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文 | 江上

中國人在描述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和時代鉅變時,特別愛引用「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話。這當然跟主席那首寫於1949年的七律詩《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分不開。儘管我們很難說清楚這句話的具體含義到底是什麼,但是,這句話飽含的強烈的歷史縱深感,還是讓人肅然起敬。

所以,當作家兼編劇江奇濤寫作了一部講述從北伐戰爭一直到解放前夕,國共鬥爭合作的作品,以及導演張黎把它拍成電視劇的時候,選用《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話作題目,實在是再恰當不過。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人間正道是滄桑》

導演張黎,是一位有大情懷、大眼界的影視劇創作者。他的本質是一個學者、一個知識分子。如今,他的盛名已經和《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以及《人間正道是滄桑》等綁在了一起,他也因此獲得了知識階層的尊敬。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導演張黎

作為一部涉及國共鬥爭的劇作,《人間正道是滄桑》顯示出了對傳統主旋律的超越,跳脫出以往文藝作品中階級、黨派、傳統歷史敘事的束縛,力圖探討一種超越意識形態和黨派對立的理念,以更宏大的歷史眼光,來觀察一個時代,觀察一個人的浮沉變遷。它涉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很難說,它是回到了我們這個民族真正的文化傳統,還是具備了一種看向未來的寬廣眼界。

今天,我們已經走出了歷史的峽谷,有民族復興的大願,有兩岸一統的現實政治需求,也許無論我們所處的時代如何,我們的本質一樣都是中國人,有我們自己承襲已久的文化。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中國人,是多麼的愛講家國同構、家國一體啊。

故事就是以楊家開始,以楊家結束。楊家三兄妹,立仁、立青、立華,三人代表了國共和民主人士,他們因主義不同而各奔東西,無非是為了家、國二字。而最終夢想,也無非是心繫團聚,自始至終,把家、國放在了一起。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儘管敘述的視角是以立青為主,但是在情感上,卻並沒有過分的偏向。創作者明晰地表達了對於個人選擇的尊重,並沒有用意識形態的傾向性去讚揚或者批判這些個人的選擇。

而且,更能能可貴的的是,創作者在表現他們的選擇、堅持和信仰的時候,都和他們的性格和稟賦相連,這就是沒有空談理想和主義。時代大潮之下,根子上卻是講「人」。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立仁作為家裡的長子,他必然是受父親、受傳統影響最深的子女,無論是從正向或反向。他偷用父親的槍刺殺三省巡閱使,卻不曾考慮過家人的安危,還說什麼「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首,補天裂」,最後只是一走了之。

綜合後來的事情來看,立仁選擇的路子,對於傳統,對於上一輩人的方式方法(類似於汪精衛搞暗殺),要麼是徹底地破,要麼是盲從,並沒有走出一條創造性的新路,這也是國民黨痼疾之所在。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立青的個性更為天真爛漫,他對事情的追問,對真理的追求,往往不離本心,初看是離經叛道,反而是更具有開創性。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為革命獻身、為主義犧牲當然是時代的潮流。但是若是把家庭、倫理、人情都全然不顧,那這種革命的意義又何在呢?

歷史是需要互讀的,唯其如此,我們才有可能接近歷史的真相。 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1937年的南京,在商討對朱德的安保方案後,立青對立仁說「我覺得你沒那麼混蛋了……以前我老在想,咱們倆到底誰是混蛋……」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共產黨,國民黨,當過了那個歷史階段,孰是孰非?有時需要把把前塵往事翻過來看,當然這需要更闊大的胸襟和底氣。

電視劇中有很多春秋筆法,它顯示了歷史進程中的錯誤、曲折和殘忍,但是也正如瞿恩說的:「我們的黨像大海一樣,有一種自我調節自我淨化的能力。」

楊氏兄妹是理想主義的典型,瞿恩則是理想主義的化身。真正決定這部劇作底色的人物,我認為是董建昌,它是一個真正帶有「國民性」的角色。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別人罵董建昌是個賣花布的,他也常常以此自嘲。他可以為誰所用,但絕不會為誰絕對效忠。楊立仁罵他是牆頭草,但是中國人都是牆頭草。「水至清無魚」、「皎皎者易汙」……這也正是中國人信奉的哲學。

董建昌比較實用主義,他沒有聖人或者理想主義的負擔,卻成了聖人所說「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他並未停止對中國前途的思考,從未停止對富國強兵的追求,但是他沒有執主義之一端,而是拿來主義說話,誰的主義好用便用誰的主義。

董建昌在劇中有一段自剖,他說:「今日桂系,明日粵系,到頭來又成了解放軍。你女兒理想呀,完美呀,我老董做人做事百孔千瘡,做官做得五花八門,般配不上。兩個時代的人,誤打誤撞到了一起,潮流嘛,凡革命,必然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我董建昌從泥沙裡拱出一條命來,哪裡還能像她那樣白玉無瑕?」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董建昌還說:「話又說回來了,粵系也好,桂系也罷,國軍做著,解放軍也敢當,我董建昌以不變應萬變,什麼不變呀,做中國人不變呀!還不都是中國人?我老董打鬼子怎麼樣?一身凜然正氣,率領堂堂之師,保衛我祖宗艱苦經營遺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順,痛殲力盡,生為軍人,死為軍魂。」

董建昌將一飲而盡,還說:「老爺子神靈在上,這回不是我老董錯了,是你女兒錯了。我老董善變,這一次沒有變錯。華夏立國垂五千年,雖然盛衰興替,或強或弱,但至少在名分上從來不會有損於統一之局面。以人事而言,英雄角逐,兔起鶻落,乃有成王敗寇之謂,但也從未破壞過做中國人的自尊心。還不都是華夏子孫,何必非得恩斷義絕,守一隅之地,逆大勢之所趨?」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董建昌的這一番話,簡直是這部劇作的主旨。

電視劇中,還有另外一個底色式的人物就是瞿媽媽,而且她的出現,往往和吃飯聯繫在一起。這也似乎是創作者想表現的中國的一句老話:「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張黎拍出了迄今最好的主旋律電視劇|國劇經典

楊家三兄妹,代表著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兩極,而董建昌和瞿媽媽的形象,則代表著世道人倫的日常。整部《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立意,導演與編劇想表達的是——

1840年以來的中國人,不管信仰何種主義,選擇什麼路線,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民族的救亡圖存和每個家庭的幸福安康。這就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正道」,值得尊敬和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