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蔡冠深 新益求新 情繫中華

赤子|蔡冠深 新益求新 情繫中華

從“海產大王”到擁有七大產業的跨國企業家,再到心繫祖國和香港發展、積極參政議政的政協委員,他緊隨祖國發展的步伐,新益求新,順勢而為,一步步地實現著自己的“香港夢”和“中國夢”

3月9日,清晨,北京建國門恆基中心,新華集團公司北京分部。集團掌舵人蔡冠深如約而至。連日來參加全國兩會的各種審議和討論加之處理其他繁忙事務,也並沒有讓他有絲毫怠倦,他仍舊熱情爽朗,精神抖擻,一張標準國字臉上始終掛著親切的微笑,讓人如沐春風。

“今年的兩會會風嚴謹,紀律性強,體現了新時代在習主席帶領下的一種新氣象與新作為。”今年是蔡冠深第五次作為政協委員參加全國兩會,他建議把粵港澳大灣區升格為國家戰略,並希望成立一個高層級的粵港澳大灣區統籌委員會。

近年來,蔡冠深擔任全國政協科教文衛副主任和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在內的30多個社會公職,他聯合香港工商界,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奔走……從“海產大王”到擁有七大產業的跨國企業家,再到心繫祖國和香港發展、積極參政議政的政協委員,蔡冠深緊隨祖國發展的步伐,新益求新,順勢而為,一步步地實現著自己的“香港夢”和“中國夢”。

“天空才是你的極限”

童年時代的蔡冠深家境貧苦,曾因為考試得了第一名,被母親帶到冰室喝一瓶鮮牛奶作為獎勵,至今記憶猶新,那是蔡冠深人生第一次品嚐到牛奶的滋味。高中畢業後,家境稍有起色,蔡冠深來到日本京都讀書。“京都很冷,記得那時每天要在雪地徒步一個小時去上學,但路途的風景非常美,有時會在放學後到寺廟靜坐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這種結合著禪與美的京都傳統文化,讓蔡冠深感覺到心靈的寧靜。然而這種平靜的時光僅僅持續了一年,1975年,由於經濟不寬裕,加之家裡生意需要人手,蔡冠深被父親蔡繼有一個電話召回了香港。從此,18歲的蔡冠深開始了他長達四十多年的打拼與工作。

蔡繼有從中山的小魚販白手起家,做到批發商後又開辦工廠,上世紀70年代的海產生意就已從港澳地區擴展到日本和東南亞。蔡冠深回港後,被“下放”到海產加工廠。早上4點鐘,晨曦未露,維多利亞港還在一片寂靜中,他便匆匆趕往香港仔的海邊,上船看貨、談價,開始一天的生意。“直到晚上10點下班,一年之中,只休息年初一到初三這三天。”

蔡冠深25歲時,領導新華集團17年、有“海產大王”美譽的蔡繼有將帥印遞到了他的手上,而此時的新華集團海產事業已遍佈東南亞。作為新華集團的第二代掌門人,蔡冠深繼承了父親勤奮、打拼的精神,同時也為新華集團的經營注入了鮮活的思維和動力。幾年時間,蔡冠深不僅把新華集團賴以發家的海產業推向高峰,而且將家族業務向地產、金融、高科技和基建全面拓展。

四十多年商海沉浮,新華集團的事業蒸蒸日上,業務已涵蓋海產食品、地產建築、金融財務、高新科技、傳媒文化、基礎建設及教育培訓七個範疇。業務網絡除覆蓋中國內地外,更遍及澳門、越南、柬埔寨、緬甸、新加坡、日本以及加拿大、美國及澳洲等地。在如何領導企業穩步前行上,蔡冠深有著自己的原則和獨到理念。

“量力而為,不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這是蔡冠深信奉的第一個原則,正是因為這個保守策略,公司很少申請貸款,堅持現金為王,新華才躲過種種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們立足香港,背靠內地,投身改革開放、‘一帶一路’的時代大潮。”

世界潮流總在變,順勢而為最重要。蔡冠深帶領集團從海產品勞力密集型,到金融、房地產資本密集型,再到科技文化等智力密集型,都是順應時代發展,一步步發展至今。

赤子|蔡冠深 新益求新 情繫中華

2015年8月,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唐寧街十號首相府會見蔡冠深,感謝他對英中教育合作的支持

