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總是青睞於年輕男性嗎?——黃閏月教授話你知

有一次在門診,兩位男性強直病友在議論,一位病友斬釘截鐵的告訴另一位患者:這個病就發生在男性,女性不會得的。

其實不然。在性別上,強直以往常被認為男性多見,國外報告男女患病比例為9∶1; 但是近年來的研究提示男女比例差距沒有如此懸殊,只不過是由於女性發病較為隱匿,症狀較輕,以及診斷水平有限而容易造成女性漏診。20 世紀 90 年代後德國、挪威、日本等多個國家的調查顯示該病男女患病比例為2~3∶1。近年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男女在強直的患病率方面並無差異。

眾所諸知,強直的主要好發部位是腰骶部,從中醫的角度,腰者腎之府也,常常從腎虛的角度論治,然而年輕人應當是腎氣最旺盛的時期,為何強直又好發於年輕人了?所以很多人就納悶了,為什麼我年紀輕輕就得這種跟腎虛有關的病?

流行病學調查:強直在各個年齡均可發病,發病高峰為 15~35歲,平均發病年齡25歲左右,8歲以前和 40 歲以後發病少見。

雖然有多種重要理論,但目前強直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首先,遺傳因素起重要作用。已經確定HLA-B27和本病的發病機制有直接關係,但病理生理作用還不明瞭。有養生中醫專家認為強直髮病年齡集中在8~40歲可能與年輕人作息不規律(熬夜)、生活壓力大、縱慾等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飲食不規律,煎炸油膩不潔食物過多服用)有關,集中大量耗散腎氣,從而導致強直好發於這個年齡段。

強直的病情演變圖

強直髮病原因雖然還不清楚,但是研究證實遺傳和感染兩個因素和強直髮病密切相關。

遺傳因素

強直是一種具高度遺傳性的疾病,最近關於強直的家系和孿生研究顯示,存在遺傳易感性多基因模式。HLA-B27基因是人類MHC類分子B位點上的等位基因,它位於人的第6號染色體的短臂上,由8個外顯子和7個內含子組成,編碼分子量為43Ku的糖蛋白。HLA-B27分子由α鏈(重鏈)和p鏈(輕鏈,即β2微球蛋白)2條多肽鏈組成。HLA-B27是一種與強直性脊柱炎相關的致病基因,其相關強度居於與HLA有關聯的疾病之首,其編碼的B27抗原在細胞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作用。

有報道證實,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陽性率在83%~95%之間,而正常人群HLA-B27陽性出現的頻率平均大約為4%~8%之間。據流行病學調查,在HLA-B27陽性人群中,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較高,可達20%左右,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一級親屬中HLA-B27陽性者非常易患本病,患病率可達11%~24%,比一般的HLA-B27陽性群體高10倍,比正常人群高出120倍甚至高200倍。

環境因素

雖然遺傳因素普遍被認為在強直中起主導作用,但並不能完全解釋強直的發病,這提示除遺傳因素外,環境因素也參與了疾病的發生發展。

微生物感染可能參與了強直的發病。研究發現,抗克雷白桿菌抗體與AS患者的腸道損害是密切相關的。研究者利用基因轉殖技術將人類的HLA-B27植入老鼠體內的基因,這種轉基因老鼠經過暴露於某些環境因素(如細菌感染)之後,也像人類一樣會產生類似脊柱炎的症狀且以腹瀉而發病,而在無菌環境中培育的轉基因鼠和攜帶HLA-B27基因數量少的大鼠則沒有關節炎症和腸道病變出現。轉基因鼠在無菌環境中,並不發生與脊柱關節炎相似的病變,必須生活在有菌環境中才發病,說明環境因素是B27相關疾病發生不可缺少的條件。

強直髮病會有哪些關節表現?---病友須知

強直性脊柱炎總是青睞於年輕男性嗎?——黃閏月教授話你知

強直性脊柱炎總是青睞於年輕男性嗎?——黃閏月教授話你知

強直起病緩慢而隱匿,大多是在青少年晚期和25歲左右。早期症狀往往是腰痛,疼痛部位位於骶髂關節和臀部,程隱匿性,有時很難定位,起初,疼痛往往是單側或間歇性,幾個月後逐漸變成雙側和持續性,並出現腰骶部疼痛,繼而出現背部僵直感,夜間睡眠、久坐時或晨起時症狀加重,適當活動可使疼痛或僵硬感減輕。

也有個別青少年患者表現為單個膝關節的紅腫疼痛並伴有跟腱炎。肌腱附著點炎症是脊柱關節病的特徵性表現。

強直其他常伴有不適症狀還包括足跟、胸脅部、棘突、髂骨棘和坐骨結節等部位的疼痛。部分病人早期還會出現厭食、疲乏或低熱等全身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總是青睞於年輕男性嗎?——黃閏月教授話你知

強直性脊柱炎總是青睞於年輕男性嗎?——黃閏月教授話你知

強直易受累關節示意圖

附:病例分享

來診時我判斷應該是依那西普弱應答患者(15-20%的強直患者對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不敏感),經辨脈看舌、望聞問切,辨為大僂——腎虛溼熱證。西醫方面,按照最新國際指南和患者近半年反應情況,調整藥物如下: 生物製劑依那西普減量一週一次,非甾體抗炎藥續用,停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中醫方面: 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主要加上李可腎四味、焦樹德老先生的補腎壯骨常用藥對,並用引經藥片薑黃、桂枝、鹿角膠(少量)等。

就診2周後症狀好轉,1月後疼痛明顯減輕,尤其是上臂疼痛症狀基本消失,遂生物製劑改為2週一次、非甾體抗炎藥改為一天一次,月經回覆正常。現於門診定期複診,小姑娘精神氣色俱佳,與常人無異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