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哲學的邏輯分析(二):何為筆與線段?

看到很多人說,纏論中的筆與線段是多餘的,是狗尾續貂!

真的是這樣嗎?那是他們不懂筆與線段在纏論中的重要地位!那就是解決了理論和實際操作的鴻溝!是理論和實際操作的橋樑!!!

試問老學長們,有多少人能在62課前,每次都能正確的找到各個級別的中樞???只怕一個人都沒有!!!!!!更別提走勢類型的多義性了。

但現在,才學幾天的新人,就可以在各個級別上畫線段找中樞了。這就是橋樑的力量!!!!!!

所以,沒有筆與線段,就肯定沒有纏論能象現在這樣的推廣和應用;沒有筆與線段,那才真正的是千人千纏、每人一纏呢!

解決了為何要用筆與線段,但又一個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筆與線段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筆與線段是有方向的,根本不可能在走勢圖上畫出0度或正負90度的筆與線段。

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合力的互相作用!

也許有人會說是時間的推移所致。可為什麼不能畫出角度為0度的筆與線段呢?並且,時間難道不也是合力的分力之一嗎?

所以,筆與線段代表著的就是合力的趨勢方向!!!這,就是它的意義之一。

而,筆與線段的意義之二是,它能近似代表著合力的力度。

“近似”這個詞,講的就是由於筆和線段的定義的限制,使它不能完全的代表合力的力度!

如果還不明白,那試問每次向上0.5個點的5根k線畫出的一筆,與同方向的每次向上0.01個點的5根k線畫出的一筆,這兩個向上筆的力度相等嗎?

纏論哲學的邏輯分析(二):何為筆與線段?

所以,才有大力度的反向缺口算一段,以及有新筆與舊筆的不同等等附加規則的出現。

而線段的使用,更加接近了這種合力的真實力度!所以,在筆這個零件之後,纏師又加上了線段這個概念!!!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為何纏師在62課前不用筆與線段。就因為這個力度沒有辦法100%的方法完全量化!!!更因為她是真正的想傳道,才費盡心血為各位設計了筆與線段!!!才使各位更容易上手應用!!!!!!

walkspeed:透徹。此文比那些每天辯論筆段怎麼畫的文章好多了。核心知道了,那幾個點的糾纏就不必去計較了。望樓主繼續下去。一開眾人之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