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19只中報業績預計翻番股迎良機

5月28日,浙江省政府對外宣佈浙江省大灣區建設戰略。浙江省大灣區建設提出目標:到2022年,灣區經濟總量達到6萬億元以上,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47%以上;到2035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有關人士透露,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即將對外發布。

此外,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表示,繼粵港澳大灣區之後,浙江大灣區未來有望成為中國另一個國家級大灣區。

對此,浙江大灣區建設總體佈局是“一環、一帶、一通道”,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該建設將直接拉動區域交通運輸、能源交通、產業園等基建投資,對物流、港口、鐵路相關領域有一定促進作用,上述領域龍頭企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具有業績支撐的績優龍頭標的或迎配置良機。

二級市場上,昨日,浙江板塊盤中異軍突起,板塊內135只個股實現上漲,佔比近五成。其中,寧波海運、三維股份、華通醫藥、福達合金、漢嘉設計、京華激光等6只個股昨日集體漲停,奇精機械、三江購物、普洛藥業、天地數碼、森馬服飾、創源文化、旺能環境、永創智能、牧高笛、尖峰集團和樂歌股份等個股漲幅也均在4%及以上。

昨日,儘管A股市場呈現震盪回調的態勢,但浙江板塊內龍頭股成為場內資金追捧的重點。數據統計發現,昨日板塊內共有139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合計吸金9.46億元。其中,天地數碼、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華東醫藥、京華激光、創源文化、寧波海運、樂歌股份、浙江眾成、君禾股份和寧波港等11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均在2000萬元以上,合計大單資金淨流入達5.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板塊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同樣可圈可點,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有160家浙江地區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119家,佔比74.38%。其中,寧波東力、聯絡互動、合盛硅業、金盾股份、新和成、廣宇集團、三維通信、杭氧股份、圍海股份、南洋科技、慈文傳媒、生意寶、艾格拉斯、道明光學、南都電源、晶盛機電、贊宇科技、東南網架、久立特材等19家公司均預計2018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翻番。

對於主題投資機會,東方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其一,旅遊領域,將受益於強大購買力和便利城際交通;其二,交運物流領域,區域整體人口、資本、貨物流量提升,港口作為區域開放龍頭有望直接獲益,同時利好航空、物流標的;其三,地產領域,特色小鎮、產業園區等提振特定開發商業績成長,同時區域對人口、資本吸引力上升,提振土地價值;其四,建築工程領域,傳承浙江省一直以來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城市生態建設在大灣區規劃開發目標當中將佔據較大的權重。推薦標的:寧波東力、聯絡互動、合盛硅業、金盾股份、新和成、廣宇集團、三維通信、杭氧股份、圍海股份、南洋科技、慈文傳媒、生意寶等。

||##PG##||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合盛硅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合盛硅業:有機硅雙龍頭,有機硅再擴產,劍指全球工業硅

合盛硅業 603260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劉軍 撰寫日期:2018-05-18

有機硅再擴產,財務實力支撐公司長期發展。公司繼此前計劃擴建10萬噸硅氧烷後,再次公告擬擴建20萬噸硅氧烷項目,反映出看好未來幾年有機硅行業的發展機會。2017年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19.29億元,同比增長107.66%。公司賬面現金充足,此次投資資金全靠銀行貸款及自有資金來完成,不攤薄股權,也反映出公司對自身現金流的信心。

有機硅行業供需結構改善,價格持續上漲。我國有機硅行業市場出清,企業數量由15家縮減至10家,有效產能連續兩年沒有大增長,而下游需求保持穩定增長。行業開工率大幅提升,2018年3、4月份行業開工率持續在90%以上。DMC價格由年初的2.8萬元/噸,上漲到3.4萬元/噸。6月份山東上合峰會,預計將會影響山東東嶽、金嶺等企業的開工。行業今明兩年沒有新增產能投放,行業高景氣有望持續。

龍頭企業有序擴張,行業競爭格局優化:政策限制20萬噸以下有機硅單體項目建設,環保趨嚴進一步提高行業進入門檻。2017年我國有機硅單體有效產能約270萬噸,海外地區約240萬噸由5家企業高度壟斷。新增產能方面,新安股份15萬噸預計19年底投放,合盛硅業20萬噸預計2020年投產。行業進入龍頭企業有序擴張,邁向壟斷競爭格局新時代。

