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今天全都介紹推薦給你,吃貨的天堂!

我從小就生長在西安這座古城裡,記得第一次坐公交車穿過城門時,伸長了脖子仰著頭只為看清楚那一塊塊的城磚。這座城市的歷史太過深厚,深厚到很難去讀通它。悠久的歷史同樣伴隨著美食的傳承,幾千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對於麵食的熱愛從未減少。在戰爭年代,麵食能夠充分補充碳水化合物,讓士兵有力氣奮勇殺敵;在農耕時代,小麥的收成是一家人全年的生計,新打下來的糧食被家裡的女性做成一碗碗的麵食,哺育著孩子的成長。

油潑面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今天全都介紹推薦給你,吃貨的天堂!

《白鹿原》劇照

電視劇《白鹿原》的熱播,再次讓油潑面被全國觀眾好奇,劇中張嘉譯等演員吃油潑面的場景讓觀眾們一邊看一邊嚥著口水。老西安人習慣叫它油潑扯麵,據傳起源於周朝,現如今隨著不同的改良從味道上有鮮香、酸辣、香辣不同口味。筆者我個人從小很少吃麵,上大學以及工作也都是在其他城市,但也正是因為到了其他城市品嚐了當地的關中麵館後,才立刻領悟到陝西面食的真諦,摸著良心說是真的好吃。

biangbiang面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今天全都介紹推薦給你,吃貨的天堂!

biangbiang面口訣

biangbiang面知名跟這個字的寫法不無關係,另外還有一套關於如何寫這個臆造字的口訣,很多關中人在兒時就會背誦。biangbiang面是用褲袋寬細的麵條整條整條的開煮,講究用純手工將發酵後的麵粉拉成褲袋寬的麵條狀。而“biang”字取自師傅拉麵時麵條與案板接觸碰撞時發出的聲音。

岐山臊子面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今天全都介紹推薦給你,吃貨的天堂!

岐山臊子面

推薦陝西面食,不能錯過岐山臊子面,之前《舌尖上的中國》也專門報道過該面,因為其特殊的做法還在網絡上引起了一些爭議,但做法不談,味道還是被大家所認可的,我個人也喜歡吃岐山臊子面。臊子面中的臊子其實指的是肉丁,臊子面做法很講究,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的一種麵食,做岐山臊子面講究用黃色的雞蛋、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一起下鍋,既有味蕾的酸爽又有視覺的享受,所以很多關中女性做面時經常會說一句“這面沒顏色”,就是再說缺少不同顏色的臊子配料。

楊凌蘸水面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今天全都介紹推薦給你,吃貨的天堂!

楊凌蘸水面

楊凌地處陝西關中中部,是全國知名的農業科技產業示範區,西北農林大學就坐落於此。楊凌蘸水面中的面和湯是分開的,一般都用盆來承裝,將面從湯盆中夾出在湯料裡蘸後一口一口咬著吃。楊凌原先叫楊陵,是隋煬帝的寢陵,去楊凌旅遊,當地人一定會招待你吃上一次楊凌蘸水面。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湯麵分盆裝、越嚼口越香。

戶縣擺湯麵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今天全都介紹推薦給你,吃貨的天堂!

戶縣擺湯麵

戶縣位於西安西南部,古稱鄠縣、近代改為戶縣,2017年9月撤縣設區改為鄠邑區。擺湯麵是戶縣名吃,獲得過中華名小吃稱號,面、湯分開,其中對面的要求是“面薄如銅錢,寬窄似韭葉”,筷子挑起麵條放入臊子中來回擺動,讓麵條與臊子充分接觸,然後一口吃下,別有一番情趣。也因為這種擺動的吃法故得來擺湯麵。

除了以上這些廣為人知的麵條以外,還有很多極具地方特色,被當地人們喜愛的麵食如:華縣洋芋面、藍天烙面、禮泉烙面、韓城大刀面、乾縣澆湯麵、耀州疙瘩面、漢中梆梆面、彬州御面、扶風涎水面、大荔爐齒面、綏德羊肉面等等,因為篇幅限制不能一一圖示詳解,深表遺憾。

當然,以上絕對不是陝西面食的全部,在這裡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你所喜愛的麵食和吃麵的趣聞故事。最後,不得不感嘆:陝西,真的是一座麵食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