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ill-理
由於這個話題太沉重,本不準備作答,但看見別人的答案,忍不住又說了幾句,現在把我的評論移來,增添一點,作為回答。
知青是整整一代人,他們對社會、人生的體驗是最為深刻的。
當年初中以上學歷必須下鄉,小學生不下,所以知青大多數是初中、高中學歷。下鄉兩年以上(含兩年),一部分人被推薦讀了大學、中專。後來一部分人在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
但文憑學歷不等於知識水平,更不等於所謂“文化水平”,知青自學的意志和能力都很強,知青中不少當年學霸、天才人物,單是名作家裡就有不少知青。
例如鐵凝、王安憶、張抗抗、竹林、李銀河、王小波、食指、史鐵生、梁曉聲、鍾阿城、韓少功、張承志、鄧賢、葉辛、陳丹青、馬未都……,巴金先生的兒子李曉也是作家,和前述幾位著名知青作家一樣,他也是知青。
張藝謀、陳凱歌都是知青。劉曉慶、韓三平、陳佩斯、葛優、姜昆、濮存昕、蔣大為也是知青。
如果算上回鄉知青,那麼莫言、路遙。
文憑學歷更不等於所謂“文化水平”。
一些所謂科班出身的電影編劇,編起劇來幼稚可笑,就是明證,滿口學生腔,有什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演戲演電影毫無生活氣息,低幼化,他們的作品又有什麼文化價值?在報刊上和出版社背大學教材的所謂“學者”,和自學成才並具有獨立思考獨立見解的知青,誰更有文化?
知識分子是能夠創造知識的人,不是知識的容器;文化水平不只在學校可以提高。
大悔憶智冰
知青是特殊年代的產物。知青主要分佈的時間點,是1968年到1978年。其前後,還有一些時間分佈,但可不做為主流看待。現在回看這一代人,可以肯定的說,他們沒有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他們完成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使命。他們現在仍然奮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說知青的文化水平,得看從那兒說,怎麼說,怎麼看?十年知青,名義上,都是初高中畢業生。但要用現在學生的數,理,化,文,史,地,外來衡量,顯然水平要差一些。但他們十六,七歲就走向社會,離開家庭,獨立生活。他們的表達能力,實際運用漢語文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吃苦能力,拼搏能力,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改造社會,創造新事物的能力,都要遠遠高於其前後的幾代人。特別是其中的佼佼者,文史大家,科技精英,商業鉅子,演藝名星,政界要員,都不乏其人。為什麼?因為他們成長在特殊的年代,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受到了三大革命運動的特殊鍛鍊和考驗。今天,國家的中堅力量,還是由知青這一代人在支撐著。要說文化,知識,有很多種。並不是一定要在學校才能學到。有的知識在學校還根本學不到。現在的學生缺少的還真是社會這個大課堂的歷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成長環境,不可替代。也不會出現斷代。一代更比一代強,是真理。
盛廣學雜家雜論
"知青",是66,67,68屆初中、高中在校學生,在一個特定歷史環境中的代名詞。之前的上了大學或參加工作,之後的年齡太小沒有這個資格。
我今天只說的都是知青大眾。這是因為我和這些人,打的交道最多,可以說是同時代人。不同的是我是回鄉知青,他們是下鄉知青。
如果只從文化教育這個角度講,這是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的巔峰。從49年開始,教育先是絕對的"一邊倒",從學制、教材、教法,絕對的全盤"蘇化"。口號就是"一邊倒"。以後經歷57年反右,58年躍進,開始反思,才有了60年代初期從經濟到文化教育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政策。從教育講,這一時期的初中、高中,從生源到師資都是最好的。而且從61年起,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是49年以後最正規的一段時期。所以老三屆的語、數、理、化基礎十分紮實。這一批學生也是解放後,第一批學習英語的學生。以後不少人從事教育工作,無論你安排那門課程都可勝任。特別是文革後期,由於十年斷層,教師乏人,這些人都成為當時中學教師隊伍中的骨幹。
