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荊棘鳥》: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荊棘鳥》: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在很小的時候,我家還沒買電視,每次看電視都要跑到鄰居家。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對自己看過的電視劇印象都很深刻,有很多殘留的鏡頭都忘了是哪部電視劇裡的情節了,依舊能夠時時浮現出來。其實有個鏡頭是連綿的森林大火,大火之後,一個人拿著一把獵槍走進燒焦的森林,這時他看到了被燒焦的樹壓傷燒死的弟弟。還沒來得及悲痛,一頭野豬跑了過來,似乎要吃了他,情急之下,他趕緊給獵槍上膛,幾槍打下去,野豬終於倒下了。至於之前和之後還有什麼故事,我就不得而知了。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荊棘鳥》中的情節,這已經是距離當時十幾年之後的事情了。讀這本書實在有些偶然,就是覺得這本書一直有人提起,我似乎應該關注一下。等到開始閱讀,我就已經不能自拔了,到了火災那個情節,我突然想起了孩提時代留下來的那個電影鏡頭,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我跟這本書的淵源如此之深。這可能就是緣分吧,有些書註定是要跟它會面,然後認真閱讀品味的,就像有些人一樣。

故事的開篇提到了一個傳說,有一種叫做荊棘鳥的生物,一生只唱一次,歌聲極其優美動聽,但前提是它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荊棘樹,倘若可以,它就會在荊棘樹上歇息,然後用盡全身的力氣,扎進荊棘樹上最深最長的一根刺,接著疼痛的力量,展現獨一無二的歌喉,足以讓世界上最優美的音樂都黯然失色,但這樣做的結果是荊棘鳥曲終命竭。”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這是《荊棘鳥》的作者給出的理由。

小說裡再也沒出現荊棘鳥的影子,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小說裡到處都可以尋見荊棘鳥的影子。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嚴重最美好的事物,但每個人都不得不為此付上極高的代價。似乎這就是人生,孜孜以求的東西當然可以追求得到,從不在意的東西也會相伴而來,代價不僅僅是自己付出了多少,還需要去接納甚至忍受自己所得。

看過一些關於此篇小說的介紹,印象最深的一個主題就是,在愛情裡,男人是不懂的去愛的。仔細想想,至少在《荊棘鳥》中確實是這樣的,但似乎又不全是,無論男人女人,關於愛情,誰都沒有真正學會如何經營。

故事圍繞著梅吉展開,涉及到她的母親和她的女兒。母親菲奧娜當年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她與帕吉漢無果的愛情導致她被逐出家門,被迫帶著兒子下嫁帕迪。梅吉和拉爾夫神父相愛至深,但拉爾夫想要在教會神職上不斷追求,被迫放棄了這份愛情。梅吉用自己的方式佔有了拉爾夫,但也僅僅幾天的時間,生下了兒子,但也只能在兒子死後才如實相告,惹得兩個步入老年的老人無限悲慼。到了女兒朱斯汀,她已經不太會愛了,好在她認識了一個比她成熟的人,在這個德國外交大臣雷納的寬容下,兩個人才最終走到了一起。我看這部小說時,剛剛認識我的夫人,當時我們還在為是不是應該停止這種異地戀情而糾結,雷納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我知道你是愛我的,我可以等。你永遠不會打敗一個願意等待的男人。”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需要去面對的問題,菲奧娜從千金小姐到農家媳婦兒,她曾經為愛情所做的犧牲,從未後悔。梅吉為了得到愛人,甚至讓一個神職人員墮落,從而讓他懂得去愛,雖然最終仍是一場空。朱斯汀對世俗的愛情無限鄙視,她的出生並沒有給母親帶來欣喜,梅吉的注意力全都在與拉爾夫所生的戴恩身上。等到戴恩死去,朱斯汀才開始正視自己,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真愛,她在雷納那裡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們一家用三代人的努力,才學會了如何找到真愛。

他們三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根刺,那根自己不想卻不得不忍受的刺。因為那刺使人疼痛,也使人清醒,使人明白愛的熱烈與痛苦,生的韌性與偉大。然而既然是刺,那就不會有多好受,畢竟“明月照溝渠”,最心心念唸的卻是最不可能長久握在手裡的。最終付出一生的代價,換來的就是劃破長空的悲鳴,然後在聲嘶力竭中死去。沒有誰會是人生的贏家,也沒有誰會去爭當所謂的人生贏家,倘若兒女雙全婚姻甜蜜是人生最大的追求的話,這種追求近乎奢侈,可望而不可即。

話說回來,《荊棘鳥》的主題仍然是關於愛和犧牲的,就像作者在開篇便講到的一樣,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倘若沒有付出足夠的代價,恐怕所謂的真愛仍舊鏡中花水中月,只有那些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刺深深扎進自己身軀,用自己的生命去付出的人,才會真正理解何為愛,即便為此付出生命的血的代價,也無怨無悔。因為那首關於愛情的頌歌,會使世間一切的美好都黯然失色。

反正,那個傳說是這麼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