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高中裡面成績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張慧

針對“為什麼現在高中裡面成績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發表一下個人的想法!

①高一剛開學

從初中升入高中第一個階段【高一期中考試之前】,在這個階段孩子要經歷生理、心理、環境、學科、心態等等的適應與調整,這個階段孩子剛從初中進入高中,每個學生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的。

首先孩子需要去適應周圍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事物,對周圍的一切都產生濃厚的興趣,孩子在這個階段對學習的興趣不是很大。

生理,心理上:

進入高中大門對於原來在初中的孩子來說,感覺自己長大了會產生保護欲,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青春過期容易出現【早戀】

學科上:

高中階段的學科內容難度有所增加上課進度有所加快,孩子學習上有所吃力,如果當天老師講的內容沒沒有消化,會增加自身的難度.

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好好把握住,對後面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建議孩子中考結束後參加一下【預科班】的學習!

②高二開始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經歷了一年的高中生活,對高中生活也已經完全融入啦,但是高二在高中來說是比較關鍵的一年【學科量、進度】

這一年基本要學完高中三年的大部分內容,不管是內容進度都比較快,在在這一階段,孩子要調整心態,不要分心,要有合理的規劃,做好時間的充分利用。

謝謝大家


陪孩子走過青春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高一,即使在重點班,第一名比最後一名高出一百多分是正常的事。高中階段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大方面。

一方面,高中階段學生面臨的精神困擾更為嚴重,對學生的副作用非常大。

我們總會聽到很多小學、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高中成績直線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我放鬆甚至放棄,沒有危機感也沒有學習動力,沉迷手機和遊戲,不可自拔。一句話,他們迷失在了高中,優秀遠離他們而去。

這類學生佔比雖然不多,但是給家長和老師造成的反差很大——原本如此優秀,可現在判若兩人,父母禁不住要問: 我的孩子這是怎麼了?

青春期遇上學習的艱難期關鍵期,一旦處理不好這個關係,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會發生變化。很多學生由此變得偏激,做事走極端,不僅學習有問題,思想精神也步入誤區。

另一方面,學習方式落後,學習效率低下。

這類學生人數眾多,可以說大多數學生都有這方面問題。他們往往學習態度端正,能靜心學習,但就是效果很差。原因是他們不適應高中學習,方法不對,效率低下,學段轉換沒有完成,結果使得成績直線下降。

這些學生唯有充分認識高中學習規律,放棄死記硬背,才能迎頭趕上。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優學優考策略

高中的學習與初中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知識的深度還是廣度,都比初中加大了幾個梯度,因此以前所用的突擊方法,已經不管用了。

高中的知識由於比較深,再加上課業比較重,因此很多人在學習時都倍感壓力,覺得難度太大。而高中與此前學習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師不會逼著你每天把要背的必須背會,要做的作業全部交上去批改,更重要的是主動性學習的問題。



所以出現的兩極分化的原因,基本都是下面三個原因:

1.學習主動性不夠,沒有人逼著就不學,以為最後突擊一下也能成,到最後發現已經啥都不會了。

2.時間管理。高中的課業很重,每天的學習任務有很多,作業也很多,除了課上完成的部分,其他都要利用課下的時間來完成,而一旦時間沒有管理好,作業完成的一團糟,這個也沒做完那個也沒做完,課上所學的內容沒有及時得到鞏固,最後全都還給了老師,成績也越來越差。

3.學習方法不對。高中的學習系統性非常強,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而知識點又比較多,比較難,課下時間比較少,所以總結歸納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非常高效地複習一段時間內所學的內容。而只一個勁的埋頭做題,不注意總結歸納,你會發現前面所學的已經忘記乾淨了。



所以高中的學習,不僅需要自主性,還需要方法與時間的高效應用。這些方面如果沒有做到位,差的成績會越來越差,而這些方面做到了的,成績則會越來越好,因此高中的成績兩極分化會非常嚴重。


神經錯亂的喵二少

高中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要分類分析,什麼樣的學生上什麼樣的學生下。

第一,勤奮型的學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海苦作舟。頭懸樑,錐刺股。勤奮型的學生,不少。一路走來,我家小朋友的同學裡面,勤奮型的學生還真不少。勤奮型學生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我就經常和我家小朋友哀嘆,為啥咱們就沒那種動力呢?

