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幹了10年,離職後這個東西一定要保存好!

如果你以為翻開的是勵志激情牌雞湯

那對不起了,讓你失望

這篇文章只是提個醒

這幾天朋友爸爸在辦退休手續,有寫不清楚的私下問我,原來在辦理退休手續的時候人社局找不到她父親的檔案了!

國企幹了10年,離職後這個東西一定要保存好!

朋友的父親年輕時候在國企工作,後來下海,最後在私企繳社保,一路轉來轉去,檔案卻不見了,我們都知道

,檔案效力是高於身份證的,是認定職工的出生時間,根據規定,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

從國企下海經商的、下崗再就業的,最應該關心自己的檔案問題。

國企幹了10年,離職後這個東西一定要保存好!

1992年 2014年

敲黑板!

這兩個重要年份!

要記住啊!

國企幹了10年,離職後這個東西一定要保存好!

-在1992年以前存在視同工齡的問題,想核實和認定職工,尤其是在社保制度之前參加工作的“老人”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肯定是要看檔案的。

-在1992年到2014年之間社保實行雙軌制,主要涉及到國企到民企工作或是國企下崗的工人,檔案就更加重要了,像是特殊工種的認定,崗位年限、包括連續工齡都是要以檔案為準的。

-在2014年以後檔案對退休影響就越來越少了,退休時的待遇全部按實際繳費來算。

國企幹了10年,離職後這個東西一定要保存好!

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找不到交費檔案了,如果能夠提供一些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抑或是單位出具的證明,比如,從單位出來時辦理的是辭職還是調動抑或開除。除此之外還可以找原始的下鄉、回鄉等能證明自己工作經歷的相關文件,如能找到這些文件,拿到養老保險處進行審批後,也可以辦理。

隨著個人信息化電子化、網絡化的到來,未來可能就不需要查檔案了,一個身份證就能搞定,我們期待這一天儘快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