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產業研究院受邀參加廣東特色小鎮工作現場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全面推進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12月12日至15日,在中山市古鎮鎮召開了2017年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特色小鎮交流對洽會,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領導、各地市以上市發展改革部門主要負責人、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範點負責人,中國特色小鎮規劃申報機構 前瞻產業研究院主要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投融資、開發運營等機構、企業代表和智庫專家齊聚南粵,圍繞“探索獨具廣東魅力的特色小鎮之路”的主題,開展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為廣東特色小鎮發展建言獻策。

前瞻產業研究院受邀參加廣東特色小鎮工作現場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強調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強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並對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等作出了決策部署。

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新戰略、新舉措,為廣東特色小鎮建設指明瞭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特色小鎮交流對洽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對於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認識,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廣東特色小鎮建設,推動廣東特色小鎮發展邁上新臺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前瞻產業研究院受邀參加廣東特色小鎮工作現場會

早在今年6月,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科技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就提出,規劃建設一批符合我省實際的特色小(城)鎮,有利於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有利於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於從供給側培育小鎮經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並將分類探索城鎮發展新路徑,按照特色小城鎮和特色小鎮兩種形態,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建設一批符合廣東特色的小(城)鎮。

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100個左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機制“活而新”的省級特色小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深圳前瞻產業研究院今年組織開展了特色小鎮創建示範工作,根據特色小鎮創建主體自願申報,經過專家論證和實地調研,研究決定將36個特色小鎮作為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範點,支持其在規劃建設、特色發展、機制創新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各具特色的小鎮發展新路徑,力爭早日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全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樹立標杆。

為加快廣東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推動多主體參與廣東特色小鎮發展,由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倡議發起的廣東特色小鎮發展聯盟在會議開幕式當天成立。聯盟由廣東省內納入各級培育創建名單的特色小鎮,以及為特色小鎮及其企業服務的投融資、招商、科技孵化、規劃設計、工程諮詢、法律服務和開發運營等各類機構組成。聯盟下設智庫聯盟、科創聯盟、投融資聯盟、運營聯盟等支撐性子聯盟,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服務鏈、圍繞服務鏈完善資金鍊,並強化政策鏈的統籌支撐,共同推動特色小鎮創新創業生態圈的培育和生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受邀參加廣東特色小鎮工作現場會

在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經驗交流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等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就特色小鎮的建設思路、理念創新等問題做了主題報告,各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範點負責人進行了小鎮宣講及視頻演示,就小鎮規劃設計的完善、主導產業的培育以及項目的推進和建設情況等內容做了講解,來自廣東省特色小鎮發展聯盟成員單位前瞻產業研究院有關專家進行了現場點評,為特色小鎮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積極而有益的建議。會議還專門開闢了投融資、規劃建設、科技創新、開發運營4個專題研討,分別就各領域的熱點重點問題進行探討。

會議期間,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粵科金融集團、招商銀行廣州分行、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廣州農商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東特色小鎮基金與上海復星集團星景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相關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部分特色小鎮還與廣東特色小鎮聯盟的成員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會議還進行了特色小鎮項目的對洽、發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寧卡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當前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呈現良好局面,頂層設計取得新突破,創建工作取得新成果,特色發展取得新成效,市場主導取得新進展,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加快集聚,特色環境不斷改善,特色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何寧卡同志指出,黨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制度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瞭大政方針,廣東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特色小鎮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特色小鎮可持續健康發展。

要按照集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資金鍊、政策鏈於一體的理念,結合空間地域、交通區位、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等特點,構築特色小鎮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新興產業及企業創新創業搭建新平臺,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產業空間新形態。

必須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以建設“宜創、宜業、宜居、宜遊、宜享”新型發展空間為目標,高標準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將特色小鎮打造成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安全舒適、生活便利的小鎮;以“產-城-人-文-旅”有機結合為要求,注重提供多元化的生產生活設施,營造功能完備的宜居生活氛圍,強化小鎮生態和旅遊功能,突出地方文化景觀特色,加強特色小鎮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利用,促進特色小鎮各項功能融合發展。

以人為本,讓特色小鎮建設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八個更加”中發揮更大作用。必須對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產業發展為導向,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環節為主攻方向,做精做強主導特色產業,打造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培育特色小鎮產業集群,將特色小鎮構建成為區域創新中心和現代產業體系新高地。要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為原則,增強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積極創新特色小鎮投融資模式,建立特色小鎮“活而新”的投資建設運營機制,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省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受邀參加廣東特色小鎮工作現場會

何寧卡強調,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要求,推動多元化主體同心同向、共建共享,形成政府、企業(產業+金融)、院所、協會多主體協同投資建設運營的合力,在全社會形成協同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良好局面。各地各部門應加強規範引導,準確把握特色小鎮的內涵與特質,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推動創新性供給與個性化需求有效對接,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和新型城鎮化有效載體。不能把特色小鎮當成筐、什麼都往裡裝,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遊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

要統籌考慮綜合債務率、現有財力、資金籌措和還款來源,穩妥把握特色小鎮配套設施建設節奏,嚴防政府債務風險。要從嚴控制房地產開發,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比例,適度提高產業及商業用地比例,鼓勵優先發展產業,嚴控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傾向。

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合理控制特色小鎮四至範圍,鼓勵盤活存量和低效建設用地,嚴控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嚴禁以特色小鎮建設名義破壞生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要切實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特色小鎮的全面宣傳推介,既要發現問題,更要正面引導,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確保特色小鎮的健康發展。他還指出,要定期組織專項督查,確保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此次會議引起了有關機構、企業的廣泛關注,共有400多個代表參加,通過會議的各項活動凝聚了思想共識,激發了社會熱情,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廣東特色小鎮建設的積極性,形成特色小鎮建設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