勤奮型學生的唯一問題,是體力問題。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這是勤奮型學生的特點。他們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持,精神不會覺得累,但誰也不是鐵打的,一旦身體扛不住,勤奮型學生就沒辦法勤奮學習了。如果體力扛得住,這類學生成績就能一直很出色,但一旦體力扛不住,成績就不行了。對於勤奮型學生,體力是成績嚴重分化原因。

第二,小聰明型的學生。

總有一些學生,懶懶散散,成績又不錯。我們常說有點小聰明的孩子,到了高中,還是小聰明搭夠,可能就不夠用了。靠小聰明搭夠得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自信。一次兩次小聰明用不上,就會沒自信,小聰明幫不上忙,成績就一落千丈。

第三,沉迷不良遊戲的學生。

遊戲沒問題,最怕是沉迷。這問題我跟我家兒子分析過。我說人生活在社會里,人是社會人,每個人總希望在人群裡得到尊重。如果現實社會不能出類拔萃,尊重的需要滿足不了,有的人就希望在虛擬世界得到。虛擬世界的好處,實力不夠,可以充值。充值足夠多,你就是老大。這種滿足,是毒藥,一旦沉迷,無可救藥。

第四,自學能力強的學生。

誰會成為終極學霸?自學能力是最大的利器。高中階段總有這樣一些學生,會自己看書總結,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學的輕鬆,不僅學習成績出類拔萃,學校各種活動也是風頭人物。這種學生學習效率高,是我們口中的別人的孩子。他們的關鍵,就是自學能力超強。

第五,依賴型學生。

最近的熱門話題是補課。我們常說,誰誰是補課補出來的,就是依賴型的學生。補課的好處,總結歸納這塊,補課老師都幫你做了,看起來省時省力。到了高中,東西多了,習慣依賴,自己不會總結歸納,成績就上不去了。成績上不去,自信就沒有了。依賴型學生,高中也容易掉隊。

一二三四五,常見的分化,往上走往下走,大概也就這些了吧。


春暖花開003

孩子的成績不僅僅是單個方面所決定的,多個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著孩子的成績,而高中也是孩子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

高中學習的特點是節奏快,知識雜,差距大。正如題主所說的,高中的成績會出現兩極化越來越嚴重的現象,而造成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個人接受能力的差距

高中的知識,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在接受和理解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少數同學則是完全理解不了,極少數同學則會認為高中知識很簡單。導致的後果則是差的更差,好的更好,中間的很穩定。而很大的原因就是個人理解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



青春期叛逆

心理素質

有經驗的老師都會發現,有些同學平時作業做得很好,上課也很積極,然而一考試就放水,成績總是不理想,而考試結束後。自己再次做題的時候卻發現所有題目都會。這就是考試時總是緊張,發揮不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家庭方面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幫助孩子成功的捷徑,高中的孩子壓力很大,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與孩子交流,幫助孩子學會釋放壓力,安心學習。家長及時與孩子交流,肯定會對孩子有幫助。



社會背景

現在的所有人壓力都很大,孩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社會背景,自然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三九暖陽看教育

用兩個因數來解釋這個問題~~努力程度智力理解能力

看了其他答友的回答,感覺已經大體上解答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名北方學生,我說一下自己的關於個別問題的看法,高中十平均每班50人,高一到高三從文理都學到分科(今年大三現在高中的情況有改變)以後學的科目是減少了,但是壓力沒有減少。這些都是老生常談。

在初中,智力水平,理解天賦等一方面,和努力刻苦程度的一方面,學生只要佔一方面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中考之後,我只是隨意的對了一半答案後就跑出去玩了)


但是學習不會一成不變,到了高中時代,知識結構和體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學習成績對努力和天賦的雙重要求更明顯。簡單點說一個人的理解能力在1-9之間,努力程度在1-9(當然學習還需要方法恰當,主觀意識積極一些其他因數,這裡暫時不考慮)

在小學你只需要一個因素達到5

就可以過關,在初中你需要兩個因數相加和大於12就可以,在高中你需要兩個因素相乘積達到30甚至更好才能成功。這也樣就可以解釋有很多孩子明明初中成績一直不錯但是高中時期成績不是很好,甚至兩極分化。

數學表示為

兩個都成功通過初中學習能力點為11的小花朵,同時升入了初中,假設這期間兩個人沒有發生大的改變,自然發展的話

4+7=11 5+6=11

4*7=28 5*6=30

兩個人在高中時代的能力點變得不同了。

很明顯的結果如果我的假設成立那麼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兩極分化。

我想對家長們說,希望你們能給孩子更多的關注,哪怕你的孩子不理解你們,但是隻要你們的方法不是過於偏激,你們的孩子是會理解你們的,不過時間不一定,也許畢業之後也很久以後。

如果你的孩子是男孩,正巧高中左右,您對你的孩子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聯繫我,希望我可以幫到你們。


DOWMSHIFTER

學生進入高中時都出現數學和意志出現兩極分化嚴重,這個現象在各個高中又普遍現象,理科生不愛文科,數學好的不喜歡英語。

高中數學存在兩極分化問題?

