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沙皇俄國應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最為重要的參與者,可是偏偏沒有能夠堅持到戰爭結束就早早的政權崩塌,國家被瓦解,不僅沙皇慘被滅門,還失去了大片領土。而且還遭到了英美為首的十三個國家的武裝干涉,爆發了4年的內戰。可以說,沙皇俄國是一戰中所有的參戰國裡最慘的。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可以,沒過20年,蘇聯就通過二戰鹹魚翻身了。不僅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國,還強行的吞併了六十多萬的領土,其變化之大,讓人震驚。

那麼蘇聯究竟擴張了哪些領土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一.芬蘭的卡累利亞共計7萬多平方公里

芬蘭本屬於瑞典,位於波羅的海的入海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為了爭奪北歐的霸權,1712年,沙皇將首都遷至聖彼得堡。1809年,俄國奪取芬蘭,打開了前往波羅的海的大門。

後來芬蘭獨立,俄國喪失了入海口,就連聖彼得堡也從首都變成了邊境小城。首都重新遷回了莫斯科。

1939年為了擴大疆域,斯大林再次挑起戰爭,進入波羅的海,芬蘭人堅決與之抗爭,使得斯大林顏面盡失,依靠著整體實力才讓芬蘭割讓了卡累利阿。

為了收復失地,二戰時芬蘭曾經短暫的與德國合作過,在形勢逆轉之後,芬蘭主動放棄了對卡累利阿的主權。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二、芬蘭 18萬多平方公里

如果芬蘭是波羅的海的大門,那麼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便是它們的腹地,還監控著芬蘭的大半個航道,為了控制這個地區,俄國更是與之血戰了長達20年之久,1918年,三國自己獨立,蘇聯非常不甘心,心頭一直惦記著這塊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蘇聯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把三國直接吞併。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三、波蘭東部疆域 共計 20多萬平方公里

波蘭和俄羅斯共屬於斯拉夫民族,但是宗教矛盾尖銳。1610年,波蘭佔領莫斯科,將俄國降成屬國。俄國後來強大之後,同葡、奧把波蘭徹底的瓜分了。一戰結束之後,兩國再次爆發戰爭。

1930年,俄國強佔了波蘭東部約20萬平方公里。戰後,蘇聯還拒不歸還領土。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四、東普魯士大部地區 約1.5多萬平方公里

歷代沙皇的願望是打通波羅的海,所以蘇聯儘可能的要逼近出海口。因為距離西歐太近,因此蘇聯不能對波羅的海進行人口的置換。斯大林強佔了東普魯士,並把德國人全部驅逐出境,把他變成了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五、比薩拉比亞和外喀爾巴阡疆域 共5萬平方公里

比薩拉比亞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摩爾多瓦,二戰後,羅馬尼亞放棄了對比薩拉比亞主權的要求。並且蘇聯之外的

喀爾巴阡地還被蘇聯以聚居地為理由強行佔領。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六、南庫頁島與千島群島 共5萬多平方公里

庫頁島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17世紀末,日本與沙俄分別從南北兩端對它進行滲透。1875年,日本將自己的南庫頁與沙俄手中的千島群島相交換。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又重新擁有了庫頁島南部的主權。

1945年,蘇聯進軍中國東北,奪回了南庫頁島與千島群島。

二戰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吞近60萬領土,大小相當於兩個日本

七、華沙條約組織

除了吞併土地,蘇聯還通過華約來把東歐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間接的控制了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二戰後,日本剩餘37萬領土,德國剩餘35萬土地。而蘇聯直接吞併的土地幾乎是戰敗國的兩倍,可以說是二戰後最大的贏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