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襄陽增加十所大學會怎麼樣?

青椒1688186088


如果襄陽增加十所大學會怎麼樣?

一組數據向你說明:

〔一〕經濟

2017年襄陽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大關,達到4064.90億元,在湖北的名次是僅次於省會武漢位居全省第二位,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地級市的名次是第三位。

同期,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大計劃單列市之一的廈門地區生產總值也突破4000億大關,達到4351.18億元。

襄陽、廈門增幅分別是7.2、7.6個百分點。

〔二〕高等院校數量

襄陽沒有一個“大學”,真正意義上的高等院校總和是四個。

廈門是我國著名的“大學城”,全市高等院校總和15個以上。




襄陽地區最高學府為“二類”中游水平的湖北文理學院;廈門不僅高等院校數量多,而且一流高校和全國重點大學多個;之所以選擇廈門與襄陽橫向對比,正是因為廈門高校十幾個,而襄陽高校若增加十個,將達到十四個,數量上基本相仿。

那麼襄陽增加十所大學以後,會怎麼樣呢?筆者認為,襄陽教育事業會得到翻天覆地式的變化,實現經濟總量翻倍只是一兩年的事情。

先不說襄陽現有實力如何,以一所大學投資50億計算,十所大學的總投資會超過500億元。這筆巨資聽起來並不大,但你結合“武襄十高速鐵路”總投資的資金想象一下就會發現它的巨大作用,分析人士指出武襄十高鐵為地方撬動資金高達2000億元。

十所大學的基本投資之外,必將產生眾多附加產業,都可能是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高循環增加值,為地方撬動5000億的資本並不是夢,對於襄陽而言,將會帶動一大批的人奔小康亦或者億萬富翁。

如果增加十所大學的夢想實現,地方生產總值在大學建成之際突破10000億,年旅遊收入超過1000億元,帶動數萬人就業,為全市打開新的篇章!


中國城鎮發展研究機構


襄陽現狀而言,想要在經濟實力超過廈門,保守估計至少五年。敢與徐州稱齊,這是一種勇氣,敢於提出這一偉大創舉,雖然內地城市卻對自己充滿信心,值得點贊。勇氣可嘉!

襄陽2017年GDP4065億

廈門2017年GDP4351億

徐州2017年GDP6605億

在GDP的較量上,襄陽落後廈門接近300億,落後徐州接近2600億。

從差距上看,襄陽未來的路還遠!


徐州有十二所高校,在地級市高校數量裡佔據前排位置。令人想不到的是徐州居然還上了中國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榜單。這榜單根據2016年全國百強城市前三十五位進行統計。

湖北襄陽在高校學術水平上完全沒有資本和徐州比拼,一所擁有國字號中國礦業大學的徐州還被稱為最缺大學的城市,令人捧腹!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上,福建省廈門市三所大學上榜。廈門大學排在第22位,超越許多省會城市大學。

廈門的十六所高校中,三所高校進入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

在來看看看襄陽高校數量才幾所?

1:湖北文理學院

2: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

3: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4: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5:勤務學院襄陽訓練基地

屈指可數,能在全國教育機構認可的高校也就五所,數量不及廈門的零頭,和徐州高校數量對比,少的也有8所,其中國字號中國礦業大學一所比所有的襄陽高校教學水平總和還要高。

2016年教育部公佈了一十八所不合格大學中,襄陽的“襄樊昭明自修大學”位列其中,如今已被責令停止招生。

寫的這裡不由得深深地思考襄陽在高校界為什麼沒有名校,而且數量和質量均低於同類相當水平的城市。

也許襄陽人會說“我們還有技師學院和軍校”。

在這裡說明一下,技師學院不能算作大學。這是國家重視職業教育重大舉措。部分技師學院畢業證書是成人高教,不能享受普通專科院校的待遇。

襄陽的軍校已被改製為訓練基地,是培養後勤專業高等教育院校。如今學校總部在重慶,由襄陽基地和武漢部分組成。

另一所黃金技術學校改製為指揮部教導大隊!在業內地位頗高,但已失去高等技術教育名號。

還有一所值得一提,在1967年批准建立的襄陽航空工業學院,存在了幾年也被改建。不過襄陽相繼創辦了航空中專、航空技校,合併為襄陽航空工業學校。

2016年湖北省襄陽市聯合多家院企成立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航空學院。但這所學院並非獨立院校。



