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為什麼叫龍擡頭的日子?

影視快評

我也來說說龍抬頭的來歷,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得先知道龍是什麼!龍是治水神物,水是農業命脈,所以這個龍抬頭來歷與農耕社會緊密相關!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在民間有一個傳說。相傳當年女皇武則天稱帝,有違天條,玉帝降旨龍王,武則天統治範圍內三年不許降雨。但是龍王不忍黎民百姓受此苦難,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皇得知後大怒,將其壓于山下。後來黎民百姓紛紛為其祈禱,感動玉帝,於二月二日將龍王釋放,百姓每年此日慶賀龍王抬頭,就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和風俗。

但神話傳說只是傳說,龍是什麼至今眾說紛紜。較為科學的說法,龍即雷電的化身。龍自古就是主水的神物,人們想象中的龍的形象,與天空中的雷電何其相似。有了龍的形象,我們與古代天象中的東方蒼龍聯繫起來,便可以得知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舊時人們將天空中的星宿分為二十八組,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為“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東方蒼龍指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實際上就是說的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

舊時人們觀天象而知農事。蒼龍星宿出沒週期和方位與一年之中的農時週期一致。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從代表龍角角宿,到代表龍咽喉亢宿、代表龍爪的氐宿依次出現在地平線以上,這就是“龍抬頭”的過程。後來,二月二就衍化成“龍抬頭節”,又稱“春龍節”。


還有一種說法,相傳二月初二是軒轅黃帝生日。中國自古把帝王與龍王拉到一起,龍即帝王,帝王即龍。黃帝出生,當然就是龍抬頭了。《離騷》:“雷師告餘以未具”,宋洪興祖補註:“軒轅主雷雨之神”,而軒轅即黃帝,中華始祖之化身。這裡已經把帝王、龍、雷神拉到了一起。《史記》記及“劉幫母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這些記載說明,帝王即龍,龍即雷電化身。二月初二一般處於驚蟄和春分之間,驚蟄百蟲始振,龍蛇甦醒,春分龍登天,即神龍抬頭。所以,黃帝生日之說,實際上也與星象說和龍的崇拜說相吻合,這是龍抬頭節的基本來歷。


齊東晏子

二月二龍抬頭,預示著天氣回暖,開始春耕,百姓敬龍王祈求雨水,渴望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取豐收。因此也稱為春耕節!



最早自伏羲時二月二就是一個重大節日,歷朝歷代都有慶祝二月二節日的風俗。

周武王時期二月二舉行盛大慶典,文武百官親耕。

唐朝也是在二月二這一天迎富貴,吃富貴果子。

元朝,《析津志》中就有了明確的定義,“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主要吃麵條,也就是龍鬚麵。



明朝又增加了燻蟲、炒豆都習俗,期望二月二龍抬頭,能夠鎮住一切害蟲,保佑豐收!

清朝最終把二月二定為龍抬頭的日子,在北方,主要以理髮為主要活動,寓意著龍抬頭,這一年裡諸事順利!


晏海青

二月二,龍抬頭,大滿倉,小倉留,二月二為什麼說是龍抬頭呢,傳說武則天當上皇帝后,惹怒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為了懲罰武則天,給龍王下令三年之內不準降雨,這可苦了老百姓了,三年不下雨,地裡沒糧食,老百姓餓死不少人,有一天一個龍王出來巡視,看見老百姓這麼可憐,便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皇大帝知道了相當生氣,然後就把那個龍王給貶下凡間,用一座大山壓住,老百姓看龍王為了他們受罰,於心不忍就去求情,玉皇大帝說了,想要救龍王,除非金豆子開花,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老百姓在曬玉米,看著玉米粒跟金子似的,炒成爆米花不就成金豆開花了麼?於是家家戶戶都在炒玉米,炒完了以後,就去往山下灑,龍王抬頭一看,吆,金豆子開花了,龍王就喊玉皇大帝,金豆子開花了,玉皇大帝一看,還真開花了了,就把龍王放了,所以現在二月二也都吃炒豆子。其實也就是反映了老百姓希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個好收成。



傳說,是很久以前堯王的誕辰,萬物復甦從這一天開始,青蛙,蛇等動物冬眠以後復甦的時候,也是意味著一年農耕的開始。二月二龍抬頭在很多地方都有為小孩遞頭的習慣,寓意去掉煩惱和晦氣從頭開始,古代人水利條件差耕地缺水,以祈求龍王降雨,所以這天是祈雨儀式的日子又名"龍抬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