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我的兩個學習模式——觀察與讀書

▲ 視頻選自陳春花老師《確信的力量》

我們學習實際上是形式很多樣,從書本開始,從交流開始,可以從身邊的人開始,可以從觀察開始。

陳春花:我的兩個學習模式——觀察與讀書

我是個特別喜歡看電影的人,幾乎所有新片要上,我就跑去看,實在沒時間了,就把它下載下來看,然後我們坐飛機看嘛。我發現坐飛機也有好處,就是看電影。

我覺得觀察生活,把它呈現出來的這種表現方式,它甚至比我們其他的那些表現方式更好。所以我每次看電影的時候,很認真,我會比較快樂,就跟那個電影就融在一起了。我會經常的想,電影中人物下一句話說什麼,再一句話說什麼。結果我跟我女兒兩個人看電視,看電影(我們倆規定,一週有一個時間共同看)。我就會經常往下說,然後她就說陳導你說錯了,後來她也學我,我說小陳導你也說錯了。

其實在看電影的過程當中,不僅僅是看,也是一種借別人的角度去觀察生活,我們自己的生活其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豐富,如果你藉助於更多的方式,它會豐富起來。所以觀察當中也可以見很多,包括看電影、包括交流、包括日常的生活、包括你吃飯,甚至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如果把心情和觀察放進去,還是蠻美好的。

我沒有太多時間做飯,但是一旦我決定要做這餐飯的時候,從準備開始,然後到擺盤,到給它起個名字,我再去把它的這個味道呈現出來,然後再讓它裝的如何。有一次,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她告訴我,說喜歡我做飯。我說為什麼,她說因為很美。我說好不好吃,她說另外再說。但是吃飯這件美好的事情,因為女兒的觀察,其實就埋在她心裡了。

另外確實我的習慣是從書本(而來),我是一個非常愛看書的人,所以就變成我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從書本來的,包括我常去啟蒙我自己的性格。

陳春花:我的兩個學習模式——觀察與讀書

中國人的文化和傳統,是豁達的性格,很浪漫、很自由的,中國人人生裡有非常高的境界。但是這境界是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他也沒寫,但是他裡面有幾個最重要的詞,給了我巨大的幫助。

第一個詞,他說你光有智慧和勇氣不夠,你還得加上熱情,熱情加智勇,他認為這樣的人才可以在生活當中體現所有的靈魂。

第二個詞,他說這個社會其實是很可憐的,如果你有智慧沒有慈悲,如果你有熱情沒有勇敢,如果你沒有欣賞,或者你只有欣賞,而沒有真正的表達,如果你沒有對這個事情的理解,僅僅是一種知識,這個世界其實是很可憐的。

反過來的意思是說,我們有知識的時候,我們應該是要有理解;我們有智慧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有慈悲;我們有勇氣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有熱情。而如果你有這些的時候,那社會就沒有那麼可憐了。

我們可憐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總是有單邊,我們顧及了單邊,就沒有顧及另外一邊,如果你只有單邊,一定是蠻可憐的。

所以他這本書裡面其實是給了我非常多的幫助。這本書在大學裡面陪了我四年,我就反覆看它,然後慢慢就形成了我怎麼去看這個世界,我怎麼去擁有。

我們不是單邊的思維,我們怎麼樣能夠讓這個可憐的世界,因為你對它的理解變得很溫暖,所以這就是書給我的幫助。

陳春花:我的兩個學習模式——觀察與讀書

陳春花:我的兩個學習模式——觀察與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