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再“聯姻” 上海之門和隔壁哪些城市牽了手?

曾發現過上海先民的最早蹤跡

被稱為“上海之源”的青浦

現今如何走向“上海之門”?

青浦背靠虹橋綜合樞紐,面向蘇浙廣闊腹地,是上海唯一一個同時接壤江蘇和浙江的行政區,是滬蘇、滬杭、滬皖南等多條發展帶的交匯點。深度融入長三角,打破“邊界效應”是青浦的主動選擇。

經過與青浦接壤的浙江嘉善縣、江蘇崑山市和吳江區的調研走訪,多個“共同意願”正在四地達成:打破行政區劃,推動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聯通,推動產業合作,共同深化社會治理,共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

原來這個“門”面向的是長三角!

近日,上海青浦和浙江的北大門嘉興再“聯姻”

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而蘇州、嘉興與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同

調研過程中發現

產業合作的空間巨大

長三角“朋友圈”共建正逢其時

青浦如何演繹“上海之門”

和長三角的幾個城市具體怎麼合作?

產業協作方面

調研過程中形成的多個意願中,產業協作無意是很重要的一塊。看看青浦和他們如何協作畫“同心圓”?

產業“互補”正形成協同效應:

崑山與青浦有條件推進花橋大數據產業園與上海市西軟件信息園等功能載體合作;

吳江汾湖開發區明確了建設“上海衛星城、活力科技城、高鐵新城”的三城定位;

嘉善願意與青浦開展跨區域開發區全面託管、設立園中園等。

104項2018年一體化工作任務正全力開展:

與嘉善、崑山和吳江研究開展青浦軌道交通17號線延伸及對接工作;

與嘉善共商兩地通用機場功能研究課題,與多地共同對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旅遊資源方面

“青浦旅遊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研討會”近日舉行,旨在進一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推動環澱山湖地區和沿G50廊道在旅遊方面的協同發展,探討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並籌備成立長三角湖區旅遊聯盟,探索形成一體化的工作機制。

會上,上海市青浦區,江蘇崑山市、蘇州吳江區,浙江嘉善市四個旅遊部門共同簽訂了《長三角湖區旅遊聯盟合作備忘錄》。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青浦、崑山等環澱山湖地區協同發展,對以建設世界級湖區為目標,加強水鄉古鎮等文化旅遊資源的整體開發利用,形成融合文化、生態、休閒等功能的戰略空間尤為有意義。

有專家建議把澱山湖打造成長三角區域旅遊合作的旗艦;

也有專家則提出“以水為謀,共創共建長三角國家水上公園業態體系,形成新的旅遊經濟增長點”;

還有專家分別就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法、江南水鄉文化探源提出各自看法。

環境保護方面

跨區域環境保護治理規劃,正成為長三角多地的共識。

青浦區的澱山湖、太浦河、吳淞江“一湖兩河”都是跨省域的,正在形成主動對接。

青浦將聯合崑山、吳江、嘉善共同保護江南水鄉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

推動近澱山湖地區古鎮群、環太湖古鎮群文化休閒和旅遊資源的聯動開發;

積極研究共建江南水鄉國家公園。

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表示——

將積極主動發揮青浦的樞紐作用,緊密聯繫蘇浙地區,打好規劃契合、設施匯合、產業耦合、服務聚合、治理融合和環保聯合六個“組合拳”,全面打開東西兩個服務扇面,加快把青浦打造成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長三角再“聯姻” 上海之門和隔壁哪些城市牽了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