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廈門人提到“古早味”,是種什麼味道?

琦娜個豬豬

古早味這個詞是在廈門(乃至廈門、漳州、泉州等閩南地區以及臺灣)形容小吃特別容易用到的,也就是形容小吃古老時期的味道,帶有深刻記憶有味道。因為早些時候的小吃,在製作工藝會比較單純,主要是純手工製作,雖然外觀普通卻極具有性價比。

古早味:讓人懷念的味道

“古早味”並不單一地指食物古老的味道、讓人懷念的舊時味道,在一些具有歷史的事物也會用它來形式。比如我們小時候的玩具、童年時的小遊戲……乃至比過多年曆史保留下來的老房子,都可以用古早味來形容。不過古早味更多的還是用來形容食物,很多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相同的小吃要不同的小店吃到都有不同的味道,特別是那種具有家庭小作坊的小店也都有著其獨特的祖傳秘方。一旦形成了具有歷史歲月的氛圍,遇見那些小吃總會有一種熟悉的記憶,那種讓人懷念的味道就叫做古早味。

古早味:讓人有記憶的小吃

古早味小吃,大多都是手工製作,在原料方面取材新鮮,製作雖不精緻卻具有著最純樸的味道。比如廈門街頭的海蠣煎,用的就是新鮮的海蠣,加入即時打散的雞蛋液、大蒜、韭菜、地瓜粉等攪拌,然後再在現場即時翻煎。雖沒有舒適的環境,但這樣的味道卻是從小吃到大的。


還有一種古早味,是老廈門人才會懂的好味道,那就是煸豆乾。煸豆乾可以說並不是很簡單地說是一種食物,而是指一種烹飪方式。而食材方面,也不是隻有豆乾,還有鹹粿、魷魚、大蝦、蔬菜……就連海蠣煎也能自己來煎。平底的圓鍋,放入油進行加熱,再把新鮮的食材放入裡面翻煸,一道道翻煸出來的食材就是一款款可口的菜品。


天使美食探店

其實古早味是閩南女人形容“懷念的味道”的一個詞彙,所以並不是廈門專屬,漳州、泉州、臺灣人都經常提到。在以前,大家做料理都比較簡單,用最單純的調味料來做,現在看來會覺得不夠精緻,但料多實在味道好!

而對於廈門人來說,世界再大,也大不過屬於廈門的古早味,在外的遊子,吃一口那份牽掛已久的面線糊,漂泊的心彷彿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打拼到深夜的當地人 ,吃一口濃郁的沙茶麵,整日的疲憊也煙消雲散。那下面就給大家列幾項最具代表性的廈門古早味:

沙茶麵

沙茶麵可以說最能代表廈門的了,其實“沙茶”就是東南亞的“沙嗲”,廈門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很早就對外開放了,很多閩南先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自然會帶回來很多舶來品,到了飲茶成風的廈門人口中,順口喚作“沙茶”。廈門人用沙茶煮麵,加上各種佐料,異域風情與本土情誼就飽含在這一碗麵裡了。

土筍

面線糊

在廈門,面線糊可謂是老少皆宜的美食,路邊小吃店有,高端海鮮酒樓也有。許多人喜歡用它來開啟一天的生活,入夜漸涼,一晚面線糊也可以安慰無數人的心

燒肉粽

和福州人喜歡吃豆沙粽不同,廈門人喜歡吃料超多的燒肉粽,廈門的燒肉粽歷史悠久,香甜嫩滑,油潤不膩,那個肉真是香啊!而且個頭也挺大,女生吃一個就能當一餐飯了!

(海峽網 張文琦)


海峽網

古早,閩南話的音譯。就是“以前”的意思,帶著對以前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嚮往。古早味,就是對以前的味道的一種懷念,可以引申理解成 一種老味道,懷念的味道,好的味道,地方的味道 等。廈門的古早味小吃,指的是一些地方特色美食,比如海蠣煎,面線糊,芋包,沙茶麵,燒肉粽等等。所以,你的家鄉也有屬於你們的古早味哦!


陸一說

額,吃過,但是忘記啦 不過古早味不是臺灣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