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區掛牌三年 改革開放紅利充分釋放

■ 90項改革任務、175項制度創新基本完成

■ 累計新增市場主體4.5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萬億元

截至目前,90項改革任務、175項制度創新舉措基本完成,累計新增市場主體4.5萬戶,是自貿試驗區設立前的2倍,註冊資本超過1.6萬億元。2017年,三個片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億元,增長11.4%;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增長12.1%;外貿進出口總額2560億元,增長32.8%,在全市1%的面積上,創造了全市12%的地區生產總值、10%的一般預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和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取得階段性成果,總體達到預期目標。

據介紹,天津自貿區將為京津冀地區構建功能完善的跨境投融資平臺,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租賃企業利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產品;支持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租賃和保理項目開展跨境融資;面向國內外試點發行京、津、冀地方政府債券;適時引進港澳及境外合格投資者參與區域股權市場投資交易;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央銀行、主權財富基金和投資者投資境內人民幣資產,服務京津冀區域企業和投資人。

為京津冀地區打造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綜合服務平臺。天津自貿試驗區將依託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平臺優勢,進一步擴大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設立京津冀跨國併購基金,支持京津冀企業通過自貿試驗區平臺“走出去”;建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為京津冀企業對外投資提供備案、跨境金融等綜合服務;打造國家海外工程出口基地,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的作用。

為京津冀地區構建國際貿易和物流服務大通道。天津自貿試驗區將充分發揮天津港口作為北京和雄安新區出海口的門戶作用,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高標準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一步完善“無水港”功能,開展口岸通關流程和物流流程綜合優化改革試點,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口岸通關環境,推動天津口岸成為服務京津冀地區貨物、產品、人員、技術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