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學生心理行為異變如何解決?四個步驟來搞定!

學生心理行為異變是教師結構化面試中教育機智類題目的考查重點,通過考生在作答過程中是否能夠妥善全面的處理突發狀況,來判斷考生的教學能力是否達到崗位要求。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這類題目題幹中躲在課程進行中,學生的心理或者行為出現了異常表現,或者不遵守課堂紀律調皮惹事,或者心理沮喪缺乏學習興趣,等等。我們不但要解決好該名學生的問題,同時也要關注到其他同學不要受到不良影響。那麼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如果通過合理的邏輯順序進行有效地解決呢?

課堂上學生心理行為異變如何解決?四個步驟來搞定!

我們不妨採用“一二三四”,這樣四個步驟來解決這類問題。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處理宗旨。

二、及時問題學生進行有效地干預和處理,避免事態嚴重化。

三、對其他學生實時關注,標本兼治。

四、整體效果或者對未來教學的啟發。

我們結合一道經典例題來看看。

【例題】作為一名老師,當你在課堂上講授重點內容的時候,有名學生卻在玩手機。請談談你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答題思路】

一、課堂是學效率最高的時候,教師應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不會因一個孩子去打斷課堂,但同時要對這同學做提醒,提問或者暗示,讓他了解我對他的行為已經注意到了。留在課下處理。

二、不尊重,對自己不負責,傾聽他的想法,手機暫時保管,不是沒收,在其他課堂上不玩。

三、手機普遍,功能強大,尤其是年齡比較小,一個人的行為,但是還有其他的學生,所以針對於這樣的行為,班會,玩手機的看法,民主的探討。

四、最後通過老師與學生的努力,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課堂上學生心理行為異變如何解決?四個步驟來搞定!

【參考答案】隨著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現在大多數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機,但是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最重要的平臺,我既要保證所有學生順暢學習,也要注意個別學生認真聽講。所以我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授課流暢也要讓該學生思路能夠迴歸到課堂。

首先,為了不打擾課堂正常進行,我會對該學生的行為進行“冷處理”,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在進行授課的同時,通過眼神暗示,或者提問,或者走到該生身邊等方法,提醒該生迴歸到課堂中來,並且對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和學生交流,保證大家的正常學習。

對於該生上課玩電話的情況,我會在課下找到他進行平等的交流,我會傾聽他玩手機的原因,並且不輕言對錯,通過讓他換位思考的方式,讓他認識到上課玩手機對他自己的學習,對教師的尊重,對班級的風氣等方面都是不好的。在他認識到錯誤之後,我會要求他把電話交由我來保管,強調不是沒收他的手機,只是確保他在其他課程中不玩手機,如果有一些緊急的電話的話。我會及時通知他,而且在放學之後就交還給他。

學生有自己的手機已經不是可行問題,隨著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尤其是其娛樂功能。而學生又處在年齡小,抗拒誘惑的能力弱,所以課堂中可能還會出現上課玩手機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會召開一個專門的班會,通過民主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手機的一些危害,並且根據這一個新型的問題,建立一個有效的規章制度。讓學生自己充分討論,自己管理自己,並且細化制度,建立懲罰機制,讓所有的學生能夠認同這一制度,比如,是否可以帶手機,如果可以帶手機,上課時是不是把手機集中將手機放在其他地方進行保管等。通過這樣的行為,我想可以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效果,讓學生在自主的管理中正確認識手機,使用手機。

【中公講師點睛】在處理問題過程中邏輯調理清晰是一個要素,但是處理方式有針對性也很重要,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從教師角度出發,符合當時具體情境,做到實事求是。

課堂上學生心理行為異變如何解決?四個步驟來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