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新藍籌 緊抓三主線

深挖新藍籌 緊抓三主線

國都證券

1、市場雖有反覆震盪壓力,但修復緩升動力正積蓄.美國發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地緣政治格局、經濟復甦動能與通脹預期、美元及其利率走勢、及國內資管新規下的結構化流動性壓力等不確定因素時有反覆,制約修復信心,使得市場反彈過程較猶豫曲折,仍有反覆震盪壓力。

展望六月,市場修復緩升動力正積蓄:1)基本面階段有望改善,供應端工業生產活動持續回暖,需求端耐用品消費放緩,而基建投資增速連續回落至歷史底部、財政支出階段加快下或有望企穩、製造業與民間投資增速已自低點緩升,經濟放緩預期有望階段修正;同時,PPI 工業通脹階段反彈,正提振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升;2)壓力因素雖仍有反覆,如美元加息、國內信用收縮下的結構化流動性壓力、美國貿易關稅政策等,市場震盪壓力仍在,但預期較為充分,且已得到一定釋放,因而風險壓力實際影響有望邊際減弱。以上基本面階段改善,風險壓力邊際減弱,股指有望震盪緩升。

2、基本面展望:階段改善,趨緩擔憂有望修正。今年在春節較晚及全國兩會會期較長等因素干擾下,春季開工復工晚於預期,使得市場此前持續擔憂經濟超預期放緩;同時,四月需求端耐用品消費增速明顯弱於預期,消費與投資增速雙雙回落至歷史低點,也引發市場對居民負債槓桿快速上行、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樓市從嚴調控保持定力、及規範硬約束地方舉債融資後的負面拖累擔憂。

然而,四月以來工業生產活動持續回暖,需求端耐用品消費增速繼續下滑空間有限,及4 月底中央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內需,財政支出進度有望加快,基建投資拖累影響也有望降低,經濟基本面放緩擔憂有望改善,趨緩擔憂有望修正。此外,全年來看,“樓市低庫存+租賃房建設”下的地產投資回落有限、民間投資回暖,有望緩衝基建投資低位略降的拖累壓力,且製造業投資低位企穩,全球經濟復甦週期中外需仍偏穩,經濟仍具備平穩與韌性支撐。

同時,隨著4 月PPI 同比漲幅由降轉升,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也正顯著回升,4 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大幅反彈至近六個月高點,預計5 月PPI同比漲幅有望繼續回升至4%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仍有望保持在雙位數以上的階段高點。

3、壓力邊際減弱一:全球經濟復甦動能減緩,美聯儲通脹容忍度提升,全年加息節奏預期正下修

作為全球資產定價錨的美元及其利率,受今年歐美經濟動能弱強及貨幣政策鬆緊分化加劇,近期雙雙顯著上升,資本回流美國壓力已引發新興市場股債匯普遍承壓。中國經濟增速平穩韌性足,經常項目差額整體持續保證順差且其佔GDP 比重合理、短期外債佔外匯儲備比例相對偏低,及資本管控提前得當、尤其是未雨綢繆提前著力金融去槓桿防風險等有力因素支撐,提前釋放了一定的壓力,使得當前中國資本流出與匯率貶值壓力有限。

今年初通脹預期上升、美元加息預期提速,為導致2 月全球風險資產市場顯著調整的主要催化劑;目前在全球經濟復甦動能減緩、美聯儲通脹容忍度提升下,或使得該預期降溫或擔憂緩和,或將減緩美元指數及其利率的上行動力。

隨著中美利差收窄、6 月中旬美元大概率加息臨近,預計屆時央行跟隨上調政策利率,以穩定匯率預期、降低資本流出壓力。今年在防控金融風險首要任務下,落實資管新規、引導資金回表,推動利率雙軌合併,同時緩解社融成本上行壓力,央行已採取“降準+加息”貨幣政策組合,通過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置換式降準等,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預計年內在跟隨美元上調政策利率同時,再次降準可期。

4、壓力邊際減弱二:中美貿易休戰轉和,雖然全球貿易格局仍有變數,但直接衝擊影響邊際減弱。中美貿易摩擦已由隔空對抗轉為磋商和談,緩解了全球經濟最大風險的擔憂。然而,美國中期選舉在即,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仍將作為特朗普反覆博弈選票與利益的籌碼,預計美國政府發起的貿易關稅戰仍有反覆,如近期特朗普已指示商務部啟動對進口汽車、卡車及零部件232 調查(此舉旨在迫使加拿大、墨西哥兩大對美出口汽車大國在NAFTA 談判中作出讓步,並同時向日本和歐盟施壓)。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作為特朗普近期博弈利益的反覆籌碼,中期試圖改變美國製造業競爭力下降的態勢,全球貿易格局仍有變數;然而,考慮到中美貿易爭端壓力雖有反覆,但升級風險趨於緩解,且市場已對此消化較為充分,對A 股的直接衝擊影響邊際減弱。

5、配置建議:深挖新藍籌,緊抓三主線

1)近期而言,結合中美貿易休戰轉和、A 股正式納入明晟指數等利好催化,及中長期業績增長確定性、估值縱橫向安全邊際,可深挖業績估值匹配的新藍籌(總市值300-500 億元)—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行業競爭力領先、行業格局重塑空間大、盈利改善與業績增長拐點明確。

重點包括:一結合行業景氣度、行業量價變化趨勢、業績增速-估值匹配度,建議重深挖大眾食品(消費藍籌績優股重點受益於A 股納入MSCI 指數)、醫藥生物、紡織服裝、旅遊、航空機場、大金融(CDR 發行交易辦法意見稿已發佈,年內有望啟動實施,龍頭券商重點受益)中的績優新藍籌個股機會;

二從階段政策微調略松、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相結合的重點方向,佈局汙染治理、國土綠化等生態環保,受益於振興鄉村與精準脫貧的必需消費品渠道下沉機會,及補短板強弱項目標下政策密集催化的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

三從階段PPI 超預期回升,中上游行業量價齊升,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好於預期來把握,建議可適當關注中上游週期行業中區域性龍頭個股,包括火電、鋼鐵、建材、化工、石油天然氣供應商。

2)中期來看,重點圍繞受益於補短板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新動能、高質量發展主線的先進製造業(人工智能、半導體芯片、工業互聯網、5G、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軍民融合)、現代服務業(新零售、公寓租賃、文化傳媒、體育健康、數字經濟等)、消費升級(智能家居家電、中高端汽車、時尚輕奢品、中高階品牌大眾必需品等)中的創新真成長股。

主要風險:經濟下行、信用違約事件擴大、美元及其利率繼續顯著上行等超預期風險。

深挖新藍籌 緊抓三主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