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只是諸葛亮奪權計劃的替罪羊!失街亭的真相劉備聽了能氣死!

失守街亭是三國故事裡最令人心痛的一個,《三國演義》中將蜀國的此次失敗歸結於馬謖的擅作主張,私自改變諸葛亮的軍事部署,把當道紮營改變為登山紮營,因而被曹魏包圍山頭成功攻下街亭。

馬謖敗歸,諸葛亮為嚴明軍紀,不得已揮淚斬馬謖。事實上這個事件的真相被羅貫中玩壞了,其實馬謖本無錯,錯的是諸葛亮!他的戰略指揮出現了明顯紕漏,為了推卸責任而讓馬謖做了替罪羊。

下面小解就將事情真相還原。

馬謖只是諸葛亮奪權計劃的替罪羊!失街亭的真相劉備聽了能氣死!

一、曹魏的反擊

諸葛亮受託孤之任,開始糾結兵力集中北伐,這是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第一次。蜀軍剛開始奮勇直進,取得節節勝利,曹魏慌了,魏明帝親身到長安督戰,並啟用大將張郃阻擋蜀軍,雙方在街亭展開了一場攻防戰。

張郃的目標就是取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紮防守。街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軍事戰略要地,誰得到了誰就能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首先我們要了解街亭之戰的雙方實際戰鬥力如何,以及這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

馬謖只是諸葛亮奪權計劃的替罪羊!失街亭的真相劉備聽了能氣死!

二、懸殊的實力

《三國志》載,張郃領五萬魏軍進攻祁山諸葛亮,北伐的蜀軍一共只十萬,馬謖作為先頭部隊,能指揮的兵力大約在一萬。再說街亭,雖軍事性能上尤為重要,但易攻難守,沒有什麼險地,兩座土山也不高,防守起來相當困難。

諸葛亮安排給馬謖的策略是當道安營紮寨防守張郃,但諸葛亮沒想到的是馬謖的人馬不夠啊!不管在山頭還是在山腰,吃水是個大問題,如果馬謖派人佔守汲水通道,那麼防守魏軍的兵就不足,所以只能捨棄水源而主守幹道。

馬謖只是諸葛亮奪權計劃的替罪羊!失街亭的真相劉備聽了能氣死!

陳壽寫道:“張郃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馬謖吃虧就吃在了這汲水通道上!有人說這是馬謖不懂汲水通道的重要性,忽視了防守,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供水問題是行軍打仗必須考慮的一方面,就算馬謖真是個紙上談兵的馬虎眼,他也明白利害關係。

所以,街亭之戰本就是一場以寡抵眾的不平衡阻擊戰。而馬謖從接受諸葛亮任命的那一刻就走上了不歸路。

馬謖只是諸葛亮奪權計劃的替罪羊!失街亭的真相劉備聽了能氣死!

三、無辜的馬謖

馬謖回到軍營,諸葛亮震怒,為嚴明軍紀將馬謖斬首示眾。但我們想想,當初是誰堅持要派馬謖去防守的?還是諸葛亮。

回到那一夜蜀軍商議軍計的大營,眾人都建議用魏延或吳懿等人任先鋒將軍鎮守街亭,但諸葛亮不聽,偏偏任命自己十分賞識的參軍馬謖來幹這件事。諸葛亮難道不知道馬謖有幾斤幾兩嗎?當然知道,那麼他為什麼還這麼做?

為了穩住大權。劉備死後,雖託孤諸葛亮,但畢竟他們只是君臣,而劉備的血脈相親卻都躍躍欲試,想要掌管大權。

此時諸葛亮要做的就是收穫幾場大勝,他急於讓馬謖立功,為的就是在眾人面前樹立起威信。

馬謖只是諸葛亮奪權計劃的替罪羊!失街亭的真相劉備聽了能氣死!

四、馬謖的真實任務

假設,諸葛亮知道張郃的大軍目標就是直取街亭,那麼他委派馬謖的目的就是讓馬謖拖延住魏軍,掩護自己安全撤退。但從馬謖的結局來看,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假設二,蜀軍不知張郃有多少人馬,認為只是曹魏的一個小軍隊出來嚇唬嚇唬自己,萬萬沒想到張郃五萬人馬火速到達。此時馬謖已無力搶修工事,只得被逼上山建築防線。於是魏軍一舉攻克街亭。

總之馬謖是被動的,痛失街亭也是被動的,唯一主動的是他在諸葛亮面前伸出的腦袋。諸葛亮完美的將責任推卸給了馬謖,不能引火燒身,畢竟自己要穩住在蜀國的地位。

參考書目:《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