特殊的年代,特殊經歷,是老三屆身上最可珍貴的財富。這在解放以後的知識分子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這些人在參加工作以後一般都表現出:知下情,能吃苦,敢為勞動人民說話;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始終能夠站在工農大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沒有知青這一段經歷的人是很難有這種情結的。
李彬文
要回答該問題,就先說說:知青及其歷史。
知青為文革區間城鎮戶口的中學生畢業生下到鄉下(上山下鄉丿當農民。其為當時的口號“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大有作為”簡稱“知青”。也稱上山下鄉運動。其中有一部分農村戶口讀中學的叫回鄉知青。跨越1968年一1978年。
始於1966年夏天的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們(大學生,中學生)起來造反,仃課鬧革命,造走資本主義當權派的反。1967年1月上海的紅衛兵,造反派奪了上海市政府的權。成立“上海公社”(山寨,巴黎公社),2月貴州省的紅衛兵,造反派奪了貴州省政府的權。成立了貴州省革命委員會(史稱:西南春雷)第二個奪權的省份’。革命委員會的名稱得到了高層的肯定。 各省的紅衛兵,造反派紛紛效仿,綠續開展奪權,成立革命委員會。 到了1968年9月,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除臺灣,香港,澳門外)都完全了奪權,成立革命委員會。 為此還發行了,祖國河山一片紅,的紀念郵票(該郵票現在老值錢了,因為是錯版票)。 紅衛兵們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不能總在學校待著啊。大學生分配了工作。中學生怎麼辦呢?(搞文化大革命去了,工廠生產也停了,大學也停止招生了)。年青人的就業解決不了,高層想了一個招,把這些人下放到農村去。 隨之而來,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的上山下鄉運動。
軍墾農場安排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插隊到農村,所謂“插隊”就是一個生產隊安插3一7人。
66年夏季停課鬧革命。68年底開始下鄉。這部分中學畢業生,65年入學的就讀了一年的初中(初一)或高一。63年入學的初中生或高中生基本完成了三年的初中或高中正規教育。
這部分稱為,老三屆。
68,69年下鄉運動把老三屆學生打發下鄉後,教室騰出來了。又開始復課鬧革命(小學在66年夏也停課了)中學又開始招生恢復上課了。
但問題來了,文化大革命,故名思意,文化戰線包括有文化教育,文革定性,文革前的教育路線教的封資些一套不行。中學復課教什麼?
教育部革命委員會的人也搞不懂,教才也不好編,教學大鋼沒有人敢編。搞不好要引火上身的。
請示領導,領導指示,教育為無產階級服務,學制縮短,與工農相結合。
最後確定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九年教育制,中學的化學課改為農業基礎課,物理改為工業基礎課。
中學生一個學期要安排一定的時間(三週),到農村學農,三週到工廠學工。這叫教育與工農相結合。
城鎮中學生畢業後,下鄉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戶口隨之轉為農民戶口丿。
從以上情況可見,老三屆初三及高三的學生學得最紮實,這些人中恢復高考後有考上大學的。
69年復課後讀中學的知青文化水平也就那樣了。
老三屆的知青稱謂就為區別69年後的中學畢業生。他們的文化水平功底比69年以後的中學畢業知青的文化水平高些。
顏工516