談及他的“小家庭”,蔡冠深拿出了隨身攜帶的手機,一個定製的手機殼背面,印上了一家人的合影,這是在聖誕節全家歡聚時照的一張全家福,蔡冠深和太太以及四兒一女,一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其樂融融。瞭解後得知,原來蔡冠深的太太、大兒子、女兒都是政協委員。太太是天津市政協委員,也是香港婦女節的領袖。大兒子蔡雋思在內地也有5年,是兩屆遼寧省政協委員,唯一的女兒蔡頌思是一個熱愛藝術的“90後”,雖然年齡還小,但在電影、話劇、歌劇藝術中已獲得過不少分量不輕的獎項,她還為雲南的普洱茶和咖啡積極代言。蔡頌思還是最年輕的雲南省政協委員。其餘三個兒子雖然留學海外,但每年的假期,蔡冠深都一定會讓他們到瀋陽、天津、北京、南京、廣州等地學習考察,瞭解內地的發展。

赤子|蔡冠深 新益求新 情繫中華

2015年5月,蔡冠深被大韓民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任命為韓國對外投資推廣榮譽大使

赤子心助力兩地融合與發展

1995年6月12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北京中南海瀛臺,單獨接見了蔡冠深,以瞭解香港年輕人對迴歸以及對國家未來的看法。時年38歲的蔡冠深作為香港青年的代表,心情非常激動。當被問到年輕人應持有怎樣的價值觀時,他談了當代青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蔡冠深說:“現在的年輕人有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傾向,年輕人要考慮的不僅是物質的東西,還要考慮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希望部分年輕人能糾正錯誤的價值觀,既重視物質文明又重視精神文明,同時青年人也應該多關注政治,增強愛國愛港情懷。”談話中,江澤民主席對他愛國愛港的赤子情懷,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於蔡冠深個人而言,能夠獲得國家領導人的單獨接見是莫大的榮譽,這對他一生的政治定位,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997年7月1日,蔡冠深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見證了國旗交接的歷史性時刻:“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了!”同年,也是蔡冠深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第一年。從迴歸一直到今天,他參政議政的事業從未停下過腳步。

“迴歸的心情非常振奮,香港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管治,終於迴歸祖國的懷抱!我們國家用一國兩制的制度,把香港的繁榮穩定持續下去,是一個創舉,也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香港最有利的安排。堅持貫徹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大方針,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就是香港中華總商會最大的一個目標,也是我個人的一個目標。”已經先後三屆出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的蔡冠深說,“我過去20幾年沒停過,就做這件事”。

香港迴歸二十年來,他更加感受到香港和祖國的命運緊密相聯。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蔡冠深相信,“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是成功的,“香港欲要有更加輝煌的明天,就必須融入祖國的發展規劃。現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建設,香港可以和內地企業一起走出去,攜手發展。還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是世界級大灣區城市群的規劃,是香港必須把握的重大機遇。”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份由近120位委員聯署的提案,成為媒體爭相關注的焦點。此份提案建議,由中央政府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統籌委員會”,並由國家領導人親自出任該委員會第一負責人。這份提案正是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的蔡冠深牽頭髮起的。蔡冠深講起,這份提案的想法源自全國兩會前夕,多名香港委員到香港禮賓府與特首的座談會上。席間,大家都十分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因此他發起這個提案。他興奮地說,想不到粵港澳三地的全國政協委員人同此心,提案在短短3天內已獲得113名粵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爭相聯署。

蔡冠深說:“提案的立意,是因為中國南部這一片改革開放熱土的重要戰略意義,以及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強大能量,國家有必要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與京津冀、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看齊。”

“粵港澳三地經過數十年的合作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突破以往傳統的合作模式和限制,最大可能整合三地不同制度的優勢,弱化以至消除由於三地行政區劃不同而造成的人為隔閡,積極爭取在大灣區試行全面開放政策,”他說,“要做到人流、物流、資金流最大限度的便捷對接以至無縫對接,以配合國家在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他同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要充分釋放活力和潛能,就必須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儘量減少各類要素流動的障礙,有效推動灣區內各城市之間的融合,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和重複建設。

赤子|蔡冠深 新益求新 情繫中華

蔡冠深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分享企業界的觀點

雙重視角看香港、看大陸

《中華兒女》:您怎麼理解香港的獨特性?