工業硅-有機硅全球雙龍頭,煤電硅一體化構築核心競爭力:公司工業硅總產能75萬噸,有機硅單體總產能將達93萬噸,均是全球第一。公司主要項目立足新疆,利用當地低價煤自發電,形成煤電硅一體化產業鏈,成本領先優勢明顯。產業鏈一體化建設,也有利於產品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增強公司競爭實力。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4.18/5.03/5.89元,對應PE分別為17.76/14.78/12.62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價格大幅下跌;產能投放不達預期;新項目的不確定性。

||##PG##||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新和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新和成一季度業績預告點評報告:業績大幅增長,維生素持續景氣

新和成 002001

研究機構:浙商證券 分析師:張海濤 撰寫日期:2018-04-10

業績大幅增長,二季度供給缺口剛性或將加大。

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1.45億,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8.01億,同比增長68.36%、124.36%。營養品板塊業務中維生素產品: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3、生物素(維生素H),伴隨2017年中期開始的史上最嚴環保核查,整個維生素行業供給端收縮顯著,價格同比2016年抬升100-600%不等。2017年三季度,帝斯曼發佈2017-2018超長期維生素A減產計劃。10月31日,世界最大的檸檬醛供應商巴斯夫檸檬醛發生火災,其先後發佈了自身檸檬醛及下游中間體、維生素A、E停產的不可抗力申明。此次事件影響進一步發酵,部分採購巴斯夫檸檬醛做維生素A的廠商逐漸受到影響,造成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行業供給缺口接近50%、30%,維生素A和維生素E價格將大幅上漲。外 媒預計歐洲巴斯夫將在今年二季度後期或第三季度前期才能供應維生素A和維生素E,而此前巴斯夫的產品庫存在一季度即將見底,因此二季度維生素A和維生素E供給缺口剛性將加大,兩大品種價格持續景氣。

蛋氨酸業務在收入體量上具備再造一個“新和成”潛力。

蛋氨酸公司營養品板塊未來的潛力大品種,目前一期項目5萬噸已於今年投產,總體規劃設計產能在30萬噸,剩餘產能即將在未來3-5年逐步釋放。完全釋放後體量可媲美國際蛋氨酸龍頭。蛋氨酸行業集中度極高,公司是全球第八傢俱備蛋氨酸核心生產技術的企業。蛋氨酸下游需求增長穩定,且和維生素下游幾乎重合,因此公司蛋氨酸業務有望與維生素板塊發揮協同效應,憑藉公司強大的維生素銷售渠道,可以迅速推廣蛋氨酸產品,縮短早期的產品培育期,節約渠道建設成本。

香精香料業務持續成長,新材料業務增加公司多元化增長點。

公司自2007年開始發展香精香料業務,憑藉的強勁的研發實力,以及和維生素上游中間體協同生產的效應,基本可以保證每年推出一個新產品,且部分產品已經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公司山東生產基地規劃用地1000畝,已經規劃多個潛力產品,預計該板快未來可以保持20-30%穩定增長。公司新材料業務主要是PPS產品,PPS一期項目5000噸目前運轉正常,二期10000萬噸項目已經建設完成並試車。

盈利預測及估值。

預計公司2018-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27.36億元、143.45億元,增速分別為107.87%、12.6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9.95億、50.03億元,增速分別為、201.49%、0.15%。預計2018-2019年公司EPS為3.95、3.96元/股。

||##PG##||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海康威視(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海康威視:公司保持穩健增長,雲邊結合迎AI大時代

海康威視 002415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楊明輝 撰寫日期:2018-03-02

事件:

公司發佈2017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18.95億元,同比增長31.9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4億元,同比增長26.60%。

點評:

公司2017年業績增長穩健。

全年來看,安防行業下游需求回暖,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18.95億元,同比增長31.91%,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營業淨利潤102.46億元,同比增長49.93%(主要因為2017年6月實行新的會計準則,將與日常活動相關的退稅計入其他收益,因此營業利潤增長較多);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億元,同比增長26.60%。在利潤率方面,公司2017年淨利潤率為22.44%,保持穩定。單看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1.65億元,同比增長31.3%;歸母淨利潤為32.47億元,同比增長26.24%。公司在2017年研發投入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不斷加快新技術向新產品的轉化,如AGV、螢石雲等新產品增長明顯。此外,公司還不斷提升管理與運營效率,實現了公司業績的穩健增長。

