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蘇聯幾次三番要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為何日本卻堅決不要?

先看看這北方四島的地理位置,北方四島按地理位置從北到南,名字分別是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諸島,其中的齒舞諸島距日本北海道東北角只有7公里。就是這短短的7公里,成了日本人無法逾越的距離和心中最深處的痛。

二戰後蘇聯幾次三番要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為何日本卻堅決不要?

早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沙俄就和千島群島南方的這幾個島嶼上居住的蝦夷人產生交集,迫使他們加入沙俄國籍。1855年,日俄兩國簽署《日俄和親通好條約》,完成了對千島群島的瓜分,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屬於日本人,更北方的其他千島群島屬於沙俄。1875年,日本放棄庫頁島(俄稱薩哈林島、日稱樺太島)南部,換來了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

二戰後蘇聯幾次三番要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為何日本卻堅決不要?

二戰後期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吾人”們對其他小島其實沒有耐心去決定,蘇聯毫不客氣的出兵佔領了北方四島,以事實來決定了島嶼的控制權,斯大林說過:“它們是無數蘇聯軍人用鮮血換來的戰利品,誰也無權把它們奪走。”

二戰後蘇聯幾次三番要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為何日本卻堅決不要?

1956年,蘇、日兩國進行過友好談判,在北方四島的問題上,日本提出蘇聯理應“歸還”的主張,蘇聯先是釋放了善意,放棄了對日戰爭索賠(蘇聯大部分得利已經從東北運回的機器設備上體現,再加上又使用了幾十萬日本戰俘勞工多年),但在北方四島問題上,蘇方提出了很新穎的觀點:可以部分還,比如先還最小最南邊的色丹島、齒舞諸島(佔四島總面積的6%),但需要日本人表達誠意,從本土撤出其他國家的軍隊。日本人怎能怎敢讓美國撤兵,由此可見,“歸還”只是個玩笑。但日本從《蘇日共同宣言》裡也達成了一點成果,蘇方承認色丹島、齒舞諸島存有一點爭議。

二戰後蘇聯幾次三番要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為何日本卻堅決不要?

普京第一個任期內的2004年,俄羅斯決定修建遠東輸油管道等項目,需要日本的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合作支持,在這種背景下當年釋放出對日善意,提出了一項妥協性建議,提議將齒舞群島、色丹島歸還給日本。日本小泉政府予以拒絕,要求北方四島一併歸還,這條要求毫無意外的被俄羅斯斷然拒絕。這也是日本人距離踏足北方四島最近的一次機會。

二戰後蘇聯幾次三番要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為何日本卻堅決不要?

2012年3月,普京在新當選俄羅斯總統之際又一次釋出對日善意,表示願意歸還南千島群島中的齒舞群島、色丹島,日本野田政府也予以拒絕,理由同樣是要求一併歸還四島。

現在的北方四島上已經沒有日本居民,原先的日本居民早被蘇軍趕走,根據俄羅斯發佈的島內民意,90%的居民不同意歸還日本。目前看來,北方四島問題的雙方立場都很固定,沒有徹底解決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