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股市天才滴血經驗: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領悟了就是高手

自從有了資本市場,人類就多了一個無形而殘酷的爭奪利益的戰場,各種關於如何在這個戰場作戰的理論也就應運而生,正統的如學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術分析派,邊緣的如混沌理論、星象理論、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尊重並也曾沉湎於這些理論,但作為一個市場實戰交易者,現在我更看重對市場語言本身的解讀與感悟。

為什麼那麼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難道全部是受金錢的誘惑?不,潛意識地陶醉於人類“賭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滯留於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追求刺激、懼怕無聊、盲目自信、屢敗屢戰等“賭性”特徵是人性使然,而幾乎天天波動的“日間雜波”確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動”可以“贏利”的機會,於是,受制於本能的賭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將自己的精力和熱忱放在希望能夠迅速獲利的僥倖心理上,對真正冷靜地觀察市場,對如何建立能夠確保自己穩定贏利的投資風格、投資策略、投資心理反而關注不多,並往往頻繁地情緒性地交易而很難耐心地等待“進退有據”的入場和出場時機。

難怪交易大師威廉姆斯說:“我對交易的藝術的興趣,遠遠超過對最近一兩筆交易本身的興趣”。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弗莫爾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多年前,就已經把這句話貼在電腦上。

在市場,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是:市場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如何預測或猜測的未來?

現實生活中樂此不疲地探詢這類問題的人也如過江之鯽,我們就常常聽到有人為某次對市場正確的猜測而引以為豪。但作為一個職業炒手,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對這類問題的探詢上,職業炒手更應該做的工作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

因為,且不去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就認為“日間雜波”是不可預測的),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等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而言,後一種思維方法會使我們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而從我自己的交易實踐來看,若根據前一種思路進行交易,投資成績可能起伏波動很大,而後一種思維方法所指導下的交易則能夠使我持續穩定地賺錢。

我常常告戒自己,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定要勇猛果斷,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小心,魯莽和膽怯都不應該是性格。

一位股市天才滴血經驗: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領悟了就是高手

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

莊家在決定對一隻股票進行炒作以後,第一項工作就是吸收籌碼。莊家剛開始入莊時只是少量買入籌碼,而吸籌則是開始大量買入籌碼,只有在吸收到足的籌碼後,才會真正啟動股價的行情。鎖倉部分一般佔個股總流通量的20%。

在流通籌碼中,最活躍的浮動籌碼約佔總流通量的20%。如果能把這20%的浮動籌碼全部吸收了,市場上就很少有浮動籌碼了。加上鎖倉的20%,莊家實際控制了大約40%的流通籌碼。這時候的股性最活,莊家大體能夠控盤,但浮籌較多,上升空間較小,拉昇難度較高。在剩餘60%相對穩定的籌碼中,莊家如果再吸收三分之一,也就是總量的20%,加上先前的40%,那麼莊家實際控制了60%的籌碼,莊家就能夠相對控制股價了。這時候這隻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上升空間很大。若莊家再吸?總籌碼的20%,也就是莊家實際控制了總流通量中80%的籌碼,就是絕對控盤。雖然此時股票的活躍程度較差,但是上升空間極大,莊家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股價的運動方向。

在長期的操盤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能做得起來。如果控盤不到20%,原則上是不可能坐莊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隻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大多數都是?線莊家;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一般來說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關係。也就是說,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  

我們在分析中發現,一隻股票佔流通盤總數的20%左右一般是鎖定不動的,無論行情怎樣變化,這部分籌碼也不會跑出來,這是因為,一隻股票總有人要做長線,無論股價如何暴漲暴跌,他們就是不走。或者說,有一部分人在高位深套,“死豬不怕開水燙”,把股票壓箱底了。或者投資者出差或出國了,或者投資者忙於其他事情忘了買股票等。這部分籌碼大約佔整個股票流盤通20%左右。這些人等於為莊家鎖倉,莊家想把他們手裡的籌碼騙出來非常難。前幾年曾經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在億安科技漲到100元的時候,某大證券報曾報道有個70多歲的股民老太太手裡還握有2萬股億安科技,已經買了好幾年。營業部查出股票來,但卻找不到老太太(地址已變更)。這個例子中的股票就屬於這20%裡面的數。