安防行業增速回暖,雲邊結合迎AI 大時代。

在經過2015-2016年宏觀經濟低迷所帶來的需求不振後, 2017年中國安防行業下游需求回暖,前五大安防應用領域公安、交通、樓宇、學校以及金融皆有不錯表現。此外,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行業需求的帶動下,公司的AI 攝像頭出貨佔比不斷提升,多個智能安防項目有望快速落地。公司在2017年CPSE 安博會上推出多種包含邊緣計算以及AI Cloud 的新產品,並提出“雲邊結合”的智能化安防發展方向。我們認為在未來前端設備不斷高清化背景下,數據傳輸成本將大幅度提升,而海康提出的前端邊緣計算+後端AI Cloud 解決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數據傳輸所帶來的成本負擔。具備邊緣計算能力的前端將採集到的數據進行篩選、壓縮並標籤化,數據傳輸壓力變小,後端處理速度也將得到提升,符合未來安防領域智能化、高清化、實時化的需求與應用要求。

目前政府已出臺一系列智能安防相關政策,未來如無人零售、人臉識別等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在政策與需求的雙重帶動下,有望出現更多“人工智能+安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安防行業新空間也將被打開。海康威視作為安防領域的絕對龍頭,有望深度受益於新需求的開拓。

此外,海康在工業4.0領域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公司一方面依託長期在圖像處理領域的技術積累,推出了多種工業攝像機產品,另一方面公司深耕WMS倉庫管理系統,加上公司的AGV 物流車已經形成一套擁有自主體系的倉儲物流管理方案,公司未來將有望受益於工業4.0時代的到來。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我們認為海康威視在傳統安防領域規模優勢明顯,並且深耕AI+安防解決方案,提出的“雲邊結合”符合未來行業技術發展方向;在新興應用領域,公司佈局工業攝像機、AGV、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等新方向,有望受益於工業4.0時代的到來。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EPS 分別為1.02/1.31/1.65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42/33/26倍。考慮到公司在安防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且在人工智能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並逐步向工業4.0領域拓展,成長空間已被打開,理應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我們給予公司2018年38倍PE,6個月目標價為49.78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智能化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替代風險;國內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的風險;海外市場銷售體系建設不及預期風險; 新業務不確定性較大,出現虧損的風險。

||##PG##||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大華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大華股份年報點評:業績符合預期,迎接安防AI時代

大華股份 002236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胡又文,呂偉 撰寫日期:2018-03-09

業績符合預期,現金流明顯好轉。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88.44億元,同比增長41.38%;淨利潤23.79億元,同比增長30.33%,EPS0.82元,符合預期。扣非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3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9.14億元,同比增長94.21%,各項現金流指標明顯好轉。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2元(含稅)。

毛利率進一步改善,解決方案收入佔比明顯提升。2017年公司安防行業毛利率為38.23%,比上年同期提升0.52%;境內毛利率36.97%,較去年同期提升1.63%。解決方案毛利率達到43.19%,較去年提升1.63%,收入佔比從去年的48.75%提升至52.2%;產品毛利率39.08%,較去年提升2.17%。

加大研發投入,AI技術進入國際一流。2017年研發投入17.89億元,同比增長25.55%,佔營業收入比重9.49%。公司基於深度學習對視頻中人、車和物的檢測和各類屬性的提取,性能指標已經達到國際一流。公司的車身識別技術可以識別130種車輛品牌以及3,000多種的車型。年報披露,公司2016年在人臉識別領域的LFW上取得排名第一;2017年,公司在文本檢測和識別領域的ICDAR上3項排名第一,在場景流識別領域的KITTI排名第一。

推出高清人工智能安防芯片,全生態佈局迎接安防AI時代。芯片是視頻監控硬件實現多維感知的關鍵,視頻監控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之後,行業對視頻監控企業的需求從以單純硬件的提供商為主轉變為在芯片、硬件產品、算法全生態佈局,可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進一步提高了行業進入的技術壁壘。公司研發設計的相關芯片主要用於攝像機及存儲產品。公司年報披露2017年推出了支持4K分辨率和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芯片產品,通過自主研發芯片,公司提升芯片的定製化、專業化與差異化能力,支撐解決方案的拓展。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全球安防龍頭企業之一,將是本輪“人工智能+安防”紅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積累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市場渠道能力將賦予公司向多個新興行業橫向複製的優勢。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EPS分別為1.07、1.5元,維持“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30元。

風險提示:安防智能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

||##PG##||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華東醫藥(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東醫藥年報點評:業績符合預期,創新及國際化持續推進

華東醫藥 000963

研究機構:浙商證券 分析師:張海濤 撰寫日期:2018-04-03

業績增速符合預期,研發投入增加。

公司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3.89億同比下滑-1.22%,實現淨利潤2.90億,同比增長15.55%,四季度收入及淨利潤增速同比去年略有放緩,主要系浙江省兩票制在2017年11月正式實行,公司商業板塊中的調撥業務流失導致。另外公司公司研發費用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導致公司管理費用逐季度遞增,全年管理費用同比去年增長40.65%,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同比提升13.04%,低於去年同期6個百分點,控費及精細化管理大趨勢不減。江東項目二期項目2017年17年開始動工,佔地約224畝,總投資約28億元,主要為公司後續糖尿病產品線做產能支撐。

