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揭露: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為何在中國不是?

為什麼中國股市難以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股市經歷了好幾個起伏,從2007年的6124點,再到2015年的5200點,七年來一波高潮,高潮退去,有人賺到錢了嗎?有,但是虧的更多。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中國股市的特點,就是融資不分紅。一家公司上市後,我們股民用錢買股票,上市公司把股民的錢拿走,那麼這個池子裡實際上是沒有錢了,只剩下一堆廢紙了(股票),怎麼賺錢呢?只有新來的股民花錢,把你手上的股票買走,你才能脫手,那就是錢在流動而已,並沒有多的出來,這個過程中還要損失點印花稅,佣金等等。

只要上市公司不分紅,那麼這隻股票永遠就是你賺錢,別人虧錢,別人賺錢,你虧錢,左手倒右手,總體來看,都是虧的(印花稅佣金損耗)。只有當上市公司分紅的錢大於募集資金和損耗的總和,股民才有機會賺錢。只可惜,在中國股市,這樣的公司屈指可數。

1,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帶漲停板的漏洞

隔日交易造成大量為了封板而封板的假象,削弱了交易真實性。例如1.8的國投新集、000037當日貌似強硬無比、早早籌碼鎖定,第二天出現離奇變臉的景觀。

2,特停的人為性

特停是生殺大棒,是改變股票趨勢的重器,對哪些人有利可圖呢,地球人都知道停與開無論是公司申請還是交易所通知都毫無章法可言。例如12.29的山推股份,只停一天就貓膩復牌,行情終結。10.30的蘭石重裝連漲8板才特停,也停一天。其他很多特停是看心情復牌的,具體幾天復牌,天知地知背後的邏輯?

3,重大事項無果復牌

例如2014.6.18股市低點停牌的豐樂種業,歷時半年竟然無結果復牌,重大的意義何在?暫停交易的意義何在?

過去一年中,屢次會聽到美國股指創新高,也會聽到香港恆指創新高,而中國的股市則不斷在低位震盪。世界股市早以走出經濟危機的灰霾,美國已是走出幾年牛市。我對經濟其實瞭解很有限,經常會聽到很多專家說,經濟嚴峻,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看來,這從不是問題,股市的漲跌本質上是買賣行為,而現在的情況是場內成交普遍冷清,普羅大眾對股市缺乏信心,未能夠將股市作為一種投資理財產品正確對待。

過去的2017年,是白馬股的牛市,似乎中國股市終於進入價值投資的時代,當我更多覺得,這是大資金的一場豪賭。

近幾年IPO的新股並不少,而場內新增的資金並不多,也許像2015年的瘋漲瘋跌讓許多投資者感到心有餘悸。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歷了兩次短暫的牛市,而其餘時間基本在熊市中度過,中國股市的成長很慢,更多的人認為,股市依然是投機,是賭博,沒有多少人願意將股市作為一定比例的投資配置。

今天的中國股市,很多機構投資者只是打著價值投資的幌子,對個股,對板塊進行瘋狂的投機炒作,輪番的拉昇,瘋狂的操縱指數,操縱市場走勢,完全就是打著價值投資的幌子,進行瘋狂的投機炒作。過去幾年,在市場屢屢出現急跌,大跌時,機構投資者盤中屢屢通過拉昇大盤股,大市值股,指數成分股,控制指數的跌幅,使得指數無法反應市場整體走勢,而中小盤個股,在這種頻繁的操控下,持續下跌,累積跌幅巨大,投資者損失損失慘重。

作為中小投資者,應該認清中國股市的現狀和變化,積極轉變思路,無論當前的中國股市是價值投資,還是市場操縱,還是投機炒作,無論是大盤股,還是中小盤股,都應該始終遵循價值投資的理念,投資低估值,低風險,高成長的個股,嚴格控制風險,迴避過度的投機炒作。價值投資才是股市的生存之道,放棄暴利的幻想,放棄夢想一夜保護的投機炒作思維,嚴控風險,畢竟中國股市中小投資者生存極為困難,只有活著才有希望。

一篇文章揭露: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為何在中國不是?


