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嘴炮"戰,似乎是愈演愈烈了。造車新勢力引用《三體》那句著名的"消滅你,與你無關"來攻訐傳統車企;而傳統車企則認為,許多互聯網造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實業,走的是資本路線,汽車製造業的門檻高,如果造車太過於浮躁,既不尊重用戶的生命財產,又浪費了社會資源。

就在造車新勢力和部分傳統車企爭論不休的時候,近期東風公司品牌戰略的發佈,既讓業界看到了傳統車企的造車底蘊,又讓人看到造車新勢力的前瞻佈局,為中國品牌向上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啟發。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強調:"空談誤企、實幹興業。故事不僅是講出來的,更是幹出來的。"在眾多企業追逐熱點、迷戀風口的今天,迴歸最初的製造匠心、主動擁抱智慧未來,或許才是傳統汽車企業最好的應變方式。

迴歸初心 東風宣告"巨輪"重新起航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歷經兩年多的悉心梳理、研討與打磨,今天,東風品牌戰略終於臻於完善、瓜熟蒂落。"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前夕,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宣告了這艘"巨輪"的正式轉身。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據東風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紹燭介紹,在"品質為基、創新為源、和悅為魂"的基礎上,東風公司還定下了"2025年實現全球銷量倍增,達到230萬輛,推動東風集團自主品牌整體銷量規模進入全球前十"的戰略目標,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全球主流汽車品牌。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東風公司將實施"D139"戰略。"D"代表"DONGFENG";"1"代表"同一東風"原則(即東風堅持堅持乘商並舉的業務佈局;打造規範一致的品牌形象;堅守共同的品牌承諾;東風品牌旗下所有業務共同秉承"品質 智慧 和悅"核心價值,遵守共同的企業規範、產品標準和服務承諾);"3"代表"品質東風""智慧東風""和悅東風"3大工程;而"9"代表9大行動計劃。

如此龐大、縝密的佈局,不僅是對自身前50年曆史以及未來50年發展的理性思考,也展現了東風公司在汽車智慧時代到來之際,對汽車行業格局的深刻洞察。有分析認為,在造車新勢力頻頻發力的當下,東風品牌戰略的發佈,彰顯了傳統車企對歷史和未來的精準把握,正反映了大型汽車集團對於實現"大又強"的深刻思考。

其實,近期部分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正在為"汽車行業未來誰更有前途"展開"唇槍舌戰",並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勢"圍觀"。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在筆者看來,中國汽車品牌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到今天應該是一個發力的時刻,但並不能說就已經足夠強大了。尤其是如今的汽車環境已經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現在的微增長、微利潤的"雙微"態勢,隨著競爭日趨白熱化,那些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固步自封的企業很可能遭遇真正的淘汰。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隨著當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向多樣化理性消費轉變,"品質"已成為當前中國製造升級的核心訴求。意識到這一點的每個車企都在努力用品質改變中國製造的面貌。正如竺延風所言,"品質,是新時代東風品牌之根。品是品味,質是素質。品質是東風血脈中最重要的基因,是東風的立身之本。" 東風公司提出的"品質為基",還蘊含了追求產品品質、企業品質和人的品質的有機統一。

與此同時,東風公司也在全面推進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五化"戰略佈局(比業界通常提的"新四化"多了"輕量化"這一關鍵目標),東風公司旗下各品牌也將全面啟動3.0時代轉型。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開發的公司之一,2017年,東風公司的新能源商用車全年累計銷售3.9萬輛,同比增長1.2倍,銷量排名行業第一;新能源專用車銷量連續三年行業排名第一。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佈局、技術研發、產業化基地建設、示範推廣與商業模式創新等未來汽車生態圈建設方面,東風都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像本次戰略發佈會上披露的具備500km(純電動)續航及1000km(PHEV)續航能力的東風eπ新能源高性能轎跑概念車,就展現出東風公司深厚的技術積澱。

產業尋路

兼具傳統車企的製造實力和智能技術

才能把握未來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截至2017年末,中國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3.1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高歌猛進之後,車市早已進入"微增長"態勢,甚至有專家認為,未來出現整體"負增長"的情形也不會令人意外。但富有個性化特徵的品牌和車型將會逆勢大漲。這是因為未來決定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將是企業對多元化、個性化、理性化的消費心態的把握能力,以及對於品牌年輕化的態度和推進力度。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新能力"不僅將決定一個品牌的價值提升空間,甚至會決定其品牌在未來汽車市場競爭中將處於何種地位、乃至興衰成敗。

面對新形勢下錯綜複雜的競爭環境和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無論是傳統汽車廠商、還是近年來不斷湧現出來的"造車新勢力",都紛紛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著思考和探索。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全球知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30%的中國消費者認為"高端"是驅動他們選擇新產品的主要因素。對於中國品牌而言,突破性創新是幫助品牌實現高端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作為中國汽車"巨輪"之一的東風公司卻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並且試圖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航路。

如前所述,東風公司擁有傳統車企的品質底蘊,這是造車新勢力最缺乏的。49年前,東風公司因軍而建,東風公司也由製造軍車形成了最高級別的質量意識,形成了以製造最強可靠性產品為核心的東風品牌基因。以東風乘用車公司為例,該公司每一款產品下線都要經歷500多項嚴苛的專項檢驗。對品質49年如一日的堅守,正讓東風這棵大樹根深葉茂、欣欣向榮。2017年,東風自主品牌汽車銷售143.9萬輛,同比增長4.5%,銷量保持行業第三。

而在面向未來的智能互聯、無人駕駛技術方面,東風公司和造車新勢力相當甚至更穩健。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周劍光領取路測牌照時表示,東風智能網聯技術以智能化技術、網聯化技術為主要技術發展方向,採用漸進式開發模式。目前,東風自動駕駛汽車基於高速公路的無人駕駛系統具備15個場景和相關功能,目標是在2020年前後實現示範運營和量產。

4月19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同意在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籌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使得東風公司成為未來自動駕駛各項標準的參與制定者之一。

"這些新近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新產品、自主創新成果,代表了東風把握和引領汽車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五化'發展的最新成就。"竺延風說。

寫在最後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交鋒 東風公司指明中國品牌應走之道

眾所周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正在席捲全球,科技的新時代撲面而來,而汽車產業正處於大調整大變革時期,汽車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新技術日新月異,新需求不斷湧現。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隨著以蔚來、威馬、小鵬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造車新勢力不約而同地交上了第一份答卷,東風、長安、北汽等大型國企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轉身",無怪乎有人直呼"中國汽車市場正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正值東風來臨時",面對這個註定競爭激烈甚至殘酷的"汽車大變革時代",作為志在振興民族汽車工業、堅持"讓人民享有高品質汽車生活"初心的中國品牌,東風公司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主動推進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升級,並積極與合作伙伴一同推進品牌升級"換擋提速",以打造享譽世界的一流品牌,共同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如今,這個共和國汽車工業的開拓者正由大型工業製造企業逐步蛻變為新時代汽車科技革命的領跑者,在汽車產業技術革命的"東風"推動下,東風公司依靠科技支撐、跨界創新,積極構建嶄新制造體系,提供智慧出行、綠色出行新方案,將"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從願景化作現實。我們不難想見,堅守品質,面向未來的東風公司將在新時代的呼籲下實現新的跨越,鼎立潮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