流盤盤中除了20%不流動的股票,剩下的80%是流動籌碼。在這部分籌碼中,屬於最活躍的浮籌只佔流通盤30%。當莊家把這部分最活躍的浮籌賣完,如果不考慮股價因素,市場中每日賣出的浮籌就非常少了,所以莊家持有30%的籌碼就能大體控盤。其餘50%是相對穩定的持有者,只有在股價大幅上漲或行情持續走低時,他們才會站出來。如果莊家在剩下的50%浮籌中再控制20%,手裡的籌碼就有50%,莊家基本上就可以隨意做“圖形”了。  

所以,一隻股票的籌碼從流動到穩定分佈是這樣的:30%是浮動籌碼,最容易流動;20%是相對穩定的,只有大漲或大跌時才會賣出;15%是穩定部分,只有漲的時間長了才賣出;還有15%更加穩定,只有技術形態變壞了才會賣出;最後20%是長期穩定,漲也不賣,跌也不賣,基本上處於死亡狀態。


莊家選擇建倉的時間

最好的建倉時間,是在股市已經經過一段漫長的下跌,漸漸進入熊市的一後期,下跌風險已經基本釋放的時候。此時的宏觀經濟和政策面,都支持股市走好。比如2005年6月份,大盤經歷長達5年的下跌後,此時中國經濟運行良好,政策方面國家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股市的運行。這個時候股市基本得到了正面的配合,作為一個精明的莊家,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建倉機會的。“

建倉時機的選擇,一般有三種類型,是行情啟動之前建倉,二是行情啟動之後建倉,三是行情啟動的同時跟進。這三種建倉時機各有利弊,也各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種建倉時機風險最大,收益也可能最大。這種建倉時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抄底“。

第二種建倉時機風險最小,收益自然也就相對較小。但這也是最安全的建倉時機,所以在莊家眼裡,這是一種最為經典的建倉時機。這種建倉時機的主要特點是,在一個趨勢形成之後,等待回調或者反彈的時候,按照股價運動相反的方向建倉。當然,在一個激烈動盪的行情中,往往很難出現哪怕是短暫的回調或者反彈,這是這種建倉時機最難把握之處。第三種建倉時機則介乎前兩者之間,風險與收益都相府中性,把握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

同樣莊家只有通過控制目標股的在外流通籌碼,莊家才能控制該股的價格波動方式。因此,在坐莊之前,莊家要把自己大量的資金轉換為籌碼。

莊家希望以儘可能低的價格,吃進較多的籌碼,完成建倉任務,這樣才能在實戰操作中達到控制股價走勢的目的,在股價拉高階段打開出貨獲利的空間。因此壓家選定莊股後,必須完成的任務就是建立必要的倉位,這是莊家坐莊成功的第一步。

股票的籌碼分佈在不同的價格階段,因此莊家必須運用各種手法,迷惑、恐嚇、欺騙股票持有者拋出股票,以便自己在不同階段大量吃進籌碼,同時這也對應著莊家的不同建倉價位。

莊家若想要徹底控制一隻股票的價格走勢和成交量變化,一般均需持有該股50%以上的在外流通籌碼,只有這樣,才能使股票產生大黑馬走勢或長莊股走勢。中線莊家或普通黑馬股一般也要掌握該般30%以上的流通籌碼,這樣才會使該股的價量走勢變得有序。超級短線莊家一般只需控制10%的籌碼就行了。


常見的莊家建倉方式

一、快速殺跌建倉

這種建倉手法非常兇猛,股市經常出現暴跌行情。莊家運用手中已有的初倉籌碼,向下不計成本地大幅打壓股價,日K線或分時圖上出現直線式下跌走勢。在日K線上股價持續下跌20%~30%的幅度之後,股價出現企穩整理或微向上盤升,莊家在這一過程中大規模建倉,主倉期就出現在這一階段。在分時圖上股價急跌3、4個點之後再形成橫盤震盪,彙集了主要的成交量,莊家通過這一平臺吸納籌碼。

