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總在左邊》:老人為什麼執著地跟著尼瑪

尼瑪和哥哥嘉布在接母親回家的途中發生意外,母親倒在了尼瑪駕駛的手扶拖拉機輪下。尼瑪無法原諒自己,他希望警察可以定他罪,未果。於是,他帶著滲有母親血跡的一把黃土,拋下即將和他結婚的戀人秀措,隻身去了拉薩。路上,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執著地跟著尼瑪,尼瑪一開始試圖逃避,但老人的坦然和真誠漸漸影響了他……

《太陽總在左邊》:老人為什麼執著地跟著尼瑪

今年“先鋒光芒”影展裡面的第二部藏族作品就是《太陽總在左邊》,相比起另一部藏族電影《老狗》而言,我個人更喜歡《太陽總在左邊》的寧靜與感動。

這部電影是純粹關於內心自我救贖的公路故事,人的一生總有些坎很難跨過,對生活認真執著的人更難放下,就像藏民這類擁有著發自內心信仰的聖潔民族,就更加如此。電影主人公尼瑪的母親在一次意外當中,死在了尼瑪駕駛的拖拉機輪子下,尼瑪一直放不了這道意外而來的坎,便拋棄了自己的哥哥和戀人,帶著沾有母親血跡的黃土,徒步走向了拉薩。

《太陽總在左邊》:老人為什麼執著地跟著尼瑪

可能尼瑪的出走有點“自虐”,他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但尼瑪內心的痛苦通過貫穿整部影片的特寫鏡頭強烈地傳染給觀眾。能夠如此大膽運用大量特寫鏡頭的電影不多見,鏡頭常常對焦著尼瑪的頭部,他麻木的表情、他呆滯的眼神、他被灼傷的臉部、他乾涸的雙唇,還有他蓬亂的髒髮,在幾乎不說一句話的鏡頭裡面,靜靜地被定格著,痛苦凝固在他的體內,總是如此緩慢地煎熬著他,令他痛不欲生。其實,電影裡面的特寫鏡頭並沒有捕捉到尼瑪太多的神態特點,更重要的只是其內心感受的習慣性表達及輻射性傳染,看得人們心中很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