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來臨 養殖塘該怎麼管理?

每年六七月份由於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持續陰雨的現象,這種氣候現象也稱梅雨。那麼這段時間該如何進行水產養殖管理呢?

梅雨季節溼度大、氣溫高、光照少,此時也是水產養殖生產的關鍵時期,隨著水溫的持續升高,水產養殖動物進入快速生長期,水體耗氧率隨之升高,自然含氧量卻逐漸降低。梅雨季節暴雨、雷陣雨及陰雨天氣一般較多,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時許高溫,均易對水產養殖造成較大影響。光照偏少會影響蝦蟹蛻殼及養殖動物生長,同時也易導致病害多發,而且在異常極端天氣發生期間出現病害問題,處理起來風險很大,可能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養殖戶要更加註重加強養殖管理,採取科學的綜合防治措施減少發病幾率,確保水產養殖平安健康發展。具體應做好以後幾方面工作:

梅雨季節來臨 養殖塘該怎麼管理?

一、加強水質調控管理

梅雨期間池塘水體缺少足夠光照,藻類生長不旺但養殖攝食量增加,殘餌、排洩物的增多容易引起水質惡化易造成缺氧。因此要通過增氧打破水體溶氧分層、補償氧債,平衡整個水體中的溶氧量。同時穩定池水酸鹼度有效排出水體中氨、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氣體,促進池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抑制厭氧細菌的繁殖降低其危害。

梅雨期視天氣、水質等情況每天及時開增氧機增氧,嚴重時可潑灑增氧劑。在雨後晴天的下午1:00~3:00時和下半夜開機,如遇到陣雨或悶熱天氣應適時開機和延長開機增氧時間;要經常加註新水適當換去部分底層水;

使用底質改良劑改善底質,並開足增氧機消除底部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保持底質良好,防止水質老化惡化,使水體始終處於良性循環狀態;

每天檢測水體pH值防止水體因養殖動物呼吸作用積累CO2、藻類光合作用弱及雨水導致的水體變酸,可5-7天全池施用生石灰一次。如果池水因水質過濃,藍藻繁殖過於旺盛形成水華,致使池水pH值偏高,可用0.6~1mg/L的螯合銅全池潑灑,控制藍藻的過度繁殖。

梅雨季節來臨 養殖塘該怎麼管理?

二、加強日常飼養管理

堅決不投餵已長黴的飼料,以防水質汙染和養殖動物中毒。應注意顆粒飼料貯存條件,一次性購進顆粒飼料不宜過多防止黴變。

投餌量要根據天氣及實際攝食量靈活掌握。在梅雨季節投餵量要根據天氣、水質變化和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應控制吃六至七成飽即可,儘可能清掃食場或撈除殘渣剩餌,遇悶熱陣雨天氣應減少投餌量或停喂。

加強巡塘,發現異常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若養殖中出現死亡情況首先進行改善環境,然後再諮詢專業技術人員,選擇恰當的處理方案。

缺氧、悶熱天氣慎用底質水質改良劑。夏季高溫和秋季悶熱天,選用物理聚凝類,不適宜使用微生物類和氧化劑類,潑灑前後均需做好增氧工作。

密切關注周邊農作物施藥情況,農作物使用農藥後10天內不加水。

梅雨季節一般不施肥。蝦蟹養殖池應更加註意加強水草管理,由於多雨季節易造成水體渾濁,影響水草的生長容易出現枯死、爛根,因此應及時使用水質淨化劑,增加水體的透明度,保持在45-50cm,對枯死、爛根的水草應及時清除防止惡化水質,同時清除過多的水草確保水體水流暢通。

梅雨季節來臨 養殖塘該怎麼管理?

三、做好水產品疾病預防工作

要密切關注暴雨等突發性天氣預報,及時加固養殖設施。暴雨期間要謹防池塘水體缺氧,關注養殖動物的應激性反應。

1、做好投餵管理。投餵新鮮、營養全面、優質的飼料,及時清理殘餌。梅雨天氣要控制投飼率,以防過量投餵致腸炎病或引起生理性疾病;可在飼料中添加三黃粉(添加量1%)等抗菌藥連續餵食5天左右。入梅前一週選擇天氣好的時機殺蟲1次,第三天消毒1次。殺蟲消毒後的第二天,再使用1次水質解毒劑配合粒粒氧,消除有害物,在第3~4 天使用1次生物活菌劑穩定水環境。

2、在高水溫情況下水體消毒使用碘製劑比較安全,全池潑灑溫和型碘製劑;如使用氯製劑則要注意劑量控制及增氧;內服維生素C、K及免疫增強劑增強魚體免疫力。

四、防止應激性反應

1、保持一定的水位,穩定水位切勿忽高忽低。

2、科學使用增氧機,使池中水質變化幅度減到最低。

3、可選擇“VC+VE+VK”、大蒜素(梅雨季節易發腸炎)、活菌類(EM 菌、PSB、芽孢桿菌)、中藥健肝利膽或三黃粉等添加於飼料中。每次添加2~3天,每7~10天添加1次。以增強抗應激能力和抗病能力。

4、加強巡池與觀察,做好應急預防工作。

5、控制魚類起捕銷售。在此期間應減少拉網次數,以免造成養殖動物應激反應,甚至體表損傷而感染,或因攪動池塘底泥造成缺氧和泛塘。

梅雨季節來臨 養殖塘該怎麼管理?

五、檢查池塘基礎設施,做好防洪準備

養殖戶要儘早整修池埂和排水閘門及溝渠,要對機械設備及電器線路進行檢修,確保安全使用。

梅季多發暴雨對低窪田養魚塘,單薄的池埂,易引起塘堤破損或池塘漫溢,要及時做好加固或提前預降池水水位等措施,以免出現養殖動物逃逸現象。對受一量出現損失的塘口應及時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工作和相應補苗措施,確保生產正常。以上是梅雨季節養殖塘管理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