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制油化工“世紀工程”中書寫人生華章

——聽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副總經理姚敏講述奮鬥故事

寧夏靈武,黃河流淌過的那片地方,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是我為之奮鬥的地方,也是我實現夢想的熱土。寧東,曾經闃寂千年的荒原,近十多年來卻在煤化工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蹟,成為家鄉最美的一道風景。

在煤制油化工“世纪工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方圓百十公里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曾經,一代又一代煤炭人循著挖煤、賣煤的路徑,演繹著煤炭經濟發展的起落輪迴。從西安礦院(現西安科技大學)畢業後,我回到家鄉煤炭企業工作。那時的煤炭企業長期走一條粗放型的發展道路,企業主要靠拼資源維持經濟低水平發展。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國家所需、企業必為的事,也是我的夢想。

2004年,集團安排我負責寧夏第一個煤化工項目——25萬噸/年煤制甲醇的籌建工作。

消息傳來,我無比激動,也十分忐忑。我們面臨著無任何煤化工人才儲備、煤化工核心技術、煤化工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經驗的“三無”困難與挑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何談容易?

當時的條件下,25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煤制甲醇項目了,也是我負責建設的八個大型煤制油化工項目中最艱辛的一個項目。我牽頭組建的5人籌建處,剛起步就遇到了人才這一難以逾越的坎兒。當時的寧東,挖煤採煤的人遍地都是,但做煤炭深加工的人才還真沒有!

作為寧東基地的拓荒者,我沒有退縮。埋頭惡補煤化工知識的同時,憑著一雙腳、一個公文包、一張自己也沒想到真會變成現實的宏偉規劃圖,懷揣著“三顧茅廬”招賢納士的誠意,奔赴全國各地招攬人才。

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帶領籌備小組在銀川一個學校接一個學校跑,解決引進人才孩子的上學問題,以真誠感動人才,消除他們後顧之憂。就這樣,引進一個,一個再帶幾個,半年光景,我們的煤化工人才隊伍竟從幾個人增加到了數百人。

除了人才,煤化工發展的最核心資源,就是技術。

當時,甲醇項目最核心的氣化裝置是從首鋼集團買來的“二手貨”,在此之前,它已在庫房裡閒置了十來年,且是當時全球僅存的一套該類型氣化爐,技術上不成熟,沒有先例可循,當時很多專家斷言“一堆廢鐵,不可能開起來”。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裝置建好、開起來,還要開好。

白天,我和同事們奔波在項目建設現場,熟悉各種裝置設備,晚上開協調會研討,常常工作到凌晨一兩點。為了爭時間、搶速度,我們吃住在現場,經常連續一兩個月回不了家、半個月洗不上一次澡,甚至每天只吃兩頓飯。夏天,我們經常在高溫達30多度的帳篷連續研究方案七八個小時,冬天,在零下20多度的刺骨寒風中吹掃管道調試設備。遇到颳風天,數米之內都無法看到對面的人,飯裡拌著沙子是常有的事。

成功邁出了第一步,使煤化工基地進入了發展建設快車道。此後十幾年,我又帶領團隊相繼建成了年產60萬噸煤基甲醇、6萬噸聚甲醛、50萬噸煤基烯烴、50萬噸甲醇制烯烴、100萬噸煤泥綜合利用、100萬噸煤化工副產品綜合利用、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等大型現代煤制油化工項目。

一個個項目陸續成功了,然而,“沒有核心技術”始終是我的痛點。

在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中,有個DME反應器,按德國技術專家的工藝流程操作,每次投料時溫度總是控制不好,怎麼調試也進行不下去。加之德國GSP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首次在全球工業化應用,試車時點火成功率低、掛渣不均勻、合成氣帶灰嚴重,氣化爐運行一週左右就要停下清理。我們討論研究提出了改進方案,德國專利商不僅對我們的意見不屑一顧,還堅決拒絕我們修改他們的技術。

在煤制油化工“世纪工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2013年9月,全球單套裝置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聯合國內一大批裝備製造企業開展了37項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的國產化任務,成功開發出了國產煤炭間接液化成套技術,突破了重大裝備材料製造的技術瓶頸,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核心技術的局面,逐步探索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產業鏈長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模式。

2016年12月28日,項目打通全流程產出合格油品。去年底,兩條生產線全部實現滿負荷運行。

在煤制油化工“世纪工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幾多耕耘,幾多收穫。回首十五載,有艱辛,有曲折,但更多的是喜悅,是成就感。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程中,能夠親自負責、參與一個世界級現代煤化工基地的建設,是我人生中一大幸事,它將激勵我和我的團隊繼續為煤化工產業的長遠發展貢獻創新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