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跟事業單位、公務員有什麼區別?

小蝌蚪找媽媽12121

國企和公務員、事業單位有共同點,但也有差異,據筆者瞭解,主要有以下區別。

從基本待遇上講,國企與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待遇組成上略有差異,而且大部分國企尤其是市級以上政府管理的國有企業,工資福利絕大多數都非常的好,比如供電公司、菸草公司等,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比公務員、事業單位要好的多。



從編制待遇上講,國企屬於企業編制,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屬於國家公職人員,二者在編制上差距很大,而且國企的編制調整企業自身較公務員、事業編有更大的自由度。

從政治前途上講,國企領導幹部絕大多數都是長期在企業中任職,一般情況只有個別領導幹部能夠機關事業單位當中交流任職。而共公務員、事業單位中,達到一定級別之後,交流的頻率與可能性更大,更快。



從准入門檻上講,如果大學畢業生想就入國企,一般得需要考和人際實力,更多時候關係更好使一點。但是公務員、事業單位要想成功入職,就需要自己努力去考,不敢說百分之百沒有貓膩,但是絕大多數是需要自己努力考的。


東愛雨公考

1、三種編制的區別:

(1)經費來源不一樣

公務員,國家財政全額負擔;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國企單位理論上與國家財政無關。

(2)待遇、地位不一樣

一般來說,在體制內的行政或事業單位中,公務員地位最高、待遇最好,這裡所說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升遷機會。其次是事業單位,最後是國企單位。

(3)職能職責不同

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而事業單位是全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公共服務、行政的職能,部分其實是企業行政的;企業編制算是體制外的。

2、三者的定義

(1)公務員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具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2)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3)企業單位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


中公教育優就業

答,這個問題的中心是區別,我來試著簡單地回答一下:

二,不同的時代,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這三者的區別是有很大差異的。每個時代的變遷,都會有新的條件和新的特徵誕生。

三,目前的情況下,這三種編制、機制、性質、內容,還在變化之中,處於摸著石頭過河,快到岸邊,還沒有上岸的狀態。

四,我所講的區別,是改革開放後近二十多年來的區別,上世際九十年代前,是另外一種模式,區別的內容也不一樣。

五,在談論三者的區別前,先要對這三者的性質進行簡要的定義:

1,國企:全民所有制生產經營型工業企業,員工身份和企業資源屬國家所有,主要是央企和省屬兩大類工業企業。

2,事業單位:界線很模糊,傳統常規的講,教育、醫療、文化、金融、交通等,非盈利公益組織,以前都是屬於事業單位。在當前的形勢下,事業單位越來越少了。

3,公務員:主要是從事黨務、政務、稅務、地務、公、檢、法等國家機器零件上的人員。

六,在簡單定義完性質之後,再來談區別:

1,流動性區別:國企的流動性最差,如果不是極端情況,在國企混,很難走上仕途。事業單位的人可以調到公務員隊伍中去,比如,改革開放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有很多校長當上教育局長。公務員的流動性最強,只要本人真正有實力,有無限的崗位可以流動。

2,穩定性區別:國有企業最差。大環境講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抓混合經濟,這些都是國企動盪的源泉。事業單位是歷史的土特產,它是早走晚走的事,不是穩不穩定的事。公務員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最穩定的職業,只要你明哲保身、用心做事,你就可以一勞永逸。

3,收益性區別:國企的收益性波動比較大,被市場環境的供需矛盾牽著鼻子走,企業的效益好,個人的收益就好,反之則不好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象鋼鐵、煤炭、建材等行業,大國企都是坐過山車過來的。事業單位雖是公益性身份,但其內部有很多經營性活動,情況十分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消楚,好在事業單位就要退出歷史舞臺。公務員的收益性長遠看、全面看、綜合看是最好的。