這種走勢使散戶在心理上產生恐懼,從而爭先恐後紛紛出逃,而莊家則一一笑納籌碼。這種建倉方式,在大勢向下調整時,或是個股有較大利空消息出現時,建倉效果更佳。但它要求莊家控籌程度高、實力強大,且股價跌幅不要過大,持續時間也不要太久。一方面,過分地打壓可能引發更多的賣盤湧出,吃進的籌碼將比預期的要多得多,很難控制局面,一旦失控,滿盤皆輸。另一方面,在實質性利好時,還會遭到其他對手的搶貨,從而造成低位籌碼損失。

這種建倉手段,就是莊家通過快速向下打壓股價,特別是深幅打壓或造成技術破位,加重散戶心理負擔使其崩潰,從而奪取散戶手中的低價籌碼。其盤面特點:一是下跌速度快;二是瞬間跌幅大。

【圖2-8】山東地礦(000409):該股受基本面負面影響,從高點回落後長時間在底部震盪,莊家在低位吸納了少量的籌碼後,刻意向下打壓,股價創出調整新低,在盤面上造成極大的恐慌氣氛。不少散戶見此情形擔心股價繼續下跌而紛紛拋出籌碼,而莊家在低位悄然大量接納散戶的拋盤,從而順利地完成了主倉計劃。不久,股價向上突破成功脫離底部盤整區域,然後,莊家進行洗盤整理,並繼續加倉。經過短期洗盤整理後,股價步入主升浪行情,股價短期漲幅超過250%。

從該股走勢圖分析,莊家明顯地暴露出其建倉手段。首先利用手中的初倉籌碼向下打壓股價,造成一定的恐慌盤面,同時構成了一個頭肩頂形態(觀察壓縮圖),使空頭氣氛更加強烈,不少散戶在慌忙中離場。其次,將股價壓低後,在低位呈現橫向窄幅震盪,再次折磨沒有退出的散戶,使散戶形成“拋出是對的”這一錯誤觀念,從而迫使其交出籌碼。其三,對那些堅定持倉的散戶施予小恩惠,將股價小幅拉高後回落洗盤,驅趕持股者離場,這樣就能順利地完成整個建倉計劃。

一位股市天才滴血經驗: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領悟了就是高手

其實,散戶只要認真分析該股的盤面細節,就能發現莊家的蛛絲馬跡。

第一,股價向下擊穿頭肩頂形態的頸線位後,未能形成持續下跌走勢,也沒有達到形態要求的“最小量度”跌幅,因而形態值得懷疑。

第二,在股價打壓過程中成交量不大,說明做空能量有限,疑似莊家故意打壓行為。

第三,股價下跌遇到前期多個低點(觀察壓縮圖)的支撐,所以下跌空間不會很大。由此可見,這是莊家快速殺跌進行建倉。

投資者遇到這種盤面走勢時,如果是淺套,股價又剛剛起跌,可以少賠出局,等待企穩後低點補倉,如果股價累計跌幅已達到50%以上,不要盲目殺跌。持幣者等待底部企穩時買入,買點可以選擇在前期低點附近,或者在股價突破重要位置後不跌反漲時買入,或者在股價遠離均線系統時買入。

二、持續推高建倉

這種建倉方式是市場成功見底後,股價緩緩向上爬升,在盤升過程中完成建倉計劃,也叫邊拉邊吸式建倉。莊家採用這種方式,大多是由於股價已被市場慢慢推高脫離底部,市場前景普遍看好,投資者出現惜售,只能逐步推高股價來收集籌碼。在圖表上會出現階段性特徵,即進二退一或進三退一,先拉出兩三根小陽線,再拉出一根小陰線。由於莊家無法在相對底部吸到足夠的籌碼,因而持倉成本較高,風險也相對較大。

