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媽媽的手老了

我突然發現,媽媽的手老了,一層縮了水的粗糙皺皮,上面長著深深淺淺的褐色斑點,似一片焦枯的梧桐葉,昭示著年華老去。記憶中,媽媽曾有著一雙修長、白皙的雙手。我不知道,這雙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老的,變得這麼難看了呢?如同我不知道,媽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長出第一根白髮的?!

小時候家裡生活拮据,沒有多餘的錢置辦衣物。為了讓我和姐姐穿得體面,媽媽便和別人學做“女紅”。媽媽手指靈巧加之悟性很高,學什麼、像什麼!春天納鞋底、秋天織毛衣、夏天裁花裙、冬天縫棉襖,媽媽的手沒有一刻消停過。記憶中最深的畫面是半夜起身上廁所,看見媽媽房間的燈依然亮著,媽媽坐在木凳上,手指翻飛編織著毛衣。

小記——媽媽的手老了

我打著哈欠說:“媽,別太累了,早些睡吧!”媽媽頭也不抬地回答:“天涼了,得趕緊織吶!”長大後,追逐潮流,嫌棄媽媽做的衣服樣式老土,牴觸著,鮮少穿了。現在才明白,媽媽做的衣服雖不是最好看的,卻是世上最溫暖的,是直抵心房的溫暖,那針針線線浸透了媽媽對女兒的愛。

年少時最討厭過夏天,因為天氣熱,家中沒有電風扇可以納涼。晚上睡覺時,我輾轉難眠,全身沁著汗水,燥熱難受。媽媽側躺在我身邊,手中搖著蒲扇,一下一下,說著古老的神話故事,直至我進入夢鄉。我卻不知媽媽是什麼時候入睡的?生病時,媽媽守在我的身邊,端水送藥,我卻嫌藥苦,不肯吃。

媽媽輕輕撫摸著我的臉頰,心疼地說:“吃了藥,會好起來的,聽話!”冬天,小手被凍得通紅,媽媽把我拉到火爐邊,用掌心握住我的手,來回地揉搓,笑著問:“暖和沒,不冷了吧!”我幸福地偎在媽媽的懷裡,母愛把我捂得暖暖的。都說,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有媽在,我就是塊寶,是媽媽最牽掛的寶!

小記——媽媽的手老了

十六歲,讀書住校,第一次離開了家。媽媽隔三差五來看我,帶著她親手醃製的鹹鴨蛋和蘿蔔乾,夠我吃好長時間。逢節假日,我揹著一大包換洗的衣物回家,遠遠地看見媽媽站在陽臺上對我招手。成家後,媽媽經常喚我回家吃飯。我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媽媽摸得門清兒。媽媽的手藝養刁了我的胃口,滋養了我的身心。

我一直認為,媽媽做的飯菜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美味。到外地旅遊,媽媽的電話緊伴左右。“什麼時候回來呀,吃住還習慣吧?”、“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到處瞎逛。”、“別給媽帶禮物啊,媽不需要。”媽媽叨叨個沒完,我卻不嫌煩。如果說我是一隻風箏,媽媽就是那根長長的線。無論風箏飛得多高多遠,始終離不開那根線的牽引。

媽媽的手老了,因為生活的坎坷、歲月的打磨;媽媽的手老了,因為她把最美的年華、最深的愛給了我,給了這個家。感恩媽媽這雙粗糙而又溫暖的手,給予我今生、給予我幸福、給予我希望。親愛的媽媽,接下來的日子裡,女兒一定會陪著您、疼著您,好好地呵護您,牽著您的手,慢慢地走、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透這世間最美的風景!

小記——媽媽的手老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