糖尿病管線逐步完善,國際化創新之路轉型開始

積極拓展OTC渠道,產品梯隊完善,內生增長穩健

百令膠囊是目前支撐公司醫藥工業收入主要品種之一,報告期內公司在繼續推進基層市場銷售以外,建立專職隊伍大力開拓全國OTC市場與自費病人市場,為百令後續的持續增長建立有效市場渠道,預計百令膠囊未來三年將繼續保持10-15%的增速。公司大二大品種阿卡波糖在報告期內實現收入突破20億,伴隨一致性評價逐步推進,基層市場拓展配合進口替代,有望繼續保持30%增速二線品種免疫類抑制劑,環孢素和他克莫司均在此次醫保目錄調整中受益,在核心品種他克莫司高增長帶動下整個免疫抑制劑板塊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質子泵抑制劑類產品伴隨營銷梯隊改善有望保持20%以上增速。達託黴素伴隨各省醫保逐步執行以後,有望成為5個億的大品種。公司醫藥工業板塊有望繼續保持20%-25%的增速。

盈利預測及估值

預計公司2018-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313.20億元、353.65億元、400.83億元,增速分別為12.53%、12.92%、13.3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1.95億、27.26億、34.54億元,增速分別為23.40%、24.16%、26.70%。預計2018-2020年公司EPS為2.26、2.80、3.55元/股,對應PE為29.00、23.35、18.43。

||##PG##||

浙江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將發佈 六股受關注

杭氧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杭氧股份:氣體業務快速成長,中國的氣體巨頭正啟航

杭氧股份 002430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劉國清 撰寫日期:2018-05-17

投資要點 工業氣體市場廣闊,氣體業務快速成長。市場一直將杭氧當一個強週期股看待,而忽略了公司的成長性。公司的設備業務的確是強週期屬性,受益於化工投資而快速回暖。但公司的工業氣體業務始終處於快速成長期,2010年剛上市時公司工業氣體收入僅2.58億元,2017年則達到了近40億--八年增長14倍,上市以來年複合增速47%,即使在經濟最低迷的2014-2016年仍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我們認為仍有望繼續保持下去。

氣體行業是個強者恆強的行業,國外四大氣體巨頭佔有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但我國氣體市場較為分散,成熟度不高。我國氣體市場空間巨大,2017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空間約1100億,年均增速約為GDP的兩倍,在工業分工化的大趨勢下,像杭氧這樣的第三方氣體公司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廣闊的行業擴張空間。隨著氣體收入體量的不斷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也越來越強,作為本土體量第一的氣體運營企業,公司經營現金流充裕,上市公司身法也在融資方面具備優勢,都為公司氣體業務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氣體業務具備良好的現金流特性。工業氣體採用現場制氣+零售市場並行的銷售模式,現場制氣:一般簽訂15-20年長協,客戶承諾保量保價,保障了公司經營的穩定性,鎖定了風險。零售市場:將氣體液化後通過槽車運輸,客戶主要為一定銷售半徑內的較為分散的工業企業,零售價格隨市場價格波動,但遠高於長協價格,具備可觀的業績彈性。因此,工業氣體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穩定充沛的現金流、高彈性的零售市場、滾雪球式的外延擴張。即使在2015-2016週期低迷時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這兩年仍保持4個多億,體現了良好的抗週期性。

化工投資高度景氣,訂單業績高增長可期。2017年公司共獲得了空分設備及石化設備訂單38.17億元,同比增長46.8%。受益於大煉化+煤化工萬億規模投資興起,我們推算整個十三五期間空分設備市場需求約 600 億(公司市佔率已達到 60%以上),根據我們調研瞭解,2017 年下半年開始,化工投資熱情不斷加碼,設備招標逐漸進入高峰期,18 年訂單高增長可期。公司設備訂單的執行週期一般在1 年至1半,充足的設備訂單保障了後期業績的快速增長。

盈利性預測與估值。我們非常看好公司氣體業務的長期成長,同時也看好設備業務的強勢復甦,公司有望複製林德法液空等國際氣體巨頭的成長路徑,成為中國的氣體巨頭。預計公司2018-2020年公司可實現淨利潤為8.02、11.08、13.01億元,對應PE分別為21.48、15.54、13.24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訂單確認不達預期;氣體業務擴張放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