4,我用我真實的經歷,來證明三者之間的具體區別。我有一個朋友,在國家地質普查大隊工作,是事業單位。他個人的崗位是自備工廠的機械操作工,我是國企機械操作工。他退休前的收入連我的一半都不到,我們倆是同一年退休的,我的退休工資還不到他的退休工資三分之二。上班收益他不如我,退休收益我不如他,這就是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區別。我公司黨委書記,零二年退休,退休工資不到3000元,他在職時參照局級待遇,年薪加各項兌現不低於五十萬。我認識一位江蘇省四監的一位正科級公務員,比我們老書記晚退休4年,退休工資接近8000。我們雖然是央企,在人社部的眼裡啥都不是,它不管你官大小,只看你繳多少。公務員就不一樣了,公務員是按在職時的待遇來發放退休金的,這其中的區別可想而知。

七,依據我個人的觀點,現在有才華的年輕人,如果不想冒險創業,在擇業時,首先考慮公務員。其次是國企中的央企,也就是中字打頭的企業。如:中煤、中冶、中建、中船、中鐵、中糧等。國企是熟人江湖,地方國企儘量不要去,因為沒有關係就沒有前途。如果有人給你介紹事業單位,千萬不要相信,一般都是騙局。事業單位遺留現象肯定有但模式早已脫胎換骨,或者正在脫胎換骨。

八,國企跟事業單位、公務員的區別千頭萬緒,所有的評論都帶有相當的偏見,我所說的區別只是冰山一角,是外行人的口水,是井蛙之見如能拋磚引玉,且心滿意足。回答完畢。


0老三兩0

顧名思義,

【1】國企,指的是國有企業,是國有資本所有或控股的企業,包括中央國有企業(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我們熟知的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等五大國有銀行、中國郵政、國家電網、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等都是央企,地方金融集團、城市投資公司、燃氣和自來水公司等屬於地方國有企業;

【2】公務員指的是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具體包括中央和省市縣鄉五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機關中具有行政編制的人員,其中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工商聯、文聯、僑聯等群團機構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簡稱參公單位,參公單位中部分工作人員不屬於公務員,但是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3】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不屬於政府機構,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其中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負盈虧,國家不予補助。


豫章才子

一般來講,有以下方面的不同:


一、工資待遇不同

國企的工資待遇是有企業自己決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一般來說,後者高於前者,但央企的工資待遇一般高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公務員。

二、用工制度不同

國有企業有自主用工權,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自行招收職工。而事業單位和機關必須通過統一考試,擇優錄取。




三、經費來源不同

企業實行自負盈虧,也就是說企業的是通過市場經營收入、獲得利潤來維持自身發展的。職工的工資水平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相關。而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的經費,是通過國家和地方政府財政的預算支出來保障的,工資收入與效益不相關。


晚間欣文

國企用工有三種形式:一是企業正式招聘,簽訂國家企業員工勞動合同,享受國家規定福利的屬於人才引進的工人與幹部,其勞動人事組織關係由用人單位管理的,其身份需要主管該國企的上級組織批准的企業員工,是正式員工,需要用工指標,這就是有編制的企業員工,按其身份所限,是體制內人員,可以按組織規定調往其他機構任職,工資由該企業發放;二是勞務派遣員工,工資由勞務派遣公司發放;三是企業一些臨時機構如項目部、後勤部等等臨時聘用的人員,工資由臨時機構發放的人員。公務員是經過組織考試或經組織調任在政府機構任職的人員,事業單位同樣是經過組織考試或組織調任至事業單位任職的人員。


品味快樂60041991

簡單區分。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這三種和私企可以區分開,前三項的營業主體非私人;只要營業主體為私人,即為私企。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又以是否有編制區分;通常國企沒有編制,事業單位有事業單位編,公務員有公務員編制。

關於具體工作內容。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私企,這些看起來名稱不同,但是隻是統稱,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都是差不多的。比如一樣是服裝廠,如果主體是國家所有,這個服裝廠就屬於國企;如果主體是私人,則是私企。不管是哪一種,都有類似的職位,比如文員,財務,出納,業務員等。

關於薪資。私企到手的工資通常一開始較少,但是隨著工齡的增長和經驗的增加,薪資會長,漲的幅度含有很多不確定性,有的幾十萬,有的幾百塊錢。而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這三者則比較穩定,除了有突出貢獻,很可能一輩子都是起伏不大的薪資;通常公務員薪資福都高於事業單位,又高於國企。

