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棉擁有怎樣的歷史?

抱著枕頭的小恐龍

自從這個世界上出現了女人,就開始了和“大姨媽”做鬥爭的歷史。所以衛生棉的歷史是相當久遠的。

遠古時期,第一個女人來了大姨媽,但她不知道那是能生育的標誌,於是恐慌,血流不止,腰也不舒服,以為自己快死了。然而七天之後,她又奇蹟般的沒事了,血也不流了,腰也不疼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又這麼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就是不死,她就淡定了,不再糾結這個古怪的病。

然後她和一個男人發生了關係,突然有很久都沒有再流血,然後她生下了一個娃子,原來生娃子可以治病。她就一直生一直生,有的活了下來,大部分都夭折了。後來生不了了,也不再流血了。

於是,不停的生娃子可以很好的堵“大姨媽”。那麼大姨媽真來了又怎麼辦呢?遠古時期,什麼都沒有,用樹葉、草啊擦擦,用樹皮和獸皮做成衣服掛住,上面放點乾燥的東西,這就是最簡易最古老的衛生棉。

後來嫘祖發明了養蠶技術,絲織品出現,開始用絲綢做衣服,衛生棉有了進步,縫個衛生布帶子,布帶子裡填充點草木灰、碎布或者棉花,用來吸收大姨媽,滿了後換下來,把填充物倒掉,用白礬洗洗布帶子再用。

再然後就是紙的發明,世界上出現了紙,古人發現紙漿也能吸收血跡。又開始把紙漿塞進布帶子裡做成衛生棉。

隨著紙的進一步發展,人們開始用布料、棉纖維和紙漿做成棉墊來當做衛生棉。

到了近代,真正的衛生棉開始研製出來,技術不斷進步,女人們對衛生棉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舒適、透氣、不側漏、吸收快等等。還是現在好啊,很難想象來了大姨媽不用買的衛生棉,而去自己製作一個衛生棉來用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尤其量大的時候,一個布帶子有什麼用,紙有什麼用,瞬間就透了。不用幹別的了,七天的分分鐘都用來堵大姨媽也堵不住。

總有人尋思穿越回古代多麼多麼好,各種風生水起,各種帥哥圍繞,來個大姨媽試試。真以為一個現代人有現代知識就能在古代搞各種發明創造?


蕭曉四姑娘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讓人煩不勝煩,但自從有了那個叫衛生棉的薄薄小東西,總算不是特別難熬。不過,雖然衛生棉從生產至今僅有不足百年的歷史,但它到底是哪位科學家靈光一現發明出來的?



還是要感謝思想啟蒙和工業革命,它們帶來的不僅是生產力和思想的解放,還有女性身體的解放。即使血流如注也要保持優雅,緊身鳥籠裙無論如何不能脫下,為了不像中世紀的婦女一樣來了姨媽只能待在家裡,衛生圍裙”應運而生——在腰間裹一塊布,裡面有月經墊,用安全別針或吊夾固定住後,夏天捂出一大片痱子不成問題。


於是,18、19世紀以來,月經墊、月經帶、月經內褲變得受歡迎起來。用柔軟的破布縫好後,可以多次清洗使用,省錢又方便。當然,有錢的人家也可以選擇從工廠買流水線生產的“最新款”月經墊,也不用擔心尺寸問題,因為墊的兩邊有繩結,專門用來連接在月經帶上。這樣女性買家的腰圍就仍是一個秘密。



只是,這時候的月經墊還沒有和“衣服”徹底劃分開界限,仍屬於可被反覆清洗使用的“穿著品”。真正將其帶入一次性衛生用品行列的一戰。戰爭間隙,護士們發現止血繃帶比自己見過的所有月經墊吸水性都要強。有頭腦靈活的商人從中發現了商機,開始生產一次性衛生墊。在吸收襯裡加入棉花、羊毛或類似的纖維品,襯裡的兩端向左右延伸,以便能夠在內衣下面的特殊腰帶或腰環上進行固定。但是這種設計並沒有得到大眾好評:太容易左右錯位或直接滑落。



可想而知,這種棉墊並不太受歡迎,需要經常工作的女性還是更喜歡老式的衛生裙,因為它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點:裡外都防水。


所幸,20世紀70年代不乾膠的普及拯救了衛生棉行業。生產商們天才般的將不乾膠固定在衛生巾背面,這使得衛生巾再也不用被強行和月經帶或月經圍裙相結合,堪稱里程碑式的偉大革命。自此,衛生棉正式進入了無帶時代,一直到今天。


參考文獻

《The History of the Sanitary Pad》

《Sanitary Napkins and Menstrual Pads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The Evolution Of Sanitary Pads》

  


歷史研習社

您好!我是一名男士,這一產品對於我非常陌生。

和它有關的,我親見兩個小故事:

1.有一次在餐廳吃飯,旁桌一先生:"服務員,你好!請給我衛生巾,謝謝!"女服務員:"先,先生,您要它幹嗎?""我擦擦嘴,謝謝……"

2.有一次走在路上,旁邊停一雪佛萊"薩博班"(美式SUV始祖),兩個小女生:"這車可真大","不過商標真搞笑,一塊衛生巾……"【人家是"金領結"好不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