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深圳!

我愛深圳每年長達六個月的夏天。

就像北歐夏季的陽光,像穿越柴達木盆地筆直的柳格高速,像地鐵11號線從碧頭走到福田。

好像永遠不會結束。

再见,深圳!

我愛深圳的匿名性。

每個人都行色匆匆沒有人關心你是誰你想要什麼。關上公寓的房門,整個世界便是你的。

如果你不想你可以不和任何人溝通,並且一直如此生活下去。衣食住行都是一個 APP 的距離。

我愛深圳的秩序。

出租車司機不會隨便宰客,餐廳的服務員不會給你臉色看,連城中村擺攤賣烤麵筋的大叔都總是笑臉相迎。

政府官員不會冷臉相待,畢竟大部分時候也不必見他們,大小瑣事都能在市政府官網辦理。

我在車公廟的1號線被擁擠的上班族反覆擠上擠下,也松坪山破敗的公園裡抬頭望見過亞熱帶秋季低空漂浮的雲。

我在南頭古鎮為了8元一個的椰子跟商販討價還價,也在華僑城創業園吃過人均400的法餐。

人們說深圳是個年輕的奔波的充滿夢想的城市。

然而深圳不僅沒有冬季,還沒有黑夜;所以每個人都在做白日夢。

深圳,就像每一個城市一樣,有自己的性情。

你愛也好,恨也罷,她一直如此。

六年。

我曾經只把深圳當做另一箇中間站。

我也曾很認真地考慮過定居。

可我骨子裡始終是個旅者,所有的城市對我來說都是中間站。

贛州不是我的家,重慶不是,廣州不是,深圳也不會是。

我的家,是一個旅行箱。

最後的日子總是忙亂而頹廢。

走過的每一片土地可能都是最後一次,看過的每一道風景,夜市攤上的每一種味道,地鐵站的每一次安檢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而我卻渾然不覺。

她說,你不應該這麼快就將自己推進新生活裡去,你應該先好好道別。

跟朋友道別,跟這個城市道別,也跟自己的過去道別。

然而我從來不擅長道別。

我總是行色匆匆地離開,然後瞬間全身心投入到當下。

我從不回望。

我不能。

狂歡最大的問題不是那一刻的神魔共舞,而是那一刻之後的每一刻——無休止的懷念、悵惘、失落、埋怨。

然而每當一次狂歡結束時我都只在想一件事:

I want more.

我不能忍受平凡的乏味與懷念的可悲,我不想讓我往後的日子都只活在那一天。我想要下一場狂歡,我必須去尋找,必須去創造。

所以我不能把時間浪費在告別上。

我不敢。

如果我回頭望一眼,十幾年來每一次離開留下的遺憾會把我淹沒。

世界那麼大,生活有那麼多種可能性,而每個人卻只有一次人生。

所以,人怎麼活都是一種遺憾。

而我不想沉浸在遺憾裡。

2012年12月30日我在海南文昌的海邊沙灘上寫下這個日期,說我已經熬過了世界末日。

我告訴她,如果明天真的是時間末日,我反而釋然了。

因為那些想做而沒能去做的事情,終於可以不用去做了。

這就是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總是屈從於內心的慾望。

青海藏區一寺廟裡的高僧曾經對我說過,我執念太重,此生恐怕不能超脫。

我想要我的人生變成整塊畫布的色彩斑斕。

因此我不能緬懷,不能只活在那一天。

我想要每一天都精彩紛呈,我想要去體會每一種感官的極致體驗,直到我將自己的身心推向不能承受的極限。

這是我的人生,我有義務活得儘可能充實與多彩。

所以,深圳。

我畢竟來過,活過,愛過。

而現在,再見!

我向上帝祈求,

願我,以及我的親愛的們,

生命中的每一次蕩氣迴腸的“再見”,

都緊接著精彩紛呈的“你好”。

再见,深圳!

the end

再见,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