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全面啟動!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启动!

△ 昆柳龍直流工程啟動建設昆北分會場 楊兵/攝

5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全面啟動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建設。

該工程是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的跨省區輸電重點工程,是國家特高壓多端直流的示範工程。工程將實現多項電網技術的創新,並創造多項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站工程、首個具備架空線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文丨李文華

◆ ◆

新增雲南水電800萬千瓦外送能力

“建設昆柳龍直流工程,是落實西電東送戰略,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現實需要。

工程計劃於2020年投產送電,2021年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將增加800萬千瓦的通道送電能力,年送電量超過320億千瓦時。”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李慶奎表示。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启动!

△ 5月15日上午,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建設動員會在廣州舉行,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林少春,南方電網公司領導李慶奎、曹志安等出席。吳興波/攝

據介紹,昆柳龍直流工程西起雲南昆北換流站,東至廣西柳北換流站、廣東龍門換流站,採用的是±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術,線路全長1489千米,輸送容量800萬千瓦。工程建成後直接將雲南清潔水電輸送到廣東、廣西的負荷中心,以滿足“十四五”及後續南方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粵港澳大灣區煤炭消耗92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2450萬噸,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汙染防治,為廣東的碧水藍天作出積極貢獻。

截至目前,南方電網公司西電東送已經形成了“八條交流、十條直流”共18條500千伏及以上西電東送大通道,最大送電能力超過4750萬千瓦,年送電量超過2000億度,佔廣東省電量的三分之一,南方區域清潔電能佔比超過50%。

◆ ◆

搶佔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制高點

“要舉全公司之力確保工程高質量完成、按時投產,將工程打造為示範工程、品牌工程、形象工程、陽光工程,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突破並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培養造就一批專家人才。”南方電網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曹志安表示。

據瞭解,昆柳龍直流工程採用更加經濟、運行更為靈活的多端直流系統,將雲南水電分送廣東、廣西,送端的雲南昆北換流站採用特高壓常規直流,受端的廣西柳北換流站、廣東龍門換流站採用特高壓柔性直流。

柔性直流相比於常規直流,其技術優點在於突破了常規直流對受端電網系統影響較大的瓶頸,代表著直流輸電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启动!

△ 昆柳龍直流工程啟動建設柳北站分會場 韋敬銘/攝

“就像大水庫開閘放水後,放的水越多,對下游接納能力要求越高,接納不了就‘水漫金山’了。電網也是類似道理,受端電網接納不了會影響系統安全性。”南方電網首席技術專家饒宏表示,“柔性直流的控制非常靈活,能夠快速響應電網的狀態變化,支撐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工程集特高壓多端直流、特高壓大容量柔直、特高壓混合直流、特高壓柔直應用於長距離架空線路等最複雜最前沿的電網技術於一體,需要在新設備、控制保護策略等方面實現多項技術突破,這些給產品研發和工程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我們將全力以赴攻克各種困難,有信心、有能力確保工程按時高質量投運。”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副總經理蔡希鵬表示。

昆柳龍直流工程輸電容量為雲南送端800萬千瓦,受端為廣西300萬千瓦、廣東500萬千瓦,創造了新紀錄。工程採用多端技術,對於大規模電源送出實現受端多點分散接入、節約通道走廊、優化電網結構、提高受端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具有重大示範作用。

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昆柳龍直流工程,具有極大示範意義,其建設將有利於我國佔領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制高點,提升遠距離、大容量、大電源狀況下電網運行的安全穩定和經濟性,從長遠看,將為未來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開發與併網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