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玉樹藏族服飾:從頭至腳的美麗(上篇)

藏區“服飾之鄉”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如果說巴黎是時裝之城,

那麼玉樹就是藏區的巴黎。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藏族

自古以來生活在地勢高,

氣候寒冷的世界屋脊上,

以牧業、農業為主,

決定了藏族先民們服裝厚重保溫、

寬大暖和的肥腰、

長袖長裙的最基本特徵。

但各地的服裝

又因區域、等級等因素的影響

有一定的差異。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樹

是康巴服飾文化的翹楚

玉樹藏族服飾以其風格獨特,

色彩豔麗華美,

製作精巧大氣而享譽整個藏區,

反映出玉樹藏人酷愛收藏珠寶、

鍾愛家族中女孩兒的濃重地方人文傳統,

附帶藏傳佛教文化和古老自然崇拜的影響,

具有濃烈的地域民族特色。

玉樹也因此而有了藏區

“服飾之鄉”的美譽。

藏 袍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藏袍是玉樹藏人服裝的基本款式,有冬裝、夏裝和常服、禮服之分。常服是用布料、氆氌做的,而禮服要用毛呢、綢緞、錦緞等更精細的料子來縫製。

具有民族特點的藏袍有提花緞面抱、皮面袍、彩邊袍、珍貴獸皮袍等十多種,每一種款式都有質地、色彩、圖案和裝飾上的無數變化。玉樹藏人的靴帽、腰飾、頭飾以及髮式等大多是與服裝相配的。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男人的藏袍

都以虎、豹的真皮鑲邊,顯得英豪武勇。據說這種裝飾是古代吐蕃王朝獎賞英勇武士時賜以虎豹皮並讓其披褂在肩頭而演變來的,後來代代沿襲,成為藏家男兒陽剛的象徵。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女子的袍裝

考究華貴,一般都飾有金、銀、珊瑚、珍珠、螺鈿袍、貝類等珍品,還要在擺邊鑲上寬30多釐米的水獺皮,其上再鑲接15釐米左右的彩色錦緞,一件藏袍重達40餘斤。據說,不算飾物,單這種藏袍價值就高達兩三萬。

藏族男女裡面穿的襯衫,都是高領右衽大斜襟,男白女彩(大紅、粉紅、墨綠等)。藏式男褲多是大褲管,白色居多,裝在用褐子或皮料做的高腰藏靴裡,顯得既傳統又酷。

藏 帽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藏族很注重冠戴裝飾, 它不僅起著保暖防寒的作用, 而且還有更深刻的蘊意。在神聖節日,或者是傳統盛會,康巴漢子和康巴女子都要將各式各樣精美的帽飾帶出來展示給大家。

在不同的場合和儀式中,藏族人民佩戴不同的帽子,喇嘛戴紅色的高僧帽,帥氣的康巴漢子平日裡戴皮帽或氈帽,在賽馬或節日中,則佩戴紅色纓帽。在古代,康巴地區因男人佩戴紅纓帽被稱之為“紅帽國”。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玉樹人的藏帽,冬季的多是用狐皮或羊羔皮做裡子,有袋形和四耳的兩種。漂亮的狐毛金黃耀眼像燃燒的火焰,羊羔毛翻出來淨白如雪,高潔素雅。

婦女戴的狐皮帽式樣相差無幾, 帽外用各自喜歡的錦緞或布料顏色做成。玉樹婦女喜歡用紅色的布料或錦緞, 據《玉樹調查記》載:“帽圓頂襞積, 而卷其緣, 約三寸許, 緣以狐皮, 寒則下之。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頭 飾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各地區藏族男女的傳統頭飾, 均以辮髮為基本審美特點,在此基礎上才戴其他飾物。這種頭飾的來源, 可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的卡若先民。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50 多件人體裝飾品, 從裝飾部位看,從上到下包括頭飾、項飾和手飾等,與今天藏族的習俗一脈相承。飾物製作精細, 說明藏族先民早在數千年前, 就已經使用了形制穩定、造型豐富的裝飾品, 來美化自身。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玉樹男子頭上多蓄髮梳著辮子,用箍圈盤在頭頂上,再飾以擺動的大股紅纓穗,這是典型的康巴漢子的頭飾特徵。女子頭上一般梳三四十條小細辮,收攏的辮梢上綴有珠寶和彩色絲穗,再戴上以琥珀球為主(戴單不戴雙),配以紅珊瑚、綠松石等珠寶,華麗而高貴。

非遗|玉树藏族服饰:从头至脚的美丽(上篇)

已婚婦女, 前額兩側和頭頂各置一黃蜜蠟珠。蜜蠟珠附近有兩顆綠松石, 表示雙親及丈夫已全亡故,若是寡婦則取下頭頂的蜜蠟珠。

未婚少女額前有劉海, 頭頂戴一蜜蠟( 或琥珀) 珠, 顯得別具風采。劉海兩側置有兩顆小瑪瑙或綠松石, 表示已有男友,若摘下兩側蜜蠟珠, 則表示雙親已故。

美編:佟志嬌

——

Email:[email protected]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