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村裡的就業創業一條街

在農村建設就業創業一條街,您聽過麼?興和縣張皋鎮張皋行政村就建了這麼一條街。這條街位於張皋村文化大院對面,由27間仿古商鋪組成。這幾天,58歲的楊蘭雲正在這條街上的扶貧車間裡學習縫紉技術,等到扶貧車間投產後,她每年大概可以增加收入2萬多元。

建在村裡的就業創業一條街

(楊蘭雲等村民在扶貧車間裡學習縫紉技術)

“張皋一直就是古道驛站,而且地少人多,村民有做生意的傳統,這也是我們決定建設就業創業一條街的一個原因。”據李俊林介紹,張皋是一個具有5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在嘉靖年間集鎮已經非常繁華,是從內地去蒙古國、隆化的必經之路。悠久的歷史給張皋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其中一筆就是流傳近500年的端午廟會。近年來,為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潛力,在張皋籍人士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捐助下,投資520萬元在原關帝廟遺址上修建了張皋文化大院,並恢復了端午節傳統廟會和元宵節民俗文化活動。端午廟會期間商鋪達500多家,人流5萬以上,去年實現旅遊收入3萬元。除此以外,該村還通過出租人工湖、發展樹下經濟、打造良種養豬基地等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預計今年年底村集體收入可突破30萬元。下一步該村將在繼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基礎上,深化與村民、貧困戶的利益聯合機制,著力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助力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