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公元757年八月二十八日,長安城

長安正像一個哀慼的貴婦般哭泣著,過去15個月來,叛軍在這裡橫行,這座一度為世上最壯麗最繁華的城市被禍害得殘破凋零,讓城中居民感到慶幸的是,由於前一天裡官兵的奮戰,叛軍在這天凌晨時分偷偷的逃離了城市。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但長安城人民的噩運並未結束。

一支數千人規模異族軍隊正在城門外等待,他們長相各不相同,有的高眉深目膚色白皙,有的卻是圓盤臉扁平面孔。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看著眼前這座長安城的眼神:充滿了暴虐與貪婪。

而唯一能阻止這群異族衝進城去肆意妄為的,是一個面色哀傷的30歲上下的年輕人,他獨自站在軍前,不顧面前軍士冷冷的眼光和刻意露出的閃亮刀光,靜靜等待著。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這年輕人名叫李俶,是當今唐朝天子李亨最看重的兒子,也是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的孫子。同時,他也是平叛唐軍名義上的統帥“天下兵馬元帥”。

為什麼說是名義上的?至少面前這支回鶻軍隊就不那麼聽命於他。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回鶻汗國,是一個在大唐北部新崛起的部落聯盟國家,消滅了殘餘的突厥勢力,統一了北部草原,據說強盛一度直逼當年的匈奴帝國。安史之亂後,病急亂投醫的唐朝向北方的回鶻,西方的于闐,吐火羅,大食(阿拉伯)等國發出了請兵助剿的請求,其中反映最熱切的,是北方的回鶻可汗國,但他們卻不是無償出兵的。

軍陣中傳來一句話,雖然口音生硬,但卻聽的清清楚楚:“廣平王(李俶的封爵)何必如此?出兵前大唐天子已答應我軍破長安洛陽後,金帛女子可自取,土地與士庶則歸李唐。若要反悔,我手下這數千將士須饒不過去!”

廣平王李俶沉默片刻,忽然深深下拜。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金帛乃是身外之物,但誰家沒有妻女稚子?長安戶口百萬,縱然天子與回鶻可汗有言在先,但城中百姓 又怎會眼睜睜看著妻子兒女被奪走而無動於衷?”

他整理下思路又說:“今叛軍不守長安而逃,是因為昨日我聯軍苦戰得力,而長安城中士庶皆心向我軍。

我只是擔憂貴軍在長安這麼做以後,下次攻取東都洛陽時,城中百萬百姓會唯恐再遭荼毒,轉而與叛軍協力,那下次聯軍折損,怕是難以攻下東都!”

回鶻軍中幾位貴人意有所動,低聲用夷語商量幾句後,其中一位臉有傲色的年輕貴人走上前來,將一直保持著下拜姿勢的李俶扶起。他年紀與李俶相仿,正是這次回鶻軍的領軍者-回鶻太子葉護。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廣平王說得在理,我們也知雄鷹展翅應看著天空,再勇猛的戰士若只記著帳篷裡的美人,戰場上也免不了要手軟腳軟!

這次長安我們就不進了,請將天子答應的牛羊酒水送上,讓我將士們痛飲!”

李俶面帶喜色:“太子說得是!羊羔酒水我軍已經備下,按平時供給三倍送來!”

這時回鶻太子葉護卻轉身離去,留下一句冷冰的迴音。”然則為大唐打仗,我回鶻的血也不是白流的!攻下洛陽後,我軍是要進城的!”

李俶只有苦笑,誰能想到,身為未來的儲君,光輝燦爛的當世第一大國---大唐皇室中地位最高的幾人,就算已經委身下拜,也不能保護自己的子民?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數月後,東都洛陽果然被聯軍攻陷,雖然殺人不多,但回鶻騎兵仍然進城搶劫三日。

平民們躲入聖善寺和白馬寺避難,而回鶻軍居然縱火焚燬兩座寺廟,殺死上萬人,而大唐朝廷只能看著,李俶苦勸無用,最後洛陽市民自發組織起來,捐獻財物讓搶得手軟的回鶻軍停手,洛陽才最終從浩劫裡喘過氣來。

這是唐朝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刻:未來的大唐皇帝向異族苦苦哀求,卻擋不住自己的首都被人劫掠,城中的年輕女性,孩子們哭泣著被一車車的拉走,帶往大漠深處再難見故鄉——而大唐官員們卻還要假笑著,禮送對方出境。(其實我覺得這個比北宋靖康之變更恥辱)