知青現在是個大群體,其實也是可以細分為若干小類的。眾所周知,文化大革命1966年開始,學校停課整整二年多。1968年下半年全國陸續復課,年底毛主席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就是說在1966年時從初中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這六屆中學生全上山下鄉了(極個別的留城或參軍不代表整體)。從這開始,一直到1976年,中學畢業學生基本上都上山下鄉,現在社會上講的知青就是指這些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些人裡有受過完整教育的初中生高中生,有1968年復課後從小學直接升上來的中學生(基本上中學課什麼也沒學,一年多後也下鄉了),還有是大約1970年相對平穩後進入中學學習的學生(學制改革了,小學五年中學五年,課程精簡了,學工學農佔了很多時間)。所以可以這麼說,知青中一部分人是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一部分人是小學文化水平,最後一部分人是文革時的高中水平(達不到真正高中)。以上分析只是從歷史事實和知青當時年齡段來劃分的,不代表每個個體的真正文化水平。我本人就見到過下鄉知青揹著教科書下鄉在農村還堅持自學的。最後想說的是,雖然很多知青因為社會原因沒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這批人在社會知識,生存能力,拼搏精神乃至道德修養並不輸於現代的年青人,而且從吃苦耐勞等方面,肯定強於他們。以上是個人根據親身經歷所作的簡單分析,不是社會論文,疏漏之處還請指正。
長金老者
謝謝
從影視片和父輩口中瞭解,當年知青困為下放勞動鍛鍊,有的吃飯都很難,飢一頓飽一頓和勞動佔據了他們大量精力,學習的時間並不多!加之遠離家鄉帶來的各種不適宜,即使擠時間學習的東西也很少! 在《血色浪漫》中鍾躍民鄭桐那批老三屆北京被下放到陝北,村長那兒糧食有限,吃了上頓沒下頓,三更半夜飢餓難耐醒來!白天不勞動又想辦法為吃飽飯乞討!在這種要麼勞動要麼乞討的節奏裡,鄭桐蔣碧雲學習已經很努力了!可最後還是差點沒考過,因其在歷史方面見長而破格通過,偏科嚴重!不過他們知青老三屆學習東西很紮實,大多邊學邊思考,鄭桐對蔣碧雲說:“知識是個好東西,它能使人清醒,使人大徹大悟,就像漫漫長夜中的火把,給你光明,統你溫暖。當你進入一種境界的時候,現實中的一切都顯得不重要了。你無暇去考慮物質生活中的富足與貧困。你學習知識就是為了進行一種思考,一種完善。” 知青歲月中學的東西不多,但是紮實,貧困給他們的更多的是與歲月頑強抗爭的積極態度!
謝謝
小夜曲的時光
知青是當時時代的產物,這一大批人沒有大學可考可上,畢業後基本一鍋端式地下放到農村,1972年之前的知青中有初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1972年之後含當年畢業的全是高中畢業生,所以不太好平均的講,拿高中生講,畢業時的理科水平除數學外應不比現在高,而文科方面知識面較全面,感覺還是能和現在比一比,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階級鬥爭方面理論應比現在全面,另外,校外實踐應比現在機會多,在校生每年都有一個月的學工或學農實踐生活,因此,知青不但文化底子還算可以,也很瞭解社會狀況,能很好地溶入到社會底層生活中去,這一點,正是當今高中畢業生的短板。這從改革開放後至今社會發展中就能看出來,知青中湧現出一大批充滿正能量的對社會做出很大貢獻的正面人物,並且遍佈各個行業和領域。本人是知青,所以此較瞭解當時情況,特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手機用戶50028258783
我也是知青一員,1975年3月鄉下農村。看到這個問題是問學歷的,真的有點尷尬。
像我這一代人基本是文革中的學生,已經下鄉了,文革還沒有結束,未來是什麼樣,一點想象都沒有。
我們那個時代,你就是想讀書,也是無書可讀的。書店裡根本買不到你想讀的書。有書,基本“走後門”了。
那時高中快畢業了,看看什麼也沒有學,將來怎麼為社會服務?心理很擔心,一不小心,學習繪畫了。可是一本繪畫的書都沒有。買了一套書法字帖,那就高興的不得了了。
高中我們班的同學,一次上語文,老師問了一個字的拼音怎麼讀,沒有一個知道的!