中國股市是零和遊戲嗎?

“股市不是零和遊戲嗎?”筆者認為:股市是不是零和遊戲,主要在於你怎麼去看。如果把股市當做一個封閉的、靜止的博弈場所,股市是零和遊戲這個命題就是成立的。就是那些人、就是那麼些股票,買過來、賣過去,就是那麼些東西,有人賺了,自然就會有人賠了,賠賺相互抵消等於零。 問題在於股市不是一個封閉的、靜止的地方。所交易的股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恆定的等價物品。股民更不是賭場上的賭徒。 把股市看成零和遊戲的朋友,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截然分開,好像一級市場是企業融資的市場,是可以創造價值的,二級市場是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的市場,是不能創造價值的。好像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是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來似的。且不說如果沒有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懲戒,一級市場發行的股票將沒有流通的場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哪裡還會有一級市場存在的可能?就是已經成功上市的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也會進行配股、增發等融資;也會進行轉增、送股、派現等利潤分配…… 股市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投資效益是鮮活的、不斷變化的,而不是靜止的。績優上市公司的經營也是不斷髮展著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斷然分開相互割裂的。 還有一個最為基本的常識性問題: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同樣都是投資者。而且,上市公司從股市中融資,遠比從銀行貸款的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從銀行貸款是一定要付利息的,付多少利息都由銀行說了算。而在股市當中融資,只有在公司盈利的時候,才有給股東分配的問題,分紅多少還是由上市公司說了算。如果說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不管買了多少股票都不能創造價值的話,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銀行業不能夠創造價值呢? 再說,一些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不好,連年虧損,退市了;一些上市公司規模、業績不斷髮展,管理水平、盈利不斷提高,市值年年增長……前者少,後者多的情況之下,總體上,上市公司的市值不斷增長,股市又怎麼可能是“零和遊戲”? 股市是零和遊戲的說法,不過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罷了。那是研究純理論的專家創造出來,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夠成立的。放在風雲變幻的股市上,是不能夠成立的。放在我們這個正在發展中的市場當中,更是不能夠成立的。

一篇文章揭露: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為何在中國不是?


個別股股價漲跌亦與成交量大小有密切關係,成交量是股價上升的原動力,亦是股價下跌的主因之一。從技術分析觀點看,多頭市場裡,股價上漲時,成交量增加,表示此股就供需關係來說,買進力量大於賣出力量。股價回跌時,成交量迅速減少,持股者惜售,股價在供給減少後又有力量再上漲,這是強勢的表現。股價上升,成交量反而減少,表示買氣已弱,賣方力量隨時有表現之可能,這是弱勢。空頭市場裡,股價下跌,成交量卻增加,表示供給增多,接手多為搶反彈行情者,沒有信心長期持有,形成上升壓力,或是一旦股價稍升,成交量減少,都是弱勢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每日均維持極少,不能再減時,表示供給者減少,一旦需求增加,股價立即上漲。

從股價短期變動看,股價上升與下跌速度是多空雙方力量表現的結果,成交量多寡扮演重要角色。股價處於低價位時,成交量穩定增加具有調整股價功能。在需求殷切時,股價大漲較容易,上升過程中成交量增加迅速,買氣聚集快而發散也快,妨礙繼續上升動力,漲幅將有限。成交量穩定增加,利用股價下跌,成交量萎縮來整理籌碼,成交量再度增加,股價又有再上升之條件。股價處於高價位時,成交量無法再擴大,導致賣意增強,股價因供需不平衡,成交量萎縮而無力再盤旋於高價位,空頭乘勢慣壓造成市場不安情況,下跌行情產生。下跌過程成交量若萎縮很快,賣意則漸微弱,下跌速度受阻,跌幅有限。成交量若減少緩慢,甚至增加,行情受投資者搶短線心理影響,延長下跌時間,終會導致大跌。

