄,怎么也不可能成为心旷神怡的美景,换季的时候更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中国人三辈之上没有农民的人有几个,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有什么好稀奇的!

做好休闲农业,最重要的就是价值回归,产品的品质再好,你的设施成本再高、也要符合市场的基本规律,服务必须有特色,搞好服务的硬件,还要具备价格吸引力,因为去玩的都是价格敏感性的消费者,价格高了,什么都没戏!


小斧子新思维

很多资本下乡跟风到农村去做休闲农业,以为能够搭上农旅融合的政策红利,在短期内实现资产盈利。

但是,现在下乡做休闲农业的太多了,只要一提起延长农业产业链,想到的必然是农旅融合,导致做休闲农业出现产品同质化、服务商业化、投资资本化、规模扩大化,完全偏离了发展农旅融合的初衷,成为了很多大资本的盛宴,而乡土的主人——农民,被排斥在这场游戏之外。

结果,规划做好了,资本投下去了,才发现资本与乡村土地存在不兼容性。资本缺乏生根发芽的环境,周围配套没做好,在区域范围内没形成联动效应,即使在自有区域内能够做出特色,但是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不但造成了经营上的困难,也难以完成预期的收益。

所以,农村产业兴旺,外来资本只能是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这个地步。


农博杂谈

休闲农业现在遍地开花的主要饮食农庄,城里人在城市呆怕了,总想去乡下炫耀一下,顺便吸吸气,吃点无公害有机食品,在这个前提下面经营就要按需求应对。但说起来简单,做好非常难,首先环境卫生问题,农村和城里标准不同看法和要求就不一样,其次食材原料要求,保证质量就需有一定规模的种养,这个一般家庭干非常辛苦,一旦去外采购,品质立马下降,客也就不来了;最终要命的价格,客人老远开过来,还比城里贵,那是不行的,因此必然需要有效的管理来降成本。

现在农庄大部分就是热天提供免费游泳他,有其他项目玩的非常少,应多利用风景,土产,参观特色农业,等增加食乐途趣,目前基本无太多人去想,市场己经很饱和,复制农庄餐饮模式,不创新,自然大多数人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