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八百里秦川,黃土飛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紮根大西北、堅守黃土地,不是農民,勝似農民,把畢生所學奉獻給了這片黃土地上的人民,將報國之志薪火相傳,為祖國農業現代化嘔心瀝血,正是他們攻堅克難、捨身忘我的精神,樹立起了我國農業創新發展的大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家

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20世紀30年代,國家風雨飄搖,民不聊生,西北災荒連年,哀鴻遍野。出於對民族存亡和人民生計的關切,一批有識之士匯聚神農故里——楊陵,承農桑聖地之祥雲,拓華夏農耕之文明,開科教興農之新篇,倡辦了我國西北地區第一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高等農業學府——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

滄桑鉅變,風雨兼程。20世紀末,學校的發展揭開了一軸優美的畫卷。1997年,黨中央國務院從解決農業乾旱半乾旱問題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全局出發,成立了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為學校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1999年,國家將地處楊凌的七所科教單位合併,開創了西北農林新科技大學建設發展的新紀元。合校以來,學校積極推進科教體制改革,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優化科教資源配置,勝利完成了實質性整合,初步構建出教學與科研相融合,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新體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堅持產學研緊密結合辦學特色、努力將學校創建為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風光背後經歷的是滄桑,西農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與當初那群人的堅守和奮鬥息息相關!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楊凌還是一個偏僻的西北小城,條件差,整個城市只有一條主幹道,塵土飛揚,很多人選擇從這裡離開。但是卻有一些科學家,面對國外的橄欖枝,經濟發達省份的熱情邀約,毅然地留了下來,在這片黃土地上,為我國農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正是因為他們當初的堅守,才有瞭如今的西農!

再怎麼走,我的根在這兒!”十多年前,植物病理學家單衛星從母校跨出國門求學,10多年後,他放棄在國外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2005年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回到母校,為我國植物病理學研究盡心盡力。

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在西農採訪,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故事。在這個快節奏、功利化的時代,很多人可能會選擇去更好的環境生活和工作,可是他們依然堅持了下來,沒有任何怨言,好像這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事!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像這樣的老科學家還有很多:中國工程院院士山侖、植物營養學家李生秀、我國土壤水分學科開創人之一李玉山……他們追逐著夢想,紮根於黃土地,奉獻著自身價值,也為社會貢獻了價值。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歷來是拳拳赤子秉承的情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科學家他們一代代薪火相傳,胸懷祖國、紮根黃土、心繫三農的精神,在黃土高原上熠熠生輝

將這種默默耕耘、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傳承給後人,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西農人繼續奮鬥、前進!

剛當選的院士康振生說,他最感謝的就是他的導師李振岐院士,李院士是著名植物病理學家和小麥鏽病專家,在楊凌工作了近60年,是中國小麥條鏽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康振生正好是李振岐60歲那年招的碩士,李老師對他很關愛。為了研究小麥鏽病,年邁的李院士經常帶著他去地裡考察,一路顛簸辛苦,風裡來雨裡去,從無怨言。康振生第一次出國學習,從國外回來的時候,李院士親自到一千公里外的北京機場接他。李院士10年前去世,至今,康振生依然記掛著他,懷念和他一起走過的科研歲月。

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那些神采奕奕的青年也都變成了人們口中的老教授,而“紮根西農、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繫三農、甘於吃苦、追求卓越”的精神卻在一代又一代的西農人身上傳承了下來:“青年長江學者”王曉傑,為了研究乾脆住進了陰冷潮溼的窯洞,一住就是三年多;80後博導劉慧泉,以實驗室為家,一門心思全撲在科研上……

正是因為這群人的堅守,才有瞭如今西農的成就!

1934年至2014年,學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0餘項,獲獎成果180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04項,培育出中國小麥推廣面積第一的“碧瑪一號”、長期主導中國小麥品種換代的“小偃6號”、自育蘋果品種推廣面積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2000億元。

這些人很低調,我們平時或許從來沒有聽聞過關於他們的新聞,可我們的生活卻與他們息息相關!沒有他們的科研成果,就沒有我國強盛的農業現狀,民以食為天,農業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讓我們向這些科研人員致敬!

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世事變遷,物是人非,那份80多年前前輩先賢留下的胸懷祖國、紮根黃土、心繫民生的氣節與風骨,卻從未因外界的風雨動搖過、改變

反而在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呵護和踐行下,歷久彌新,越來越醇厚、越來越芬芳。相信在未來,這份風骨與氣節也將在更多的西農人身上傳承、發揚,生生不息……

這群人很低調,成就卻讓人很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