個別股成交量多寡標準決定於此股“股性”,若個別股本屬冷門股,沒有市場性,股價升降完全操縱於少數主力做手,因此成交量對於股價升降影響較小。冷門股轉為熱門股過程最重要的便是激起投資者購買慾,使更多投資者對此股漸熟悉而有認同感,成交量與日俱增是必然的,多空對於股價偏高或偏低的不同認識,使股價波動愈趨激烈。股本擴張太快,熱門股亦可能轉變成冷門股。老態龍鍾與前景不佳的股票缺少大戶支持,價位完全取決於供需關係。投資者駐足不前,成交量自然逐漸減少,極難恢復往日的成交量水準,股價彈性大減。


細談中國股市內部遊戲規則

股市,以及類似的遊戲,是一個很好的鍛鍊人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實映像,它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你自己,它會讓你的人生更加成熟。如果你對股市有了瞭解後,你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後,可以用股市來對應這些問題,你會發現原理居然是一樣的,其實所有的事物都一樣的,無論怎麼變化,它們是同一個規則。

我不清楚其他人怎麼看中國的股市,我個人看來,中國股市的遊戲規則,說起來是照顧普通投資者,實際上是照顧大主力,也就是將社會閒散資金重新收集回來的工具,所以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還是隻當作來這裡玩玩,不要太當真的好,尤其是把身家都投入進去的,那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中國股市設立的初衷,以服務國企脫貧解困,融資成了中國股市至高無上的使命,甚至成為唯一的功能。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甚至為了融資而不惜弄虛作假,管理部門也為融資圈錢大開方便之門,上市融資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一種赤裸裸的搶錢行為。發展到如今,這種圈錢的本性並沒有任何改變!無論是機構,還是上市公司,都深知中國股市只適合短期投機炒作,絕不能異想天開地進行所謂的價值投資或長期持有。

股市惡意圈錢的本性演繹到今天,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不僅表現為大股東對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掠奪,隨著創業板中小板的大規模上市,一批又一批的原始股東演繹了一輪又一輪的瘋狂套現,許多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為億萬富豪千萬富豪。

一篇文章揭露: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為何在中國不是?

中國股市的暴富神話往往伴隨著一大批散戶的淚水和哭喊,而股市的傳奇永遠會有一箇中國式的結局,當股市在創造財富神話的同時,也在把投機理念灌輸給億萬股民,這樣的股市,其實早已失去了正確的方向

交易的本質和核心是於“人”。調高自己的綜合素養使投資在安全邊際做好的情況下,得到一種人生的昇華,包括你的家庭,孩子教育,身體健康,父母養老等,我覺的這才是完美的。

交易本身就是一個概率的遊戲,對單次的交易來說,勝或負都是有可能的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這樣,我們的視野就放大了一些,如果我們不追求單次交易的成功,而追求整體意義上的成功,那麼答案就出來了——開倉是最不重要的。

開倉可以無需任何條件,永遠不會有什麼能告訴你在這個點開是對的在那個點開是錯的,你自己的交易習慣和交易原則是開倉的唯一理由。開倉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的核心是開倉之後如何儘可能優化處理單。交易者需要做的是讓錯誤的單子儘可能少虧,讓正確的單子儘可能多賺。由於市場大多數時間是混亂無序的、無法預測的,交易者更需要做的建立自己的交易原則,什麼樣的交易可以被認定為正確的交易呢?在我看,迅速脫離成本的交易是唯一正確的交易!只有這樣的交易才可以有儘可能多賺的想法。其它的交易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何時退出,儘管退出不一定是虧損的,但我還是願意將這些沒有被證明是正確的交易在退出的時候稱為止損。


我們做股票的人一定知道股票市場有主力,主力會刻意誤導散戶,主力明明要啟動行情卻偏偏故意先來個大跌,導致我們看不清楚真實的方向,該買的時候賣,該賣的時候買。這樣的行為就是通過策略強加於我們的風險。

同樣如果我們看穿了主力的誤導,我們就找到了最堅實的買入信心與證據。所以我們既會因為主力的誤導而做出錯誤選擇,也會因為主力的行為而獲得機會與利潤。所以這也是贏虧同源的。

但主力的操作分析起來感覺還可以,好象真的是有風險也有機會,但為什麼到了真實的操作上,散戶們總是吃虧受傷呢?因為這是由策略型風險的高技巧性所決定了的。

主力做出的操作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對立面上的,你要想你的操作能跟上主力的節奏你就必須能作出違揹人的本性的操作。這樣的操作如果沒有建立在熟練駕御自己心靈的基礎上你是絕對做不出來的,這也正是市場上散戶,總喜歡買入還沒有啟動的股票,而對主力發動行情的股票視而不見的根本原因!