所以,莊家通常選擇那些具有豐富市場題材的股票作為目標股,否則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同。後市股價很難大幅炒高,根本沒有獲利派發的空間。採用此方式建倉的條件通常是在大勢中已短期見底,並開始出現轉跌為升的跡象。當然,有時也反映莊家實力弱小的一面,不敢將股價大幅拉高。其主要盤面特徵如下。

(1)成交量總體不大,但能夠維持活躍的市場人氣。

(2)單日漲跌幅度都不是很大,在日K線上呈小陰小陽形態。

(3)小浪推升,30日均線穩健有力,很少形成大型的技術形態。

【圖2-11】凱利泰(300326):該股上市以後處於盤整狀態之中,莊家埋伏其中悄然吸納籌碼,但單純的橫盤震盪很難完成建倉計劃,因此變換了操作手法。先是經過一輪短期的向下打壓後,在2012年12月開始企穩回升,然後股價持續向上推高,股價漲多跌少,盤面不溫不火,漸漸爬升到前期高點附近。期間,一些前期套牢者得以解套或少虧後,便在中途選擇退出觀望,而一些低位入場者也選擇獲利了結,這樣莊家基本上就完成了主倉計劃。然後,進行回落洗盤調整,莊家再次進行補倉,成功地完成建計劃後,股價漸漸步入上升行情之中,不知不覺股價從30元開始上漲攀到了90多元,漲幅達到兩倍。

一位股市天才滴血經驗: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領悟了就是高手

從圖中可以看出,莊家通過緩慢推升股價,達到邊建倉、邊洗盤、邊換手的目的,不斷夯實底部,為日後拉昇奠定基礎。同時,莊家不給短線投機者出擊的機會,不溫不火的緩升走勢,讓投機者無利可圖而敬而遠之。而且,莊家保持低調走勢,不想過分袒露盤面信息,免得大戶進場搗亂。

遇到這種建倉方式時,持股者應堅定持股信心,持幣者買陰不買陽,即在股價下跌收陰線時買進,不在衝高收陽線時介入。介入後捂股不放,以中、長線操作為主,等待盤面放出巨量,進入快速拉昇時出局,並以30日移動平均線作為重要參考指標,一旦有效跌破30日均線的支撐,則立即賣出。

三、盤區假突破

股價經過長期的震盪過程,往往形成一個盤整區域,該區域對後市股價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旦成功向下突破這個盤區,該位置往往成為後市較長時間的一個重大壓力位,後市股價因此可能會出現一波持續的下跌行情,此時構成一個賣出信號。但是在實盤中,這種走勢經常出現假突破,成為莊家打壓吸貨的一種坐莊手法。在股價真正進入上漲行情之前,先向下跌破盤整區域,造成股價向下破位之勢,促使投資者離場。當大家紛紛拋空籌碼後,股價卻不跌反漲,正式步入上漲行情,從而形成向下假突破的空頭陷阱。

【圖2-29】駱駝股份(601311):股價見頂後逐波下跌,在低位出現長時間的震盪走勢,在震盪過程中形成一條長方形盤整帶,股價在一個狹窄的通道內運行4個多月。2012年12月,股價向下擊穿了長方形下限支撐,脫離盤整區域並創出市場新低,預示股價將產生新一輪下跌行情,因此構成賣出信號。可是,隨後股價並沒有出現持續下跌走勢,很快企穩後返回到盤整區域之內。經過短暫的整理後,在2013年1月18日放量向上突破盤整帶,從此股價步入漲升行情。

