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學四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眼睛一睜一閉,嗖地一下就過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當你精力充沛地參與某項活動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全神貫注而忘了時間的快速流逝。

在校園裡的這四年可以說代表了我們“最青春”的時代,若想不辜負這珍貴時光,可以嘗試做下面十件事,讓我們的大學時光更豐富充實,讓肆意的青春不留白!

1.到海外遊學

幾乎每個學校都有海外學習項目(Study Abroad Programs),不管是到歐洲還是南美洲,不管是一學期還是一學年,在海外學習和遊歷的經歷都是非常寶貴和有意義的。不用害怕去海外學習會讓你錯過在學校的經歷,幾乎每個遊學完的人都說這樣的經歷無可比擬,畢竟年輕的我們,誰還沒點兒“浪”的心呢?遊學的所見所聞能帶給我們許多前所未有的感受和思考,重新回到學校之後反倒會有更多的活力和積極性參與到學習中去。我在大二結束後的暑假去了摩洛哥,學習法語和阿拉伯語的同時來感受到了一個穆斯林國家的文化多樣性,通過美食和觀光,拓寬了視野,結交了朋友。你看,去海外遊學簡直就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在學習一門新語言的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探索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而因為了解到了當地的文化和歷史,使得我們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時,會擁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我想,這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眼界”吧。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 摩洛哥景色 圖片來源 | Study Abroad

2.使用圖書館

大學四年,圖書館簡直就是另一個家啊!但這可不適用於每個人,我還真碰到過四年沒去過圖書館的同學。知道真相的我內心是拒絕相信的,很想問他,哥們兒,你是怎麼通過考試和完成論文的啊?的確,科技的發達能讓人類足不出戶獲取越來越多的信息,但是透過一排排的書架找到比較早期的書籍是我很享受的活動之一。我很喜歡觸摸書籍,閱讀紙上的文字總感覺比在線上要有重量,更有歲月沉澱的厚重感,作者的筆觸也更學術。看紙質書的感覺就像在不同的時空下,和作者交換知識,交換三觀,這讓我覺得很有儀式感和歷史感。當然,在圖書館的經歷也可以是逗趣的——我的母校弗吉尼亞大學的Clemons Library就有一個“浮躁”的傳統,期末定Domino's Pizza來吃,而且必須要在晚上12點之後。我沒這麼做過,但是曾經有跟朋友帶過零食到圖書館邊看美劇邊刷題的經歷。還有的學校會在圖書館為考試周的學生們緩解焦慮,比如帶狗狗去和學生們互動,或是為學生們提供手繪紋身的小活動。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 在圖書館和學生們玩耍的“治癒犬”

3.去教授的辦公室開放時間(office hour)

從大三開始,我選的所有課的教授都是我認識的,能達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平時喜歡去教授的office hour“死纏爛打”。無論是大課還是小課,難免會有課堂上搞不懂的問題,不恥下問嘛,教授們都很樂意在office hour期間幫助你解答困惑,但是不要忘了去之前提前發封郵件給教授約好時間,既體現誠意,又顯得禮貌。

幾乎所有的教授都會在回答完問題之後開始瞭解你,你們可以天南地北地海聊(注意不要尬聊哦,建議大家在去教授辦公室之前,還是要先做做功課),從喜歡什麼科目、在做什麼活動,畢業後有什麼打算,聊到詩詞歌賦人生哲學都是可以的!有的教授越聊越熱絡,有的教授還會推薦別的教授來參與對話,總之面對面地聊天一定能讓教授對你有更深的印象,你也能進一步地瞭解教授,為以後選課做準備,甚至今後還可以讓你崇敬的教授為你寫上一封推薦信。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4.觀看體育比賽

體育精神滲透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也是一個學校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學校都以自己的體育強項為榮,喊著“更高更快”的口號與自己的宿敵廝殺。不管你有沒有參與體育活動,觀看校隊現場比賽還是非常激動人心的,會是一次非常難忘的大學經歷。在為自己學校鼓勁的同時,還能和朋友聊(吃)聊(吃)天(吃)。我曾經相信勝敗靠實力,不認為自己會成為盲目狂熱的粉絲,但是當我穿上代表弗吉尼亞大學的橘黃色襯衫,戴上藍色髮帶之後,我已經顧不得形象,開始揮舞手臂高聲吶喊:“UVA必勝!”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弗吉尼亞大學籃球比賽