襄陽的高校史就講到這兒,接下來我來講解一下襄陽相關情況。

襄陽是中國漢江流域中心城市暨湖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級市;經濟規模位居中西部地區同類城市三強之一;襄陽高新區規模以上總投資位居全國第16位;中部地區同類城市僅次於九朝古都洛陽。

看到了襄陽的實力,但是問題來了,假若襄陽增加十所高校的話,必將超越這兩個城市。

從高教史上分析,襄陽具有名校基因,尤其是武漢大學襄陽分校和華中科技大學襄樊職業大學的早期入駐。這給襄陽高等教育起到了大力推動作用。

時至如今,襄陽應該鼓起勇氣學習珠海引進名校的典故。

加強與同省的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武漢工程大學的互動,爭取在襄陽設立分校。

加大貫徹教育部的相關指示,請示教育部幫助襄陽解決高校危機。做好對接北京名校的準備,引進北京電影學院、對外經貿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各類具有高層次高技術的院校。

完善區域共贏計劃,主動聯繫中部地區的安徽省,切實可行的誠懇態度請求中國科技大學以更大的力度服務中西部建設,學習國家開放大學在信陽設立大別山試驗學院,歡迎中科大在襄陽設立中西部高科技院校。

落實基本教育制度,在國際經濟貿易的新形勢下,必須做到超前規劃。有決心,有信心地去香港訪問高等院校,大力學習世界先進金融知識,溝通香港中文大學爭取設立中華傳統文化學院;溝通香港大學設立中西部復興文化經濟領域的相關院校。

襄陽高校史既有光輝的一頁,也有暗淡的一頁。襄陽崛起則鄂北崛起,鄂北崛起必將帶動與之毗鄰的河南、陝西等省。

中部支點一旦形成,有信心更大力度的推進東、中部平衡。


民間查訪專員


廈門是新一線城市,徐州是二線城市,襄陽是三線城市,就算襄陽增加了十所大學,襄陽和廈門至少差了兩個檔次,和徐州也差了一個檔次。



評價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不能僅僅看經濟總量,還要看行政級別、人均經濟總量,人均純收入,科教、交通、醫療等多項關鍵性指標。




1.經濟總量。襄陽2017年GDP4065億 ,564萬人。廈門2017年GDP4351億,392萬人,徐州2017年GDP6605億 ,871萬人,無論總量還是人均,襄陽完敗。



2.行政級別。廈門是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襄陽和徐州都是普通地級市。



3.科教。廈門擁有排名全國20名左右的廈門大學,普通高等學校16所。徐州擁有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十幾所高校,不比廈門差太多。襄陽就5所大學,沒有一所一本高校,大部分是專科學校,完敗,除非增加十所重點大學還差不多。



4.交通。廈門有全國六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廈航,兩個高鐵站,3條高速公路,在建11條地鐵,其中開通一條,兩條城際鐵路,廈門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有通往國際國內的航線,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5位。徐州也是交通樞紐城市,高鐵發達,高速縱橫,也有飛機場,實力不弱。襄陽除了高鐵和高速公路可以和廈門一拼,其他差距也不小,整體交通也不比徐州強。



5.醫療。截止2017年,襄陽三甲醫院3家,廈門有7所3甲醫院,徐州有著雄厚的醫療實力,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醫療中心,有19所三甲醫院,也不是一個檔次。