關於晉升。私企在經驗和工齡到了一定階段,自然而然會有晉升,可以自提或者公司會安排,通常只需要和人事以及自己的上級溝通好,就可以提升。而另外三者,晉升空間比較少也較慢,需要有“十年媳婦熬成婆”的心理準備,到了提升的時候,又必須要提交各種各樣的資料,資料不齊也不能提升。

關於假期。私企的節假日不同公司區別很大,有些單休,有些雙休,有些做三休二,有些甚至沒有休息,但是大體上,私企越正規,假期也越靠近國家的規定。而其他三者相對穩定,沒有意外情況,基本上都是按法定節假日放假,基本上都是雙休。


紅河中公教育

一般來說,我理解這裡說的國企,是指央企,區別大家可以上網搜。央企確實是有編制的,而且編制裡面也是參照行政及事業崗位模式,大體分為管理、專技、工勤崗位。前面大家回答的,公務員崗位是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分多種,其實央企也是收支兩條線,比如有很多央企每年虧損很多,但是基本不影響員工收入。另外,目前很多央企都繳存企業年金,就是為了員工退休後,適當提高退休待遇。其實不管你是行政事業編制,還是央企編制,如果只是靠工資,都是吃不飽也餓不死,既然在體制內,就要既享受編制內的安逸,又要利用富餘時間,開闢合法的額外收入。正常來講,管理崗位要在45歲左右,混到副處;專技崗位,要在40歲之前,混到副高,並利用你的一技之長,提高自身合理的收入,其它都是扯淡。


bypwd

說到國企跟事業單位、公務員有什麼區別?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進行詳細的區分。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的區分

前面已經有很多對於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概念的區分,這裡還是簡單給大家區分下。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這三種和私企可以區分開,前三項的營業主體非私人;只要營業主體為私人,即為私企。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又以是否有編制區分;通常國企沒有編制,事業單位有事業單位編,公務員有公務員編制。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具體工作內容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這些看起來名稱不同,但是隻是統稱,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都是差不多的。比如一樣是服裝廠,如果主體是國家所有,這個服裝廠就屬於國企;如果主體是私人,則是私企。不管是哪一種,都有類似的職位,比如文員,財務,出納,業務員等。工作內容上差別不是很大,主要是所有者不一樣。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薪資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這三者則比較穩定,除了有突出貢獻,很可能一輩子都是起伏不大的薪資;通常公務員薪資福都高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又高於國企。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晉升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的晉升空間比較少也較慢,需要有“十年媳婦熬成婆”的心理準備,到了提升的時候,又必須要提交各種各樣的資料,資料不齊也不能提升。而且晉升都需要一定的年限,在很多時候都是按照嚴格的晉升制度來的。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假期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三者相對穩定,沒有意外情況,除開一些特殊崗位需要經常性的加班之外,基本上都是按法定節假日放假,基本上都是雙休。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跳槽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三者辭職流程比較繁瑣,且通常辭職後較難再從事他們的工作。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要明白這三者的區別,先要理解這三者的概念。

一、公務員

公務員的含義就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依法履行公職、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工資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的編制是行政編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鐵飯碗”。

二、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相對複雜一些,用財政來源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全額撥款、部分撥款和自收自支單位。參照公務員也屬於事業單位的編制。

三、國企

國企其實廣義上也可以算作事業單位中自收自支一類的,所謂的的企業編制,雖然是在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但其實是體制外的人員。國企的大部分財政來源還是依靠自身的營收。

那麼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

公務員的經費國家全額負擔,事業單位按種類不同由國家財政全部、部分或者完全不負擔。國企原則上跟國家財政沒什麼關係。

相對而言,行政編制地位高、權力大、待遇好,但是競爭激烈,也比較難考。事業單位根據單位的不同、個人能力的不同收入差距還是挺大的。而企業則相對憑能力說話,多勞多得。

在職能上,公務員是要依照《公務員法》來行使權力,事業單位則多為公共服務和公益性質的,而企業一般就是以營利為目的了。

綜上所述,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在很多地方都不太一樣,前兩個需要考試才能進入,國企則有些需要考試有些不需要。考試的難度和競爭程度視單位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