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京東、阿里的便利店與日本傳統便利店必有一戰

在中國,京東、阿里的便利店與日本傳統便利店必有一戰

在目前眾多商場大賣場和百貨關店潮下,唯獨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長,近幾年複合增長速度17%,顯示出強大的增長趨勢,而現階段,國內便利店主要被日系所主導,包括7-11、全家、羅森等品牌,基本上覆蓋上國內一二線城市,並還有縱深發展之勢。而線上巨頭們呢,馬雲自喊出新零售後,京東、天貓、蘇寧也開始紛紛佈局線下,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實力,在全國各地佈局便利店。

我們來分析一下,國內便利店模式與日本外來便利店有哪些不同,未來發展又是如何?

在中國,京東、阿里的便利店與日本傳統便利店必有一戰

在中國,京東、阿里的便利店與日本傳統便利店必有一戰

1. 京東、天貓的兩個新零售平臺叫新通路和零售通,主要是通過改造傳統中國夫妻型小超市,門店風格和門頭形象統一設計,為這些加盟店做供應鏈輸出。而與日本店最大區別是什麼呢,就是便利店最大的特色鮮食餐飲依舊沒有得到解決,為上班族解決一日三餐的好吃便當沒有,甚至都不能提供早餐、關東煮等特色小吃。當便利店沒有了便利,也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超市。

也許這些電商巨頭們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真心做實體零售,更多隻是希望獲得更多的分銷渠道,其次就是追求品牌曝光,引流到自己的線上平臺。

在中國,京東、阿里的便利店與日本傳統便利店必有一戰

2. 不管是自營還是特許加盟模式,門店管理是一門需要值得去模式很多年的學問。在這裡,不得不提蘇寧的直營模式,根據2017年數據,蘇寧易購門店數量3799家,蘇寧小店也正式開始線下佈局,對標7-11的直營+委託特許加盟的混合模式,蘇寧也很好的學習這一方式,自營為主,加盟輔助,今年蘇寧小店的目標是1500家。

在中國,京東、阿里的便利店與日本傳統便利店必有一戰

3. 中國便利店與日本便利店對比的最大短板即鮮食餐飲與服務品質,這也包括了店裡人員服務素質。中國o2o平臺如餓了麼、美團的盛行,也一度滯後了便利店的向前發展,但是隨著中國經濟水平不斷髮展和老年化、獨居化的不斷加重,便利店市場將是中國零售業的必爭之地,而作為消費者,但願我們也能享受到越來越多便利店的便利。

關注品兌商城,我們將一起探討中國新零售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