5.當志願者

無論坐落在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每個學校都有服務社區的意識。為低收入家庭準備食物,給老年人修繕房屋,幫助工作的家長照看小孩等等都是培養社會責任心的方式,也能從積極的角度挑戰我們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相處,學會共情(empathy)的能力。

做志願者可以讓我們迅速地瞭解到社區不為人知的一面,融入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對今後求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我更看重的是,做志願者的經歷能讓我們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把自己的喜悲當作唯一,明白“地球不是圍著我轉的”這個道理。

6.探索學校及周邊,尋找生活“小確幸”

當繁重的課業湧來時,我們的生活很容易變得三點一線(宿舍——教室——圖書館),枯燥不堪了。所以找到自己的能量來源,能夠讓我們的生活進入一個“天天向上”的良性循環。如果想要低成本低耗能,把學校當成未知的景點來探索新鮮的事物是很好的方式。如果學校處在城市裡,我們可以稍微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看看電影,散散步,發掘當地有特色的餐廳和小店,都能讓我們的心情愉悅起來,保持足夠的精力來應對課業和活動。每天發現一件新鮮事,不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小確幸”了嘛?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 逛博物館是個不錯的選擇

7.兼職

兼職這一點見仁見智,並不是絕對的,這取決於學校的資源和你自己的時間安排。我從大一開始每學年都在工作,有體力活,也有腦力活,工作職責還挺不一樣的。我常常覺得太投身於學校就會跟社會有點脫節,而工作能讓我找到一個學習和奉獻的平衡。我的導師(supervisor)不期待我像全職員工一樣什麼都懂,會積極地教我新知識,但是也要求我展現專業性和對工作的責任心。與我專業相關的工作還能讓我一窺這個行業的工作性質,反思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對努力的方向更清晰。

這裡也要提醒一下大家,我所有的兼職都是在校內進行的,符合美國法律規定。所以大家不要為了兼職而兼職,不要做學籤不允許範圍的工作。

8.結識非同齡的前輩

我們處在活力充沛的年齡段,但是還沒完全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和成熟的三觀,

所以與比我們看得更多更遠的前輩交流能讓自己的思想得到昇華,也更有遠見。教授、項目主任、導師、活動輔導員,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在遇到挑戰的時候他們能給出建議,而當我們有了成績,他們也衷心為我們開心。相信我,能和擁有智慧的前輩們聊天,一定會讓你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心靈和靈魂都得到一次洗滌。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Coffee Chat也是社交消遣的好方式

9.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需要完成的作業並完成它

各門專業課的繁雜作業容易讓人厭煩,彷彿每天都在和due due due作戰。十頁的論文聽起來確實可怕(其實當你寫完20頁的論文之後就覺得十頁也還好),讓人很難動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不停地問自己,這項任務被佈置的用意是什麼。理解任務的目的之後,就能看到努力的意義,去完成它,戰勝它,挑戰自己的動力也就更大。大學裡需要讀寫的任務很多,不僅在課堂上,活動中也有需要的時候,試著把大的任務分開成小塊,制定階段性截止日期,會讓“攀爬”的路走得更順。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 明天要交的作業,交給明天去做吧

10. 為論文熬一次夜 看窗外太陽昇起

不得不說,畢業了之後才發現讀書的時候真是自由啊,至少不用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上課、做作業的時間都可以自己自由安排。“沒有熬過夜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雖然我們不提倡大家臨時抱佛腳,但大學四年能有一次,為了一篇論文,一次演講,一次團隊合作廢寢忘食,熬夜準備的經歷,也是值得我們銘記的回憶。畢業之後再回想起那段兵荒馬亂的歲月,才驚覺原來那時就已經初嘗過“奮鬥”的滋味。

不辜負好時光!大學期間你要做哪10件事?

▲ 熬過一夜 太陽照常升起 圖片來源 | Flick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