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啤酒,網紅爆款-中國製造

啤酒高端化、個性化、定製化的趨勢勢不可擋,本文將深度解析中國啤酒市場發展現狀。

高端啤酒在啤酒行業中異軍突起,增長迅猛,尤其是精釀啤酒正以50%速度實現逆勢增長,成為中國啤酒業乃至投資界、餐飲界、賓館飯店和酒吧業等追逐的熱點。

中華啤酒,網紅爆款-中國製造

我國啤酒行業過去的三個階段,正在進入新階段 

1990-1996年主要是區域性擴張階段,以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開始走出省外,向所處核心省份之外進行擴張;

1996-2010年可以說是行業的市場整合階段,以外延擴張/併購為核心驅動力,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成功融合並實現協同效應、渠道的滲透和擴張以及產品質量、運營效率的提升。得益於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在這個階段的大量併購,市場集中度迅速提升,2008年時國內啤酒行業前四家企業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所佔市場份額已達到53%,華潤雪花成為行業龍頭,華潤啤酒的發展史無疑是一部啤酒併購史,2006年華潤產銷量超過青島啤酒,並從此保持行業產銷量第一。

2010-2014年則進入了優質化階段,包括產品的優質化和品牌建設,規模優勢推動經營槓桿效益,同時對中小啤酒商進行持續的併購整合。到2015年,已經形成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5家龍頭公司,CR5已經達到73.7%,CR3達到58.2%。

2015年以後,中國的啤酒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隨著國內啤酒低端消費的大幅下滑造成行業整體25個月出現產量負增長,另一方面雖然CR5已經接近75%,但區域競爭仍然激烈,淨利率一直壓制在低位,噸價價值以及盈利能力與國際同行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也在發生變化,2016年百威英博(ABI)以約1055億美元收購世界排名第二啤酒企業的薩博米勒(SAB Miller),新的全球啤酒巨無霸誕生,新公司坐擁全球啤酒行業約46%的利潤和27%的銷量。百威英博放棄了薩博米勒原持有的華潤雪花49%股權,由華潤啤酒完成收購,華潤雪花啤酒成為華潤全資子公司。

中國的啤酒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破局在於CR5向CR4,甚至是CR3變化。

中華啤酒,網紅爆款-中國製造

佔比近80%的低端經濟型下降明顯,高端產品快速增長

低端產品(7元以下)的銷量佔比從2010年的85.24%下降到2015年的77.85%,2015年經濟型低端產品銷量下降8.6%。

中高端產品(7-14元)的銷量佔比從2010年的12.15%上升到2015年的15.46%,2015年中高端產品銷量溫和上升3.3%。

高端型產品(14元以上)的銷量佔比從2010年的2.61%上升到2015年的6.69%,2015年高端型產品銷量上升16.6%。

根據預測,到2020 年中國中高端以上的啤酒量的份額將達到30%以上(其中高端佔比13.5%,中高端佔比17.2%),額的佔比將達到60%以上(其中高端佔比42.2%,中高端佔比24.9%)。

我國啤酒行業量的下滑主因是低端產品,但佔比最大至今仍有近80%;而中高端產品特別是高端產品增速最快,是帶動行業量價提升的驅動力。未來整個啤酒產品的需求結構,將會從金字塔形向橄欖形過渡,低檔萎縮、腰部增加、高端部分繼續拉長。國內企業也紛紛發力差異化產品、中高端啤酒產品以及細分市場特色產品,高端產品增長強勁,銷量結構上的變化提示我國啤酒行業逐漸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

中華啤酒,網紅爆款-中國製造

各大啤酒企業紛紛發力高附加值產品

青島啤酒推出了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等高附加值產品;華潤的中高端產品包括,雪花純生系列,高端品牌“雪花臉譜”,以及更高端的晶尊系列;燕京普通酒以清爽為代表、中檔酒以鮮啤為代表、高檔酒以純生為代表,中高端系列包括純生、原釀白啤等。

中國精釀啤酒市場現狀

如今,精釀酒廠已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遍地開花,除了引入精釀啤酒的外國人創立的酒吧,如拳擊貓、大躍之外,不少中國的自釀愛好者也開設了自己的酒廠,如牛啤堂、高大師。他們在啤酒中加入了中國的元素,汲取了茶文化和當季的水果,開發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品。網絡的經銷商加速了精釀啤酒的推廣。

而國內知名的精釀酒廠,熊貓精釀在五月份完成了1.19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華通集團領投,此舉無疑將大大提升其產量,甚至國際地位。從2014至2016年,熊貓精釀的銷售額一直保持著300%的增長,在2016年的營收更是高達4000萬元。

國內的大型酒廠也在做出應對,

青島啤酒在去年主打其新作IPA,受到廣泛關注。在不久前,青島啤酒還開啟了精釀機甲的全球巡迴活動,在各大城市推廣精釀啤酒,並展現了釀造全過程。

燕京也不落下風,在北京國際燕京啤酒文化節上推出三款新型啤酒,分別為琥珀艾爾、IPA和世濤。

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百威英博不斷地兼併收購美國的精釀酒廠,陸續將芝加哥的鵝島、西雅圖的Elysian,以及北卡的Wicked Weed招之麾下。

第二大的喜力集團也收購了美國第六大酒廠Lagunitas的一半股份。

比利時的督威(Duvel)也選擇與火石行者(Firestone Walker)在北美合併。

就連跨酒業的星座集團也伸向了精釀市場,收購了加州聖地亞哥的Ballast Point。儘管美國的精釀酒廠數量以每年上百的數量增長,但總體的啤酒市場被寡頭壟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