對於剛升入高中同學來說,學習積極性取決於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多數學生對數學沒有積極性或者積極性不強,學習淡薄差的學習數學自然二而差,數學是一門科學具有靈活性,就好比編程具有較強邏輯性,但這裡我們知道學習意志是我們克服困難和心理重要因素,所以他與克服困難相互聯繫,進入高中階段數學難度相比初中數學難度較大教學方式也不同,老師只負責講完全的運用大學模式來教書,完全憑藉學生自學本事,這樣出現導致一部分困難學生困難,同時缺乏自信能力,厭倦了數學,這樣導致數學成績下降,也出現兩級分化嚴重。

高一學生學習方式不適應或者沒有好的方法學習,初中至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學習,貪玩缺乏自學動腦的習慣。


黑街小巷在少年

我是一位剛高中畢業的大一新生,經歷了三年的高中“折磨”,清楚的知道高中生影響成績的因素。這是我的高中:

我想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考慮

  1. 為什麼會產生兩極分化
  2. 兩極分化為什麼越來越嚴重
能考入同一所高中,想必初中畢業時的成績不會相差太多,中招考試就把兩極分化的學生分開了。

產生兩極分化的原因有這些:

  1. 剛進入高中的適應情況,初中和高中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多了很多自習課),不同的學生雖然學習能力不相上下,可是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卻可能天差地別,試想,在一個不適應的學習環境下,如何才能把學習搞好。
  2. 對新的學習體系的適應,進入高中後,關於數學,語文,還有比如化學和物理這些學科(因為我是理科生,對文科不太瞭解),它們已經開始考驗學生的思維體系了,不同於初中的概念式學習,把概念公式記住就行,高中需要在每一題中思考,對於一些動腦能力差的,學習自然就會倒退
上述是高中開始時一定會發生的,這位後面兩級分化埋下了禍根,那又是什麼使得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呢?
  1. 上述原因的適應期的長短,對於需要適應高中生活的同學,那些適應期短的,通過努力,成績還是會趕上去的,而對於那些適應期長的,可能終於適應了高中生活,和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2. 學習思想的異化,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能會想,反正我也比不上他們了,那我就乾脆不努力了,這是十分危險的想法,此想法一出,便就是我們所說的:“爛泥扶不上牆”了。
  3. 老師的態度,不說也知道,老師對那些學習好的同學的態度是要好於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的(當然大部分老師還是格外會關注學習不好的同學的),一些好的教學資源,會給那些成績好的同學,自然,時間久了,兩批同學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

學生自身的問題是產生,也是加劇兩極分化的原因,但是隻要一直堅持努力學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併為之奮鬥,是不會被上述問題影響的。


如蟻如神HB

高中成績兩極分化原因:

1.高中課程內容突然膨脹,原來孩子比較機靈,靠突擊和所謂的臨陣磨槍解決問題,進入高中之後,這樣的老套路面對學習的新形式,沒有積極應對。

2.學習,本身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越退越快。

3.很多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助力自己的學習。

4.中考之後,對高中課程缺乏有深度的認識,膚淺的認為可以跟上,沒有未雨綢繆做好銜接工作。

5.有可能忙於社團,有可能興趣太廣泛,關注在一些並不一個過度投入精力的,比如有個五中的學生給學校拍了一個微電影。

6.遇到學習困惑阻礙,隨波逐流,順水推舟,流於平庸。


王為願

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從學習方面來講,有主動和被動的。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上高中是要經過考試的。可以理解為能考上高中的都是學習比較好的。但是,在上高中之前孩子均屬為未成年,家長干預學習程度非常大。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脫離家長的干預,於是被動學習的孩子會成績下降。

二是從家長方面來講,孩子大了教育難了。人們通常說“代溝”,孩子和家長的代溝通常是出現高中階段的,因為高中階段的孩子基本獨立了,會有自己的觀點,往往和家長的觀點會不同,特別是在家長各方面素質不高的情況下,部分孩子不服氣家長。此原因造成“不懂事”的孩子成績可能下降。

三是從社會方面來講,誘惑力太大了。手機電腦基本普及,電視網絡新奇頻出,特別是綜藝娛樂等等,想讓孩子不接觸是不可能的,接觸了有控制力差的會沉浸其中,耽誤學習;現在社會比較開放,高中生個人談戀愛現在普遍存在,自制力差的孩子成績會下降。

以上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請正被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