一位股市天才滴血經驗: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領悟了就是高手

該股為什麼向下突破盤整帶後,股價沒有出現持續下跌行情呢?分析該股技術圖形,我們發現存在以下幾點技術疑問。

一是股價向下突破時沒有成交量。無量空跌說明沒有恐慌盤湧出,莊家對盤面掌控比較好,籌碼已經被鎖定,盤中浮動籌碼較少。

二是股價累計跌幅較大,基本處於市場底部區域,下跌空間已經不大,莊家也不敢大幅打壓股價,以免在低位丟失低價籌碼。

三是突破的幅度和時間均未達到要求,即突破幅度沒有超過3%,時間沒有連續3天在原支撐線之下收盤,因此向下突破無效。

投資者在實盤中遇到這種盤面時,盲目殺跌顯然不可取,應密切關注突破是否有效,然後再做買賣決策。持幣者可以等待股價重返30日均線之上或向上突破盤整帶時介入。


建倉時期的震倉手法

震倉是莊家常用的對付散戶的手段之一。莊家震倉的目的就是儘量把心態不堅定的跟風者盤甩掉。當然不同的階段,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莊家採用的震倉手法也是不同的,一般在建倉時期,莊家會採用如下的震倉手法。

1、控盤建倉式震倉

當莊家看好一支股票,在已有相當一部分籌碼的情況下,其會利用這部分籌碼打壓股價,使之走出一個明顯的弱於大盤的下降通道走勢,並且在通道內上下震倉。其特點是股價運行有規律且無量,日微觀波動有逆盤特徵(否則達不到建倉的目的)。

當然,在大盤形勢很好時,莊家無法壓低建倉,就先將股價拉起一些,激活股性,然後長時間跟盤震盪吸籌。這時的特點是明顯的箱形走勢,股價寬幅震盪,成交量明顯放大。箱形走勢是一種既可以放大成交量,又不讓股價變化太大的特殊走勢,是莊家吸貨階段和出貨階段最經常採用的走勢之一。對於這類走勢的成交量放大情況,單從日K線圖上對每日成交量進行對比並不能明顯看出,不過從周K線圖上就可以看到成交量與箱體走勢之前的時期相比有明顯放大。

2、清洗浮籌式震倉

一些莊家在正式上漲發動前,為了達到最後的建倉與清洗浮籌的目的而常使用短線快速下跌走勢,俗稱“最後一跌”。其走勢特徵要麼是放量上漲數日再打回原形,要麼是在當日上漲,最後一個小時在放量下挫。有時候還伴有利空信息的配合。不過,也並非是所有的股票在拉昇之前都有大幅度的震倉。因為搞不好莊家就會失掉一些籌碼,增加交易成本。另外,短線莊股一般也不輕易震倉,因為這會耽誤一些時間,還容易暴露自己。

3、建倉完畢後的震倉

莊家在對一支股票基本完成建倉任務及拉昇了一定幅度後(通常為10%~30%),往往會採取一次較兇狠的震倉洗盤動作。莊家之所以會選擇在此時震倉就是基於這樣的目的。

(1)一支個股莊家在長期建倉過程中,由於在形態及成交量細微變化中會被部分精明的、較有耐心的投資者發覺而中線跟入,甩掉這些與其成本相同的買家,可以減輕以後的上升壓力,且可以降低莊家成本3%~5%。

(2)另外,莊家之所以選擇10%~30%這樣一個拉昇的幅度,是因為散戶在獲得此範圍的利潤後心理上會有極強的拋售意願,這樣就可以達到莊家進一步建倉的目的。

許多散戶說起莊家震倉就恨得咬牙切齒。明明是漲得挺好的股票,說跳水就突然跳水,或者今天跌,明天漲,後天又跌,振幅巨大,拼命上下折騰。為了保住身體健康,你只好先賣掉這支股票。更氣人的是,有時候你剛剛賣出不久,股價就一飛沖天,好像莊家就在等你這一筆交易。這一切都是莊家震倉的結果。


如何判斷莊家建倉已接近尾聲

“股價漲不漲,關鍵看莊家炒不炒”是滬深股市最大的特點。莊家什麼時候最有炒作激情?莊家在吃了一肚子廉價籌碼後最有激情。因此,散戶跟莊炒股若能準確判斷莊家的持倉情況,盯牢一隻建倉完畢的莊股,在其即將拉昇時介入,必將收穫一份財富劇增的驚喜。這裡面的關鍵是如何發現莊家已經將籌碼鎖定。

一般具備了下述特徵之一,就可初步判斷莊家已將籌碼鎖定,建倉已進入尾聲:

