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識人術:讀懂人心,才能用對人,辦對事

<1>

  樹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同一件事不一定適用於不同的人。因此,對於不同的人,應該採取不同的對策。

  鬼谷子認為,我們說話、辦事都要因人而異。聰明人善於根據別人不同的特性,採取完全不同的對待方法。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問孔子:“聽到一件事,是否可以立即去做?”

  而孔子給兩人的答案截然不同。

  鬼谷子智慧點撥:


  【正文】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釋義】

  賢能和不肖,聰明和愚鈍,勇敢和怯弱,慈愛與守義,是有差異的,應該區別對待。

根據各自秉性,有的要放手使用,有的要拒絕不用;有的提拔,有的辭退;有的可以輕視,有的可以推崇,以順應人性自然之道來對待。


  對於子路,孔子回答:“有父親和兄長在,為何不先問問他們再去做呢?”

  而對於冉有,他的回答是:“可以立即去做。”

  孔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冉求做事總是退縮向後,所以要鼓勵他去做;而子路膽子大,有時很魯莽,所以要壓壓他。

<2>

  人與人都是不同的,孔子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教育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

  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教育程度、興趣、個性及喜好,各方面的不同,而每種類型的人,在處理事情、待人接物,也大為不同。

  所以,必須針對不同的特點、好惡的表現方式、對事情反應的態度等,而後,再找出對策,分別予以擊破。

  正如鬼谷子所說,世上之人有賢、不肖、智、愚、勇、怯等等區別。人們往往願意展示自己的賢、智、勇,沒有人願意暴露自己的不肖、愚、怯。

  因此,我們需要練就一雙辨人識人的慧眼,隔著肚皮去讀懂人心。在倡導“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里,這一條可以說是任何人成就大事業的必備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