畢竟連大唐皇帝自己的女兒,也要一起送過去的。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歷史記載李俶的父親,唐肅宗李亨,將自己的次女寧國公主(皇室中有名的美女)送往回鶻國和親時,曾當場大哭,寧國公主卻流著淚安慰他“國事為重,縱使讓我身死也無恨”。

唐朝過去以往和異族和親,一般都是隨便找個宗室中的女子,臨時封個公主再送去,因為國力強盛也不怕公主受委屈,而原來宗室女子過去雖然遠離家鄉,但好歹身份上得到提高,於是也算種彌補。

但這次不同,回鶻作為唐朝北方大國,剛剛崛起10來年,正是兵強馬壯的時候,又受邀派兵進入唐朝平叛,如果說原先還對大唐有那麼一絲敬畏,恐怕也在縱兵洗劫東都時蕩然無存了。

寧國公主在草原上僅僅八個月後就成了寡婦,回鶻可汗死去,回鶻貴族先是逼她陪葬被拒絕。又逼著她按回鶻習俗割面毀容後,才僥倖得以歸國。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唐朝歷史一共持續了289年,前面138年崛起成當時東亞的超級強國,兵威之盛遠過達到今日的阿富汗,後人講”強漢盛唐”多指這個階段。

但安史之亂結束了這一切,八年內戰裡,不僅僅是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比如中國人口數量開始南多於北,一般認為就是在這場八年的浩劫之中。在這八年裡,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每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讀史讀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頗有疑問,所以說幾句。

第一個疑問:為何回鶻軍對唐朝如此重要?

安史之亂中幾場決戰,唐軍和叛軍參戰人數都超過10萬,合起來都是二十萬以上的大決戰,而回鶻軍總共出兵四次,除了最後一次以外,據史料記載兵力都在三,四千人。無論這數千騎兵如何精銳,都不應該有能改變戰局的力量,那為何無論唐軍還是叛軍,都對回鶻軍如此忌憚?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有些歷史研究認為,歷史記載中的回鶻軍數量“三四千”,都僅僅是部分騎兵數量,而大量步兵數量卻未記載,這可能是因為史書需要維護唐朝的體面而刻意縮小數字,真實的情況是平叛唐軍軟弱無力,來援回鶻軍在戰場上起到了比史書裡更大的作用。

而回鶻軍的兇悍也讓唐軍在搶劫洛陽時不敢幹預。

這看法並非不可能,修改歷史,掩飾事實的事情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大名鼎鼎的三國志中,對官渡之戰的描述是:袁軍十餘萬,而曹軍僅僅八千,最後的結果卻是曹軍大勝。

歷史上其實很多人對這種描寫有疑問,如給三國志做注的斐松之就對曹軍的數量有懷疑。認為這是陳壽故意誇大曹操的戰績。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第二個疑問:不是說女性地位高嗎?為何唐朝皇帝會承諾將都城的“女子金帛”交給異族作為酬謝?

所謂女性唐朝地位高,其實是指貴族女性,因為胡俗流行有一定婚姻和人身自由,至於一般的庶民女子,其社會地位不能和後世的明清相比。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西廂記。

西廂記是寫於明朝的作品,但故事原型卻是唐朝的鶯鶯傳。在《鶯鶯傳》中,男主張生在“情”與“志”的選擇中,始終是重功名而輕離別,這反映出唐朝人的基本社會觀念,是江山社稷,功名富貴高於一切的。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而在明代西廂記中則完全相反,張生在對鶯鶯一見鍾情後就有了放棄功名的想法,甚至書中對鶯鶯的結局也和故事原型完全不同,可見明代人們的愛情觀距離唐朝時發生了很大變化。

常常被人忽略的一點:不僅僅是現代人和古代人,就算是古代人和古代人(唐朝和明朝),其思維方式和道德觀念都是完全不同的。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說到唐朝,浮現於你眼前的往往會是它的雍容華美的大氣,海納百川的開明,禮尚往來的文明和從容不迫的自信。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北滅突厥,西平三十六國,東侵高麗,南定百越,四方臣服。但是,盛極必衰,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內戰不斷,硝煙四起,民不聊生……

大唐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是一段血腥下的盛世悲歌。

唐朝歷史上最黑暗一刻——全城女子被異族奪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