(1)股價先在低位築一個平臺,然後再緩緩盤出底部,均線由互相纏繞逐漸轉為多頭排列,特別是若有一根放量長陽突破盤整區,更加可確認建倉期完成,即將進入下個階段。

(2)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相中新股的莊家進場吸貨,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鬆地拉出漲停,那就說明莊家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盤。

(3)K線走勢我行我素,不理會大盤而走出獨立行情。有的股票,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這種情況通常表明大盤大部分籌碼已落入莊家囊中。當大勢向下,有浮籌砸盤,莊家便把籌碼托住,封死下跌空間,以防廉價籌碼被別人搶去;大勢向上或企穩,有遊資搶盤,但莊家由於種種原因此時仍不想發動行情,於是便有兇狠砸盤出現,封住股價的上漲空間,不讓短線熱錢打亂炒作計劃。股票的K線形態是橫向盤整,或沿均線小幅震盪盤升。

(4)K線走勢起伏不定,而分時走勢圖劇烈震盪,成交量極度萎縮。莊家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作圖。從日K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一會兒到了浪尖,一會兒到了谷底,但股價總是衝不破箱頂也跌不破箱底。而當日分時走勢圖上更是大幅震盪。委買、委賣之間價格差距非常大,有時相差幾分,有時相差幾毛,給人一種莫名其妙、飄忽不定的感覺。成交量也極不規則,有時幾分鐘成交一筆,有時十幾分鍾才成交一筆,分時走勢圖畫出橫線或豎線,形成矩形,成交量也幾度萎縮。上檔拋壓極輕,下檔支撐有力,浮動籌碼極少。

(5)遇利空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然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突發性利空襲來,莊家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了就跑,而莊家卻只能兜著。於是盤面可以看到利空襲擊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而接盤更多,不久拋盤減少,股價企穩。由於害怕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已被莊家早早地拉昇到原位。

(6)關注新上市的個股上市天數,特別是首日換手率。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大,若莊家有意將其作為坐莊目標,一般都會利用上市首日大肆吸納,迅速完成大部分的建倉任務。

盤口信息也是研判主力控盤程度的重要渠道。主力建倉完成與否,有時甚至僅通過盤口信息即可判斷。

1、拉昇時掛大賣盤。一支股票不漲不跌時,掛出的賣盤比較正常,而一旦拉昇時,立即出現較大的賣盤,有時甚至是先掛出賣盤,而後才出現上漲。出現這種信息,如果賣盤不能被吃掉,一般說明主力吸籌不足,或者不想發動行情;如果賣盤被逐漸吃掉,且上攻的速度不是很快,多半說明主力已經相對控盤,既想上攻,又不想再吃進更多的籌碼,所以拉的速度慢些,希望散戶幫助吃掉一些籌碼。

2、下跌時沒有大承接盤。如果主力建倉不足,那麼在洗盤時,不希望損失更多的籌碼,因而下跌時低位會有一定的承接盤,自己賣給自己,有時甚至是先掛出接盤,再出現下跌動作。而在主力已經控制了較多籌碼的股票中,下跌時賣盤是真實的,低位不會主動掛出大的承接盤,目的是減倉,以便為下一波拉昇作準備。

3、即時走勢的自然流暢程度。主力機構介入程序不高的股票,上漲時顯得十分滯重,市場拋壓較大。主力相對控盤的股票,其走勢是比較流暢自然的,成交也較活躍,盤口信息顯示,多方起著主導作用。在完全控盤的股票中,股價漲跌則不自然,平時買賣盤較小,成交稀疏,上漲或下跌時才有意掛出單子,明顯給人以被控制的感覺。

4、大陽線次日的股價表現。這個盤口信息在研判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一支沒有控盤的股票,大陽線過後,第2天一般都會成交踴躍,股價上竄下跳,說明多空分歧較大,買賣真實自然,主力會藉機吸籌或派發。而如果在大陽線過後,次日即成交清淡,波瀾不驚,多半說明已被控盤,主力既無意派發,也無意吸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