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蟲洞與時間旅行

科普:蟲洞與時間旅行

1955年,一架飛越百慕大三角洲時失蹤的飛機於1990年完好無損地飛回原定目的地,其中一名飛行員的出生證表明他已77歲,但他看上去還像三十多年前那樣年輕……說到“蟲洞”,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某些事例。“蟲洞”這一概念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蟲洞是由兩個相連的“黑洞”所構成的時空結構中的“豁口”,是一條連接空間和時間的隧道。根據蟲洞理論,只要能建造一個穩定的蟲洞,就可以利用它穿越時間和空間,實現時空倒流。但是蟲洞是否僅允許光線通過?宇宙飛船能在蟲洞中穿行嗎?1988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兩位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得出了結論:蟲洞和黑洞不同,它不是單向通道、只能進不能出,它的兩端都可以進出;更重要的是,與在黑洞中不同,旅行者在蟲洞裡僅僅受到一般的引力作用。同校的索恩教授還提出:想要實現時空旅行,光找到這樣一個“蟲洞”還不夠,還必須使它打開的時間足夠長,這樣人們才可能鑽進去。根據量子理論,蟲洞處於強力的作用下,總是瞬間產生、瞬間關閉。有人提出用“開斯米效應”向“蟲洞”灌輸反物質,以此來延長蟲洞開啟的時間,並利用反物質將蟲洞“扯大”,鑽出一條 “時間隧道”。這就是由“現在”通往“過去”的“快捷方式”。

人們還羅列了建造蟲洞的步驟:尋找一個蟲洞,使之穩定下來,牽引蟲洞,使人類進入。不可否認的是,蟲洞理論正在日趨成熟,隨著時間的發展,人類說不定真的能夠通過蟲洞實現時空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