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成語”裡面的那些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

孔融讓梨之孔融:

孔融生於153年,魯國曲阜人,孔子二十代孫。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長大以後的孔融也十分了得,成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

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孔融任將作大匠、遷少府,曾被封為太中大夫。為人恃才負氣,言論往往與傳統相悖,並多次反對曹操的決定,如反對恢復肉刑、反對曹丕私納袁紹兒媳婦甄氏、嘲徵烏、反對曹操禁酒。再加上他忠於漢室,上奏主張“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來增強漢室實權,此舉更是嚴重激怒了曹操。

公元208年9月26日,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殺之,株連全家。

流傳千年的“成語”裡面的那些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

鑿壁偷光之匡衡

匡衡,漢朝人,小時候家裡很窮,白天必須幹活,晚上他才能讀書。但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的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對鄰居說:“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說:“既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用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大文豪,官至宰相。不過位極人臣後,匡衡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元帝封匡衡為安樂侯,封地三十一萬畝。但匡衡並沒有滿足,“利用郡國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到漢成帝時,被人告發,被貶為庶人,返回故里。不久後,匡衡病死於家鄉。

流傳千年的“成語”裡面的那些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

粒粒皆辛苦之李紳

李紳生於772年,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去世。

說李紳可能都不熟悉,但他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確是人人皆知,倒背如流。

李紳27歲成翰林院學士,有一次回鄉探親,與好友登上亳州城東觀稼臺,詩意大發,寫下《憫農》二首,後來詩被皇上看到,覺得李紳有才,升了他的官。晚年李紳一意孤行、徇私枉法,造成“吳湘冤案”,死後亦被追究,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子孫不能當官,家道由此中落。

嶺據記載,李紳雖然寫出了《憫農》,但他自己的生活可以說是窮奢極欲。他一生妻妾成群,私自養了很多家妓。此外,李紳的衣食住行都很奢華,一餐耗費多達數百貫,曾有坊間傳聞“李紳愛吃雞舌頭,每餐一盤,後院宰殺後的雞則堆積如山”。

言行不一致,與現在的一些貪官如出一轍。

流傳千年的“成語”裡面的那些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