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文苑」稷山薛前发发现一个长寿的秘密!

再遇贺知章

薛前发

「稷山文苑」稷山薛前发发现一个长寿的秘密!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小时候比较早的背会的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稷山文苑」稷山薛前发发现一个长寿的秘密!

(这幅图貌似有问题)

不知怎地,心里总觉得贺知章是黄土坡的汉子,像黄土一样憨厚、朴实。各种版本的《回乡偶书》,有着各式各样的插图,但无一例外:拐杖,斗笠,破旧的长衫儿……幼年在家里父亲读过《回乡偶书》,童年在学校老师讲过《回乡偶书》,留给我的印象是:

古老的黄土坡上,火红的柿子树下,几间土房子里住着一户贫苦的人家。就在这个人家里,出了一个满怀着改变贫苦命运的孩童,叫做贺知章。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个贫苦的少年在全家人不放心的叮咛中,背着包袱下山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那是城里娃富家子弟的世界,不是咱黄土坡山里娃的世界。这个黄土坡的娃,不忘记黄土坡的爹娘,不忘记黄土坡的乡音——终于不能融合与外面那精彩的世界。几十年打拼,半辈子潦倒。是黄土坡的召唤,是母亲的心音:

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无奈,头发花白只好落魄返回黄土坡——

星座斗移,沧海桑田。黄土坡还是那贫瘠的黄土坡,黄土坡上戏耍着的孩子们,还是那样的朴实憨厚——却早已不认识了这个归来的游子!好奇地笑着问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的呀?

弹指间的感慨,无限的伤怀。

「稷山文苑」稷山薛前发发现一个长寿的秘密!

(这幅图不错)

后来读书才知道:贺知章在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后在家乡去世,享年86岁。

呜呼!自己竟把贺知章他老人家看低了好几个官级:贺知章至少应该相等于省部级一类的官员吧。

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要是在现在,不用说国家级的状元,就是省级甚至县级的某一科的状元,一出榜,不用说邻里乡亲,就是正读着的高中、曾读过的初中、甚而至于幼时上过的小学都会敲锣打鼓放鞭鸣炮的炒作一番的——甚至幼儿园都会有这样的宣传:

祝贺乙未科状元贺知章曾经在我幼儿园奠定过坚实的基础!

黄土坡那间土房子前许会挂上贼亮的一个大匾的!人们还会忘记了贺知章贺大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贺知章贺大人也真是的。在京城里做了大半辈子官,一定也没有给黄土坡给家乡弄上一个半个的项目,一定也没有安置上几个亲朋好友邻里同学的工作;或者给故乡修上一条崭新的街道,盖上一所亮堂堂的养老院……如此,哪里会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的遭遇?

哎!古今差别真是天上地下!

再后来,又知道了贺知章是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不免遗憾:那时候浙江萧山人竟然也如我黄土坡汉子一样憨厚朴实?

又一个官突然患上抑郁的时候,我悟出了贺知章在科学不大发达的那时享年86岁而长寿的奥秘。

「稷山文苑」稷山薛前发发现一个长寿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