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規矩,才是愛——見聞奶奶讓位孫子的一些感想

有規矩,才是愛——見聞奶奶讓位孫子的一些感想

一個心裡沒有規矩,行為上也沒有規則的孩子,在學校是不會受到歡迎的。那麼,他交朋友就會比較困難。試想,如果沒有規矩,不加以束縛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就是一個無法無天,自私自利的人,誰會與一個心裡只有自己的人做朋友呢?

所以說,父母如果是真正地愛孩子,就要從小灌輸給他一些規矩。而不是任其自然地為所欲為,而且還認為理所當然而不知。

文|花雨滿天

01

週末,我們一家三口一致決定去附近的一家素食餐廳吃自助餐。

到了餐廳,我們各自拿了自己喜歡的食物,坐定。因為是週末,餐廳的人特別多。不一會,我對面就坐過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

她用粵語與我說話,我一句也聽不懂。請小貝給我翻譯,小貝也搖頭說不懂。她們學校也是用普通話授課的。雖說我們全家移民嶺南都三年多了。可是我這粵語的聽力還是一點沒有進步,更別說講話了。

好在,我們平時打交道的人都講普通話,所以也沒覺得這個一個問題。可是一遇到當地的老人家與我聊天,我就傻眼了。好在,我家先生年輕時在廣州待過好幾年,不單聽得懂,而且也會說。

我連忙讓取餐回來的他給我翻譯,才明白老人說,她是住在城區的,週末跟一家人到郊區玩,路過這裡,在這裡就餐。因為我不會說,所以也只好衝她笑笑,表示我聽明白了她的意思。

此時,一位中年人帶領一個七八的胖胖的小男孩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對著老太太用粵語說了幾句話。然後老太太起身站起來,走到餐桌的一側,小男孩當仁不讓地端著滿滿兩盤食物坐在了老人的位置上。老人就那樣站著,因為餐桌並不大,她為了給小男孩子騰地方,還端著自己的餐盤。看到這一幕,我們一家人全都驚呆了!

02

看得出來,那個中年人一定是老人的兒子,而這個胖胖的看起來有些霸道的小男孩則是她的孫子。小貝用她不屑的眼神一直對這位小男孩表示著自己的態度。我連忙騰出一點空間,讓老人把餐盤放下,此時餐廳的服務人員拿來了一個凳子,老人坐定了。我這一顆不安的心也算是落定了。不然,總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後來,那個小男孩的跑開了一會,然後回來衝著他的奶奶大聲地說話,好象是說他爸爸讓離開的樣子。我就對他們說,餐廳的規矩是吃完飯,自己送回餐盤的。因為這是一位熱心公益的人做的素食餐廳,收費並不貴,送回餐盤一直是這裡的規矩,而且明明白白地寫在了餐廳的牆上。

我想,老人眼睛不好用,小孩又不一定看得懂。我就指著這些標示一句句地念給他們聽。沒想到,我念完以後,小男孩象沒聽到一樣,用非常大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催促著他的奶奶趕緊離開。後來老人可能覺得實在不好破了這個規矩,就拿起了自己的餐盤。小男孩實在沒辦法了才拿起自己的餐盤,我看到裡面還有至少四之一的食物沒有吃完。

有規矩,才是愛——見聞奶奶讓位孫子的一些感想

03

這一對祖孫倆終於走了。

我也陷入了沉思。我看到這位小男孩自始至終的種種言行,明明白白地在表達著他的父母在如何教育他。如果他一直這樣子下去,等待他的將是什麼樣的未來。

怎麼樣才算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呢?

難道就象這位小男孩的爸爸一樣,把他看得無比寶貴,重要連自己家的老人都要為之讓位; 還有在公眾場合大聲喧譁,以及拿取過多地自己吃不完地食物然後浪費,還毫無愧色嗎?

如果這樣的愛也算是愛的話,那麼這個愛就是溺愛,沒有規矩的愛,這樣的愛,遲早會以小男孩未來的成長付出巨大的代價。

多年心理學知識的積累,讓我知道孩子的心是脆弱敏感的,是需要共情保護的。我家小貝在一兩歲時,經常做出的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故意毀壞自己積木作品,或是突然把家裡茶几上的東西灑得滿地都是。我都示以理解,因為從兒童心理特點上看,這是一個孩子在探索新的可能性。

但是到了三四歲開始,在對孩子理解共情的基礎上,就要開始設定規則了。比如讓她明白有一些事是一定不能去做的。如果做了,就要受到懲罰。

而到了五六歲將要上小學的年紀,不單是要把家規告訴孩子,更要讓他明白社會規則了。因為一個孩子走入校園,就意味著他要獨自面臨一些人與事。如果他不明白社會上的一些基本規矩,那麼,最終是要摔跟頭的。

一個心裡沒有規矩,行為上也沒有規則的孩子,在學校是不會受到歡迎的。那麼,他交朋友就會比較困難。試想,如果沒有規矩,不加以束縛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就是一個無法無天,自私自利的人,誰會與一個心裡只有自己的人做朋友呢?

所以說,父母如果是真正地愛孩子,就要從小灌輸給他一些規矩。而不是任其自然地為所欲為,而且還認為理所當然而不知。

在自助餐廳的小男孩離開後,我家小貝也有一陣子不知跑哪去了。

一問她爸爸,原來,她跑到自助火鍋那裡給我熱菠菜去了。

不一會兒,她捧著一小盆菠菜給我端了過來。真是非常貼心的閨女。把我這個老媽感動了心裡暖洋洋的。

歡迎來到花雨滿天的世界!

如有商業轉發使用,請與本人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