蔡冠深:香港最得天獨厚的就是一國兩制,它是“中國香港”,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特別行政區,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程度最高。因此,香港既是北京、上海,又是紐約和倫敦。香港IPO金額連續兩年最高,超過紐約、倫敦。香港法治保障公平公開,方方面面都是平等的,投資受到保護。香港不用偷稅漏稅,都是簡單稅制,沒有外匯管制,自由兌換所有的貨幣。所以香港已連續23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

除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香港還是內地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外來投資來源地。香港對內地的投資,曾經佔內地全部外來投資的90%,四十年來的平均數,也佔50%以上。當然,如今國家有錢了,通過香港走出去。迄今內地到海外的投資,超過一半是通過香港。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到香港時曾講了一句話:“香港是我們國家引進來、走出去不可替代的雙向平臺。”因為引進來走出去都要經過香港。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人民幣的海外結算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香港本身面積不大,但它卻是不可替代的平臺,既有一國之利,又有兩制之便。所以,香港不能故步自封,不能自外於國家發展的大潮,一定追隨國家的發展戰略,把握國家高速發展的巨大機遇。

《中華兒女》:您認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裡?

蔡冠深:第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香港怎麼融入祖國的發展。香港必須融入國家的發展,這樣才能融入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規劃裡。“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上其餘三大灣區比較,正值“青年”。我們處於高速生長期,前途無限。這是國家的機遇,也是香港的機遇。

第二就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就是中國企業走出去,走出去就是國際化,香港本來就是國際化的城市,與內地聯合走出去,香港的機遇就更多了。

都說香港是“超級聯繫人”,我覺得香港作為國家最大的投資來源地,也是強有力的“投資者”。同時,香港還參與管理內地眾多的港口、機場、地鐵和公路,因此香港還是頗為出色的“運營者”。有人說香港已被邊緣化,還有些內地朋友以為“港獨”在香港的青年中很有市場。我並不同意,無論是哪一代,香港同胞的絕大多數都是愛國愛港,都有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我們這代人抓住機遇,過去數十年與國家一起改革開放,走向繁榮,我們也有責任教育好香港的下一代,讓他們懂得只有背靠神州、共振中華,才能把握好自己的發展機遇,找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目前,香港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還較為薄弱,應當鼓勵香港青年融入創新創業大潮當中,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等方面奮起直追。

《中華兒女》:“粵港澳大灣區”包含九個內地城市,形成協同發展的關鍵是什麼?

蔡冠深:大灣區內各大城市要講分工定位,錯位發展,不搞惡性競爭。香港的優勢是金融、商貿、物流。東莞和佛山的製造業、廣州的科學城、深圳的科技產業集群,這些香港不具有突出優勢,就不要去競爭。另外我們還要打造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

香港作為中國連接世界的南大門、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點,加強與周邊廣東省和澳門的合作非常重要。粵港澳必須要加強合作,才能更好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充分發揮三地優勢:廣東負責高端製造業和科研、香港提供金融及高端專業服務、澳門發展特色商務旅遊。做好功能定位,發揮各自優勢,才能更有效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中華兒女》:您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蔡冠深:現在我是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創會主席,因此第一要為香港、為大灣區,以及為國家在經濟領域多做貢獻。第二,我還要繼續做好科教文化事業,盡力培養香港和內地青年。第三,國家提倡“一帶一路”,文化是軟實力。我的目標是,退休前在全球建10個蔡冠深文化中心。現在已經建立了6個。主要是結合當地特點,弘揚中華文化。我也在推行環球青年領袖網絡,在各個文化中心成立分會,每年一次,讓各國的優秀青年在不同國家交流。此外,我認為增強國民素質,建立中國形象十分重要。希望在中國經濟實力增強的今天,外國人看到的不僅僅是人民幣,而是我們良好的國民形象,這就需要推動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把中國的正面形象向世界推廣。

赤子|蔡冠深 新益求新 情繫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