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市總工會、保山日報社聯合開展2018年“建功新時代 保山勞動者風采”徵文,聚焦一線職工,充分展示新時代保山廣大勞動者風采,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團結全市廣大職工為實現保山跨越發展建功立業。今日特別關注:

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誕生:湖北高腔落地邊陲

“小小魚兒喂成龍,混在沙灘淺水中。日每盼望風雷動,怎奈時衰憶不同……”幾句詩念罷,臺下小勾鑼、小釵伴奏“鏘齊鏘齊鏘鏘齊”響起,舞臺上的王祖芳長袖一舞,小走幾步,與廖美玲獻上了一折感人的《安安送米》。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安安送米》彩排劇照

見到王祖芳的時候,她和同寨的廖美玲正在細緻地打整著裝,準備上臺彩排。第二天她們即將趕赴昆明,參加雲南省首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二人將出演佤族清戲經典劇目《安安送米》。

“說起我們甘蔗寨的清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王祖芳介紹,遠在明末清初,湖北人源於古老的青陽腔,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戲曲,被稱為清戲,又叫做湖北高腔,曾流傳在襄陽、荊州、黃岡、孝感一帶,成為頗具影響的地方劇種。清雍正以後,騰衝進入了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期,地處古絲路要衝的荷花鎮甘蔗寨,憑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成為了騰越至緬甸南線古道上商旅、馬幫、軍隊必宿的驛站。

“你想啊,當時又沒有電視,過往的商賈軍民為了解乏,休息時常常互唱幾句家鄉戲來找找樂子。久而久之,清戲就在甘蔗寨傳播開來。”王祖芳說,曾有專家到湖北調研,發現當地早就沒有了整場演出的清戲,原本屬於漢族劇種的清戲,因為被甘蔗寨的佤族完整保留了下來,故而異化為佤族清戲。

19世紀50至70年代,清戲演出因戰亂被迫停止。而後,甘蔗寨佤族頭人李如楷力倡恢復。他不但組織清戲演出,還在劇中扮演角色,使清戲在村中常演不衰。那時,周邊的汪家寨、芒壘等幾個村寨受甘蔗寨影響,紛紛派人來借抄劇本學唱清戲,培養出了一批骨幹藝人。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著佤族服飾的王祖芳

由此使得這種內地已經失傳的古老戲曲藝術,在邊陲騰衝得以保留,併成為騰衝市唯一被正式列入中國少數民族劇種的地方戲劇,於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年少承襲苦練清戲

從李如楷倡導恢復清戲表演開始,至今佤族清戲在甘蔗寨不間斷傳承已整整六代。現年48歲的王祖芳是佤族清戲的第五代傳承人,

王祖芳的媽媽是個文藝愛好者,受其影響,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甘蔗寨是佤族清戲的唯一傳承地,耳濡目染,使她對清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4年,縣裡文化部門對清戲加以發掘整理,培訓演員。14歲的王祖芳恰好跟著清戲老藝人李家顯到縣城演出,於是就在文化館參加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培訓,還參加了當年騰衝農民文藝匯演及保山地區文藝調演。“我記得當時我們去永昌電影院表演《安安送米》,看戲的人可多了,不少官兵看完後都落淚了。”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王祖芳(左)廖美玲(右)

王祖芳說,清戲最開始是無伴奏的清唱,兩個人坐在板凳上就能對著唱,所以老話也叫“板凳戲”。到了第四代傳承人李家顯那裡,他在板凳戲中加入了一些戲劇表演動作,豐富了音樂伴奏,使得清戲更具觀賞性。

也許是命運使然,因為佤族清戲的緣分,王祖芳後來嫁給了李家顯的兒子,成為了這個清戲世家的一員。在公公李家顯和老藝人沈家興、楊茂發等人的悉心傳授下,不幾年便成了佤族清戲表演隊的臺柱子,成了第五代清戲藝人中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