6民富。廈門地處閩南金三角,是全國有數的民富地區,襄陽和徐州這方面差不多。



綜上,襄陽目前來說,和廈門及徐州不是一個檔次的城市,就算增加十所高校,高教扯平,其他方面也不是一個級別的,襄陽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裡有數的大城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城市綜合實力大增,自己低調發展就好,沒必要和沿海強市對比。


可汗說事


要談這個問題,應先略微介紹有關背景。

襄陽,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興的發展中城市;既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全市人口605萬人,面積1977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人口150萬人,建成區面積188平方公里。

近些年來,襄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穩健而快速,2017年全市GDP達到4065億元,經濟總量名列湖北省第二,位居全國中西部地級城市前茅。

但是,襄陽在發展中也存在短板問題,個人感覺比較突出的一是市區塊頭不大,二是高等教育弱化。前者之前回答有關襄陽問題時已談過,近年來正在加大擴張發展力度。這裡只談高等教育弱化問題。

現在襄陽的地方全日制大學只有4所,即湖北文理學院、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不僅大學數量少,而且辦學層次和辦學質量不高,在全國更是名不見經傳。

大學,不僅僅是培養人才的主要載體,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襄陽要加速發展,必須補齊大學短板,振興高教事業。為此,可採取“兩條腿走路”的雙管齊下之策,發展至10所大學,建議:

一方面,花大功夫辦好現有大學。要改造提檔現有大學,湖北文理學院改名湖北交通大學已提到議事日程,應加快推進,但我認為改名襄陽大學就好,或者改為華中交通大學更好;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應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改名襄陽理工大學。這兩所大學應爭取放在一本招生。辦好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和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兩所職教專科大學,後者可改名為襄陽汽車技術學院。

另一方面,下大氣力引進外地大學。要像引進項目那樣引進大學,實際上就是與全國重點大學聯合辦學。湖北省是全國高等教育資源大省強省,武漢市優質高校雲集,僅全國重點大學就有7所,這應是近水樓臺,襄陽應先得月。比如,武漢大學可在襄陽辦學,設立武漢大學襄陽分校,依此類推,設立華中科技大學漢江分校,設立中南財經大學襄江分校,設立華中農業大學隆中分校,設立華中師範大學臥龍分校等。當然,也可放眼外省,引進著名重點大學聯合辦學,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大、蘭州大學等。

我們應當正視,襄陽高等教育已經落後了,不能再落後了,這塊短板對襄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須引起各方清醒而足夠的認識;辦大學不像抓經濟,它是百年大計,為了襄陽未來更好更快發展,必須從現在起努力補齊這塊短板。





清風朗月zgh


襄陽增加十所大學,最多會成為第二個桂林一樣的城市,因為桂林擁有13所大學,教育產業是桂林的支柱產業之一,但距離徐州和廈門這種沿海地區實力強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沒有必要一定要做大城市,小城市一樣生活美滿。



愛歷史的小學妹


城市與城市對比,一定要看幾點。1.城市經濟實力 2.發展潛力 3.城市規模 4.國家政策傾斜 5.人口優勢 6.歷史文化底蘊 7.教育水平,隨便怎麼比襄陽也比不了徐州,所以安心做好自己的事,腳踏實地去發展,至於結果順其自然


逍遙魚1086716615


大襄陽人天天這樣意淫,可笑不?還增加10所大學,你想增加就能增加?呵呵,你想不想把聯合國總部搬來?你想不想把北上廣深變成襄陽的一個區?天天這樣做夢只能成為外地網友的一個茶前飯後的笑柄!


民間查仿專員


支持襄陽建十所大學,希望早點建十所大學


手機用戶25034813359


襄陽雖然高校不多,但省內武漢高校很多,襄陽並不缺人,不缺人才,也不缺組建新高校的條件。襄陽的區位交通和歷史底蘊都將成為這座城市發展的優勢,襄陽缺的是時代機遇和把握機遇的能力


AzzzZZZzzzzz357


襄陽太會吹牛逼,白日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