當然,我們在當時也是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下鄉做不了多少事,但是主要的事情,還是知青做。
1977年,我們趕上了文革後的第一次高考,但是,我自己都不敢考,因為感覺差的太遠,尤其是我自己,屬於偏科的。但是,也混入集體參加了高考。
1978年我們進入工廠。那也是最好的工人,學習技術又快。
我個人主要是不想考大學,但是,喜歡學,於是我進入真正的自學。
幾十年過去了,我的自學,我還是非常滿意,因為我也寫出了具有先進學術水平的文學研究和繪畫研究著作。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我能夠在學術領域取得非常滿意的,在國內領先的水平,我也是很自豪的,作為知青,我也覺得對得起我們這一代人。
如果僅僅是說,我們自己這一代的文化水平,真的也就是初中吧。因為我們的學習確實不完整。
假如我們有完整的學習歷程,儘管只有九年在校生活,也會很紮實的,問題是,我們的文化課學習,基本是斷斷續續的。所以,連漢語拼音都不會,一點不奇怪的。
我鄉下後,因為畫畫做了村裡的小學教師。當時,村裡的教師也沒有一個是會漢語拼音的,他們聽說我還能湊合,就請我教漢語拼音。可能,這算是我最大的貢獻了。
但是,我們是17歲的初中生,要比現在的初中生能力好一些。
知青還有“老三屆”,他們是完整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這一批知青屬於40和50人。改革開放以後,他們才迎來了大有作為的好時代。
知青們的下一代,普遍比較優秀。這應該與知青的經歷有關。
千千千里馬
我是七二屆下鄉知青,六八年復課後,小學畢業生幾屆都湊到一起,所以年齡參差不齊,上課頭一年自帶板凳,教材基本沒有,全靠老師備課,學生抄寫,畢業後雖是響應號召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但是心甘情願去的,因我是獨子可以不下鄉的,戶口簿是揹著父母偷出去派出所下的,當時下鄉時文化水平也只能讀書看報的水平,《聊齋志異》文言文讀起來初時還相當吃力,一是生澀詞語太多,二是其讀物是五幾年出版的,繁體字較多,因其農村一到晚上黑燈瞎火的住房散落,只能蝸居屋內硬肯,由於我下鄉的地方是山區很貧窮,受教育的程度很差,我自然而然的成了他們眼中的知識分子,讀報和寫大字報的任務自然由我擔綱,這無形中也促使我加強了學習,七七年高考在數學成績為零的情況下,離上線只差5分。七八年統招回到了城市,通過職業培訓才拿到高中文憑,我們那一代知青經歷了磨難,錘練了意志,懂得人情世故,豐富了人生,積累了知識,雖數,理,化對於大多數知青來說是一塊荒地,但文字功底還算可以,遣詞用句可以與如今大學生比美,至於其水平如何因人而異,但其閱歷和思想深度是現代大學生無法比擬的。
榮昌177543618
僅就我1974年畢業下鄉的知青來說:在升入小學四年級時,就是文化大革命剛開始,停課鬧革命,呆兩年升入初中復課鬧革命。我沒看見過小學四年級到小學六年級的教科書。到中學以後只有數學課本老師全部給講完了,其餘:物,化,語,英等課程都只講了幾節課。學的怎麼樣可想而知。按現在來看是多少呢?我想一個人一個水平吧。很難有統一的說法。1980年後,國家也就是單位組織初中,高中文憑考試,那時這些知青都已經是拖家帶口的中年人了。也意味著國家承認這批知青的文化是小學畢業了,可是也沒有小學畢業證書。小學課程也沒學完。僅就1974年畢業的知青而說,小學三年畢業是名副其實的。其實也不確切,因為在中學還學點中學課程呢。有的知青熱愛學習還一直在自學,他們的文化水平按現在來看,有的知青可能在某一方面或全面衡量,已超過了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 可見網上報道,例子我就不舉了。所以很難確定知青的文化水平按現在來看是多少,因人而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