王祖芳經常帶領佤族清戲表演隊參加各級文藝匯演、婦女維權活動及禁毒防艾等宣傳活動,去年,她還應邀參加了騰衝市“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校園表演、教授佤族清戲,擴大佤族清戲的社會影響。

如今,佤族清戲流傳下來的常演劇目有《姜姑刁嫂》《逐趕龐氏》《蘆林相會》《安安送米》《回朝繳旨》等17折,這些劇目均取材於漢族民間故事《三孝記》和《白鶴傳》。聲腔有“九腔十三板”,九腔為大漢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花音腔、百珍腔、蒼胡腔、土子腔;十三板為清江引、浪淘沙、山坡羊、下山虎、一枝花、滴滴金、步步嬌、駐雲飛、小桃紅、倒垂簾、菜花黃、柳葉青、哭想思。這些曲調演唱時腔板穿插變換,一唱眾幫,抑揚頓挫,悅耳動聽。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王祖芳的清戲表演技藝日漸嫻熟,對這些傳統劇目和唱腔早已駕輕就熟。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清戲《安安送米》進校園

憂慮:傳統戲劇後繼無人

和王祖芳搭檔演出的廖美玲是佤族清戲市級非遺文化傳承人,當年她和王祖芳是一起去學清戲的,同期學習的還有一人因嫁去外寨,慢慢地也就荒廢了這門技藝。2013年10月,老藝人李家顯過世後,佤族清戲的組織和傳承重任全部落到了王祖芳和廖美玲等人的肩上。

“既然老祖宗把它流傳下來,國家又那麼重視,我們必須要讓這個劇種活起來、傳下去,發揚光大!”王祖芳堅定地認為。

三十幾年來,王祖芳從未懈怠每次演出。有幾次因為演出耽誤了家裡事,遭到丈夫的埋怨,鄰里也不免說閒話,但是,憑藉著對清戲的熱愛,她一直堅持了下來。“吵也好鬧也罷,自己喜歡的事就一定要去做,我對清戲是‘無條件的愛’!”

然而,像王祖芳這樣一心願意傳承佤族清戲的人卻越來越少。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土地承包到戶,家家戶戶各忙各的,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清戲的排練和演出變得極為困難。特別是近年來,受到日漸普及的電視、手機、網絡等現代傳媒的衝擊,春節鬧燈的村寨越來越少,佤族清戲已不能堅持正常演出活動。只有上級文化部門、部分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來調查瞭解時才組織一些片段性演出,且演出劇目非常有限。“過去逢年過節、趕廟會的時候常常表演,現在,有時候一兩個月都沒有演出。”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王祖芳與同學們在一起

傳承人年齡偏高,後繼乏人,佤族清戲面臨凋敝,這讓王祖芳非常憂慮。她考慮過招收一批年輕學徒,但是非常不現實。“以前教過幾個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好不容易斷斷續續學會了一兩個劇目,還不能做到完整演出,他們就升初中了,課程越來越緊,也就沒時間學了。”

希冀:佤族清戲煥發生機

近年來,騰衝市文化館為保護佤族清戲這一非遺項目做出了不少努力。

國家非遺產傳承人王祖芳讓佤族清戲活起來傳下去

清戲《天上有星星》劇照

為了給清戲注入新的活力,在做好傳統劇目傳承的基礎上,騰衝市文化館組織部分作家、藝術家新創了一批以農村題材為主的戲劇作品,用佤族清戲曲調譜曲,搬上舞臺,為市內外群眾演出。2016年,新編了劇目《天上有星星》,講述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故事,該劇先由騰衝市花燈劇團的專業演員排練後,又教授給佤族清戲表演隊來演,此後參加了多個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非遺文化保護的關鍵其實在於人,對傳承人的保護也是對佤族清戲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騰衝市文化館黨支部書記陸國民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娛樂方式多樣化,能像過去一樣堅持唱清戲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更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健在的藝人傳藝授徒,使他們後繼有人,從根本上解決佤族清戲的傳承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