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这几乎是无解的命题。

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1

六岁的时候,外祖父逝世。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死亡,现在留在记忆中的画面,是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脑子里回荡着大人们的谈论:才55岁,年轻,可惜之类的话。

没人在意一个小孩在想什么。他们忙碌着,为了生存,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事。此后我常常在厨房烧火的时候想:如果终将奔向死亡,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渐渐长大,有了烦恼,开始忙学习,忙着分辨是非对错,也就忘了少年时的思考。

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2

小时候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位邻家女孩,记忆中她总是穿一件漂亮的开衫,在自家的小店里帮大人卖东西。那一年的七夕节,许多女孩子结伴到她家里包饺子,做针线。当晚玩得很开心,却忽然晕倒,没有醒过来。我没有亲见,只听说她是天上的童女,在人间只能活到16岁。

还有一位是本家的姐姐,18岁了,不知跟谁吵了几句,就喝了农药,没救回来。当时她已经订婚,送医途中,婆家来人只看了一眼,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

那晚我整夜未眠,生生死死的事,一直在脑中打转。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缘份,没有永远的生命。今天过去,明天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

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3

在我生命的前二十多年,喜欢看手相,研究星座,算命。有一段时间,经常跟同事玩一个的游戏:“门的对面是什么?”“你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记得我们主任是个胖胖的老头,他说,门的对面是床啊,口头禅是我好害怕呀。我便忙着解说:你将来死的时候是在床上,说明是老死的,你说的最后的一句话是:我好害怕呀。

大家嬉嬉闹闹的,玩的很开心。单位的司机,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也跑来让我算。他说:门的对面是车。我一惊,就感觉说不出话来,借口走开了。几个月后,他出了车祸。我哭着不敢相信。我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巧合,但从此再不提算命的事。

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4

毕业后没回老家,觉得只要好好工作就能养活自己。那时候身边都是年轻的人,激情的事,活着的姿态,奋斗的历程,谁还在意生死的事呢?只是有时打电话回家,偶尔会讲到谁又不在了,谁又生了什么难治的病。渐渐的,见多了生死。

真正与死亡对面,是去年,先生的祖母去世。自从嫁到江阴,十余载朝夕相处。尽管她一直病着,说日子不多了,不多了。我内心里总觉得,生活应该这样一直走下去。

但那一天终究会到来,在你不在意的时候。我们近乎平静的处理完老人的身后事,才发现生与死的距离相隔这么近,近得抬起脚,仿佛就能迈进它的门槛。

后来有一次从书店回家,女儿问:我们是不是从太太家那边经过?我说没有,我们在往东走。她说:其实,我总觉得太太还在。那一刻我泪奔,喃喃着:我也是。

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5

大多时候,我们喜悦新生,讳谈死亡,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如鲠在喉。但生老病死,犹如花开花落,都是那样的自然。经历过生死,我想人们惧怕的或许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这尘世的留恋。

人生一世,生死悲欢。总在不经意间,转瞬即逝。我们游走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无论对新生的欢喜,亦或是们对待死亡战战兢兢,皆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有时候细想一想: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的不都是小事、闲事?生活中的艰辛劳苦,社会的纷繁复杂是现实,但是多想想生死之间的无奈,也就对生更加珍惜,对死更加通透,对人生更加坦然了。

不经历生死,何以谈人生

在鲜活的生命里,惟愿我们都能不窃喜于新生,不惧怕于死亡,平静积极的面对光阴!

往期推荐:

最后推荐几本书,愿我们能够明白人生苦短,万法无常,早日明心见性,花开见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