主力控盤就是要通過他們的操盤技巧,來達到讓股票的走勢違揹人性,從而讓眾多小散看得見卻跟不上。這樣的策略型風險給予散戶的結果,就是散戶捕捉不到大的波動,來對沖他們固有的系統性風險,然後心態再變壞,再自己主動製造人為主觀性風險,從而達不成到在市場上獲得利潤的目的。

從承擔風險類型的區別來看,散戶面對主力就已經很吃虧了,因為主力只承擔兩種類型的風險:系統性風險和人為主觀性風險(主力也是人主力也會犯錯,只是主力的水準比散戶高多了,這就好象職業牌手對普通德州撲克玩家一樣,大家都有錯誤,只是職業的犯的錯比業餘的少得多)。

而策略性的風險已經通過技巧的控制與違揹人性的操作手段,把風險完全轉嫁到了散戶身上,同時還轉嫁了部分系統性風險給散戶。

散戶就吃虧多了,不但要為系統性風險買單,還要承擔自己因為經驗不足或對市場認識錯誤或心靈失去控制所帶來的人為主觀性風險,同時還因為主力的操縱,被強加了策略型風險在身上,所以散戶的成功率那麼低,老賺不到錢再自然不過了。

一篇文章揭露: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為何在中國不是?

有那麼多風險類型需要對沖,散戶獲得的那些微薄的利潤那裡夠看,只有不停的虧損自己的本金來對沖了。

其實玩股票不太容易認識到第三類風險的存在,因為股票的表現形式太過複雜了,但德州撲克卻不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象股票市場中的主力一樣,通過技巧來運用策略,並達到誤導對手的目的。相對這點而言,股票市場就很不公平了,我們只能被人家用策略攻擊,而我們卻不能主動的對主力出手,唯一能做的就是,憑藉我們的能力來識辨判斷主力的招數。

說到這裡我總結一下,我認為股票市場有三種類型的風險,或者說任何搏奕的領域都會有這三種層次的風險。

其中系統性風險是不可規避的也不需要規避,因為你規避它就也在規避利潤;而人為型風險我們一定要規避,因為它本身並不能給你帶來利潤,但卻需要你用贏利來對沖,所以你規避的越多你的系統能剩給你的利潤就越多;而策略型風險則是最難把握的一種風險類型,卻同時也能帶來最豐厚的回報。只是它的技巧性太強,對人的素質要求也及高,需要不僅要精通這個遊戲,也能輕鬆駕御自己心靈的人,才能通過它逆轉主力強加於你的風險,反而取得超乎尋常的利潤。

策略型風險也不能規避,因為他是別人強加於你的,但美好的地方在於它也是贏虧同源的。即可以是風險也可以是利潤,因人而異,看你的修行水準的高低。但因為它反人性的特點,所以交易者需要擁有極好的應對策略與完美的心靈駕御能力,而這才是真正最難學的地方。

同時我也認為正是因為股票市場由於策略性風險的存在,所以它並不是一個純概率型交易市場,它是一個以搏奕為主,概率為輔的市場。決定你在這個市場收益的最根本原因並不是你算概率能力的高低,而是你搏奕能力的比拼。

所以我基於以上認識,組建了自己獨特的主力針對交易系統,這個系統是以搏奕為核心,心靈駕御為前提,量化概率統計為基礎的交易模型。因為是搏奕,所以自然不可能是機械系統,法無定法,道非常道。在搏奕的世界中唯一不變的那就是變,可雖然變有些本質的東西卻又從未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